|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德系三强人事地震 在华血战谁主沉浮(3)

2013-07-23 08:27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王思

张晓军:奥迪销量独占鳌头 难甩官车帽子

  ■ 新闻回顾 【张晓军卸任一汽-大众奥迪副总 赴一汽轿车上任】

  2012年7月17日,在一汽-大众奥迪工作了6年的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卸任,走马上任一汽轿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这位总是笑容满面被广大媒体、经销商以及奥迪车主车友所熟悉的奥迪高级经理人扛起了一汽自主品牌的销售大旗,一汽轿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葛树文接替了张晓军在一汽-大众奥迪的职位。

  ■ 张晓军任期内奥迪销量

张晓军任期内奥迪销量

奥迪主力车型

  ■ 张晓军任期内贡献

  2006年初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成立至今,张晓军团队共经历了三任德方总经理,但奥迪的销量始终稳定在德系三强之首。2011年,奥迪在华销量突破30万辆,并且首次超越德国成为奥迪全球最大的市场,张晓军功不可没。

  张晓军任期内奥迪品牌表现

  正方向:张晓军任期内,奥迪借助官车威名,销量领跑德系豪车三强,销售业绩十分可观。此外,随着在中国市场的持续发展,奥迪“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的口号早已深入人心,奥迪在技术水平上的优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认可。

  此外,奥迪在这段时期推出了部分“非官车”车型,例如A4、Q5等,在“去官车化”的道路上作出了一些尝试。

  负方向: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官车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奥迪在华的销量增长,但同样对奥迪品牌形象产生了不利影响。过于官方、缺乏新意、老气横秋等标签对奥迪在中国,特别是在80后汽车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去官车化”也是时常挂在奥迪高管嘴边的口号,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的奥迪依然没有摆脱官车形象。另一方面,奥迪在一些诸如A7等小众车型的推广方面难言成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奥迪品牌的形象。
 

责任编辑:王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V讯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德系三强人事地震 在华血战谁主沉浮(3)

2013-07-23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王思

张晓军:奥迪销量独占鳌头 难甩官车帽子

  ■ 新闻回顾 【张晓军卸任一汽-大众奥迪副总 赴一汽轿车上任】

  2012年7月17日,在一汽-大众奥迪工作了6年的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卸任,走马上任一汽轿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这位总是笑容满面被广大媒体、经销商以及奥迪车主车友所熟悉的奥迪高级经理人扛起了一汽自主品牌的销售大旗,一汽轿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葛树文接替了张晓军在一汽-大众奥迪的职位。

  ■ 张晓军任期内奥迪销量

张晓军任期内奥迪销量

奥迪主力车型

  ■ 张晓军任期内贡献

  2006年初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成立至今,张晓军团队共经历了三任德方总经理,但奥迪的销量始终稳定在德系三强之首。2011年,奥迪在华销量突破30万辆,并且首次超越德国成为奥迪全球最大的市场,张晓军功不可没。

  张晓军任期内奥迪品牌表现

  正方向:张晓军任期内,奥迪借助官车威名,销量领跑德系豪车三强,销售业绩十分可观。此外,随着在中国市场的持续发展,奥迪“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的口号早已深入人心,奥迪在技术水平上的优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认可。

  此外,奥迪在这段时期推出了部分“非官车”车型,例如A4、Q5等,在“去官车化”的道路上作出了一些尝试。

  负方向: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官车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奥迪在华的销量增长,但同样对奥迪品牌形象产生了不利影响。过于官方、缺乏新意、老气横秋等标签对奥迪在中国,特别是在80后汽车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去官车化”也是时常挂在奥迪高管嘴边的口号,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的奥迪依然没有摆脱官车形象。另一方面,奥迪在一些诸如A7等小众车型的推广方面难言成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奥迪品牌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