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产业评论 > 正文

限购城市排排坐:未来指望城镇化救市(3)

2014-01-15 10:08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转载]责编:陈冬菊

        三、四线城市还能撑多久?

        一、二线城市涌动的限购暗流并没有令车企对中国车市丧失希望。“我们已经将网络下探到刚需更为旺盛的三、四线城市中,今年我们的销售渠道还会向更小的城市延伸。”有车企高层向记者透露,已经打探到消息的汽车企业,早在两三年前就开始向三、四线城市驻扎根据地,应对大城市出现的限购潮。

        现在,三、四线城市已经成为推动中国车市继续增长的主力。中汽协分析,中国汽车消费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我国仍然处在汽车消费的扩张阶段。“随着一二线城市对汽车限制条件的增多,汽车实际消费逐渐转移到具有巨大刚性需求的三四线市场。”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说,新型城镇化进程将是推动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车市成长的主要动力。“城镇化必然会促进消费,对出行便利的需求也自然会加快汽车消费。”师建华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新住宅项目的建设、农村土地拆迁、城市物流、环卫、市政工程等项目的发展都会为车企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基于上述分析,中汽协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车市仍会保持增长态势。2014年,国内轿车销量将在1270万辆到1294万辆之间,同比增幅会在5.7%至7.7%上下。

        不过,三、四线城市不会是车企永久的避风港。2013年包括保定、邢台、唐山在内的部分河北地级市已经出台了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根据北京经验,限行是限购的前兆。

        环保压力是河北部分三、四线城市快速推出限行措施的主要原因。“现在对城市的环保考核已经直接与当地官员的‘乌纱帽’挂钩,这恐怕是汽车限购政策迅速向全国蔓延的关键。”贾新光向记者透露,日前中央已经和31个省市领导签订了“军令状”,将环保治理纳入政绩考核。

        “在这一趋势下,如果汽车企业不能从产品层面解决尾气排放问题,那么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不可期待。”贾新光认为,未来解救车企的只能是车企自己。

责任编辑:陈冬菊 
V讯网

限购城市排排坐:未来指望城镇化救市(3)

2014-01-15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转载] 责编:陈冬菊

        三、四线城市还能撑多久?

        一、二线城市涌动的限购暗流并没有令车企对中国车市丧失希望。“我们已经将网络下探到刚需更为旺盛的三、四线城市中,今年我们的销售渠道还会向更小的城市延伸。”有车企高层向记者透露,已经打探到消息的汽车企业,早在两三年前就开始向三、四线城市驻扎根据地,应对大城市出现的限购潮。

        现在,三、四线城市已经成为推动中国车市继续增长的主力。中汽协分析,中国汽车消费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我国仍然处在汽车消费的扩张阶段。“随着一二线城市对汽车限制条件的增多,汽车实际消费逐渐转移到具有巨大刚性需求的三四线市场。”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说,新型城镇化进程将是推动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车市成长的主要动力。“城镇化必然会促进消费,对出行便利的需求也自然会加快汽车消费。”师建华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新住宅项目的建设、农村土地拆迁、城市物流、环卫、市政工程等项目的发展都会为车企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基于上述分析,中汽协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车市仍会保持增长态势。2014年,国内轿车销量将在1270万辆到1294万辆之间,同比增幅会在5.7%至7.7%上下。

        不过,三、四线城市不会是车企永久的避风港。2013年包括保定、邢台、唐山在内的部分河北地级市已经出台了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根据北京经验,限行是限购的前兆。

        环保压力是河北部分三、四线城市快速推出限行措施的主要原因。“现在对城市的环保考核已经直接与当地官员的‘乌纱帽’挂钩,这恐怕是汽车限购政策迅速向全国蔓延的关键。”贾新光向记者透露,日前中央已经和31个省市领导签订了“军令状”,将环保治理纳入政绩考核。

        “在这一趋势下,如果汽车企业不能从产品层面解决尾气排放问题,那么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不可期待。”贾新光认为,未来解救车企的只能是车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