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产业评论 > 正文

霾成年度热词背后

2013-12-17 10:06出处:法制晚报 [转载]责编:陈冬菊

        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部门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3”近日启动。“年度字词”网络评选旨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年度中国和世界。” 在今年,霾、土豪、喜大普奔等热门词语都有望选入来代表即将过去的2013。

        代表即将过去的2013,“霾”的入选应该毫无争议。早在年初两会时,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栋就当着习近平的面背了几句被大家调侃的《沁园春·霾》:“北京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

        从年初到年末,“霾”所受到的关注度,也许并不像调侃时来得轻松——粗放的工业化路径、唯GDP至上的发展模式,一次又一次为我们发展中的错误思路敲响了警钟。正如知名媒体人郑根岭接受《法制晚报》采访时批评的那样,“现在仍然有一种误解,觉得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过程当中,西方工业化所经历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不可避免,这种思想非常有害,也是荒唐可笑的!”

        淘宝网消费关键词

        “霾单”上榜 

        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虽然香港天文台对霾有一个美丽的称呼:烟霞,但在现实中,霾根本就不曾有其如霞般美丽的一面。尤其是近几年在北京生活的人,对雾霾的感受也只有憎和恨。

        今年,就连电商平台,也见证了“霾”所带给这个社会的巨大影响。淘宝网公布的2013中国消费年度关键词,“霾单”上榜,据说全民为霾买单(口罩和空气净化器)8.7亿。

        郑根岭认为,与“喜大普奔”之类的调侃快乐新词相比,“霾”给人的感觉灰暗沉重,它成为年度热词,直接原因就是今年雾霾频发,并且范围越来越广,已经“长足跋涉”到了上海、杭州、厦门甚至台湾了,就连韩国、日本媒体都抱怨中国雾霾导致他们那里空气污染。也许,韩国、日本的抱怨没有根据,但抱怨事件所引发的新闻关注度,则俨然成为了继沙尘暴越境污染之后的又一大“涉外”事件。

        我们的雾霾似乎越来越有世界影响力了。青年学者、中央财经大学讲师缪因知在接受采访时称,虽然一贯乐观的中国人民开始自我解嘲地编出各种段子,但大家都知道这并不好玩。说国难当头也许过于严重,但将这个和数十年前造成千百人死亡的伦敦雾灾事件相提并论,显然已经不算太夸张。

        因为,越来越多的专业研究机构都表明,霾确实对人类会造成各种损害,甚至会影响生殖能力。北京市健康保健协会介绍,一份覆盖全国20个城市、68万人的体检调查结果显示,对比3年前,北京、上海、广州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体检异常率上升明显,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即PM2.5)污染导致,43%的城市居民表示曾出现心悸、疲劳、晕眩、呼吸困难等心血管系统异常症状。

      除了对健康的影响,霾也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解放军309医院心理科医生表示,雾霾天许多市民会选择戴口罩,但这无形中会增加戴口罩者的焦虑感,“重霾天,路上行人多紧锁眉头、快步疾行,户外运动受限制也影响本该愉悦的休闲心情”。

责任编辑:陈冬菊 
V讯网

霾成年度热词背后

2013-12-17 出处:法制晚报 [转载] 责编:陈冬菊

        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部门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3”近日启动。“年度字词”网络评选旨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年度中国和世界。” 在今年,霾、土豪、喜大普奔等热门词语都有望选入来代表即将过去的2013。

        代表即将过去的2013,“霾”的入选应该毫无争议。早在年初两会时,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栋就当着习近平的面背了几句被大家调侃的《沁园春·霾》:“北京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

        从年初到年末,“霾”所受到的关注度,也许并不像调侃时来得轻松——粗放的工业化路径、唯GDP至上的发展模式,一次又一次为我们发展中的错误思路敲响了警钟。正如知名媒体人郑根岭接受《法制晚报》采访时批评的那样,“现在仍然有一种误解,觉得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过程当中,西方工业化所经历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不可避免,这种思想非常有害,也是荒唐可笑的!”

        淘宝网消费关键词

        “霾单”上榜 

        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虽然香港天文台对霾有一个美丽的称呼:烟霞,但在现实中,霾根本就不曾有其如霞般美丽的一面。尤其是近几年在北京生活的人,对雾霾的感受也只有憎和恨。

        今年,就连电商平台,也见证了“霾”所带给这个社会的巨大影响。淘宝网公布的2013中国消费年度关键词,“霾单”上榜,据说全民为霾买单(口罩和空气净化器)8.7亿。

        郑根岭认为,与“喜大普奔”之类的调侃快乐新词相比,“霾”给人的感觉灰暗沉重,它成为年度热词,直接原因就是今年雾霾频发,并且范围越来越广,已经“长足跋涉”到了上海、杭州、厦门甚至台湾了,就连韩国、日本媒体都抱怨中国雾霾导致他们那里空气污染。也许,韩国、日本的抱怨没有根据,但抱怨事件所引发的新闻关注度,则俨然成为了继沙尘暴越境污染之后的又一大“涉外”事件。

        我们的雾霾似乎越来越有世界影响力了。青年学者、中央财经大学讲师缪因知在接受采访时称,虽然一贯乐观的中国人民开始自我解嘲地编出各种段子,但大家都知道这并不好玩。说国难当头也许过于严重,但将这个和数十年前造成千百人死亡的伦敦雾灾事件相提并论,显然已经不算太夸张。

        因为,越来越多的专业研究机构都表明,霾确实对人类会造成各种损害,甚至会影响生殖能力。北京市健康保健协会介绍,一份覆盖全国20个城市、68万人的体检调查结果显示,对比3年前,北京、上海、广州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体检异常率上升明显,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即PM2.5)污染导致,43%的城市居民表示曾出现心悸、疲劳、晕眩、呼吸困难等心血管系统异常症状。

      除了对健康的影响,霾也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解放军309医院心理科医生表示,雾霾天许多市民会选择戴口罩,但这无形中会增加戴口罩者的焦虑感,“重霾天,路上行人多紧锁眉头、快步疾行,户外运动受限制也影响本该愉悦的休闲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