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燃油车技术发展的波澜不惊相比,新能源车是一个生机勃勃的领域;每隔几个月时间总有新的电动车浮出水面,每过一段时间常常会迎来新的技术突破,哪怕这些新技术的掌控者是一张全新的面孔。
金菓EV就是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典型。
7月25日,这家总部坐落在硅谷的智能电动车企与CCTV《机智过人》栏目联手举办了一次品牌发布会,在成立了两年半之后,金菓EV终于完成了它在中国的首秀。与很多喜欢讲故事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不同,创始人兼CEO张正萍仅仅用了5分钟来介绍自己的品牌,但已足够令人印象深刻。
哪怕只寥寥点到了几个技术特点,比如最短3秒内实现0-100公里瞬间加速,比如突破500公里的续航,就已经让它的技术格局超越了多数市场上的竞品;加上与《机智过人》自带普及和推广智能科技属性的电视节目进行合作和植入,金菓EV自从在国人面前崭露头角开始,就为自己贴上了“科技十足”的标签。
让人同样意外的是,这个科技标签明显的品牌不喜欢画远期“图纸”,而是直接告诉大家最早5个月后即可提供量产车体验,明年6月就能批量交付。这不禁让人觉得好奇,“金菓EV”这些电动“黑科技”是怎样一鸣惊人,并迅速应用到实际产品的。
图:拥有惊艳设计的金菓EV首款SUV车型SF5
“能高飞”的研发眼光:攻克尖端难题的极致化技术
眼下正是一个新能源车由研发概念转为大规模市场的窗口期,百舸争流之际,如果没有一些让自身形成差异化优势的杀手锏,随着行业洗牌的加速,泯灭还是争锋,与定位眼光休戚相关。金菓EV想告诉大家的是,要脱颖而出,技术上一开始就应该做到“极致化”,并且不是依靠旁门左道,而是以提升用户驾驶体验为初衷。
很显然,如果以燃油车作为驾乘体验的对比基准,电动车需要克服并超越的当前难题,一是动力,二是续航;因为安全和智能,电动车本就有先天优势,好上加好即能稳操胜券。
金菓EV“3秒内达成时速100公里”的加速能力显然是足够极致化的技术——这在燃油车中属于超级跑车的动力范畴,而在电动车领域“4秒破百”此前已被视为了不起的成就。
对于电动车来说强化动力性之所以很难,是因为目前量产化的产品都只能采用单电机或双电机。蔚来用特制车型刷纽北赛道的成绩的事实告诉我们,唯有4电机的成功运用,才代表着电动汽车在动力性能方面可以与燃油车在分庭抗礼。
SF Motors首席技术官唐一帆是在硅谷享有盛誉的电机工程师,曾经参与设计过多辆成功的电动跑车和高性能原型车。在他的主导下,金菓EV开发了一系列电机和变速齿轮,其专利电机产品线覆盖从100kW到400kW的功率,可以满足多种性能车型的要求。作为业内首创的四电机驱动技术平台,瞬时加速、高效马力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可以达到16000转/分钟的动力输出,最高提供超过1000马力的动力,从而在3秒内实现百公里加速。4电机驱动还能带来绝佳的操控体验和不俗的越野能力,毫秒级的调整有效防止爆胎、制动和转向失灵、侧翻等,对保护驾乘人员安全非常有帮助。
图: SF Motors首席技术官唐一帆讲解4电机平台
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阻碍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的另一个重大原因就是续航问题。动力电池这道难题,不仅对于传统燃油车企业向新能源车的转型和扩张是一根难啃的大骨头,对于那些新兴的造车新势力而言,更是其研发和制造中的掣肘。
金菓EV偏偏就啃下了这块骨头。CEO张正萍在发布会上表示,其自主研发的电池模块技术,极大的提升了SF电池包能量密度(160kw/kg)及循环使用寿命。根据测试,金菓EV的工程车型在NEDC标准下续航里程超过500km,EPA标准下续航里程则超过了500km。
不仅如此,金菓EV还同时开发了“车载增程器”平台,实现了续航技术的极致化。增程器实际上是一台燃油发电机,当用户不方便充电时,可以用添加燃油的方式进行发电,驱动电机或者给电池充电。这样的方式无疑能彻底解决“续航焦虑”。
“能落地”的量产行动: 平衡成本与可靠性的产品化手段
如果说金菓EV的极致化技术是能让消费者动心的第一步,那么它值得认可的还有商业化路线的清醒:不仅要做好技术科研,更要瞄准市场应用,在成本与可靠性之间找到平衡,才是快速实现量产和打造兼具高品质和性价比产品的有效手段。
金菓EV首先通过体系化的建设让自己进入规模化造车的阶段——这来源于对传统燃油车企业经验的传承,因为汽车工业早就明白一个道理:只有体系化才能保障产品从技术布局、零部件采购、工业化智造和产品设计的所有环节打通,才能彻底贯彻产品规划,并实现高效的成本控制。
图:SF Motors创始人兼CEO张正萍在发布会现场讲述体系化造车能力
CEO张正萍在发布会上表示,通过整合全球优势资源,金菓EV构建了集研发、供应链、制造与设计于一身的全面的体系化造车能力。
对于这几个方面的重要性,逐一分析一下。研发方面不必多言,极致化的黑科技就是成果,能够保证金菓EV的“技术库”能够实现各档次产品的各取所需,并且不断迭代。供应链则是决定品质和成本的关键,金菓EV所选取的供应商有很多知名品牌,属于能为品质做背书的存在。自己的工业智造体系,这一条很关键,也值得所有造车新势力“艳羡”,因为这既是高质量的量产能力的保障,也是成本可控的保障;要知道,金菓EV是目前唯一在中美两地,具备独立生产资质和制造能力的公司。工程设计体系的建立,则可以为车辆从外观到内在空间、到智能交互和安全技术方面,都能达到可控的、可观的业内高标准。
金菓EV平衡成本与可靠性的量产行动,最终还“落地”到制造和产品验证阶段。比如严格按照美国标准设计生产,比如德国生产工艺,比如工业4.0标准……这些制造体系的升级,都是为了让量产品质高度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在讲到对量产品质的控制时,CEO张正萍在发布会上给出了一个数据,那就是每一款工程车将经受总共长达500万公里的耐久性验证,而且覆盖从高原到盆地的各种路况的挑战,以及从极寒到极热之间70℃温差的考验。这样的可靠耐久性验证和由此而决定的量产车品质一致性,相信会得到消费者的首肯,也将成为金菓EV区别其他造车势力的一张好牌。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升级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金菓EV也将对未来的期待倾注于这片市场。正因为有“能高飞”的研发眼光,有能力从硅谷走向全球,金菓EV才能在竞争开始呈现国际化的中国市场上有所作为;而“能落地”的量产行动,平衡成本与可靠性的金菓EV很有希望开辟出一个具有想象力的新天地。
从这个角度看,也许特斯拉创造了需求,但金菓EV可能是更能赢得份额的那一个。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8-07-27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刘天鸣
与燃油车技术发展的波澜不惊相比,新能源车是一个生机勃勃的领域;每隔几个月时间总有新的电动车浮出水面,每过一段时间常常会迎来新的技术突破,哪怕这些新技术的掌控者是一张全新的面孔。
金菓EV就是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典型。
7月25日,这家总部坐落在硅谷的智能电动车企与CCTV《机智过人》栏目联手举办了一次品牌发布会,在成立了两年半之后,金菓EV终于完成了它在中国的首秀。与很多喜欢讲故事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不同,创始人兼CEO张正萍仅仅用了5分钟来介绍自己的品牌,但已足够令人印象深刻。
哪怕只寥寥点到了几个技术特点,比如最短3秒内实现0-100公里瞬间加速,比如突破500公里的续航,就已经让它的技术格局超越了多数市场上的竞品;加上与《机智过人》自带普及和推广智能科技属性的电视节目进行合作和植入,金菓EV自从在国人面前崭露头角开始,就为自己贴上了“科技十足”的标签。
让人同样意外的是,这个科技标签明显的品牌不喜欢画远期“图纸”,而是直接告诉大家最早5个月后即可提供量产车体验,明年6月就能批量交付。这不禁让人觉得好奇,“金菓EV”这些电动“黑科技”是怎样一鸣惊人,并迅速应用到实际产品的。
图:拥有惊艳设计的金菓EV首款SUV车型SF5
“能高飞”的研发眼光:攻克尖端难题的极致化技术
眼下正是一个新能源车由研发概念转为大规模市场的窗口期,百舸争流之际,如果没有一些让自身形成差异化优势的杀手锏,随着行业洗牌的加速,泯灭还是争锋,与定位眼光休戚相关。金菓EV想告诉大家的是,要脱颖而出,技术上一开始就应该做到“极致化”,并且不是依靠旁门左道,而是以提升用户驾驶体验为初衷。
很显然,如果以燃油车作为驾乘体验的对比基准,电动车需要克服并超越的当前难题,一是动力,二是续航;因为安全和智能,电动车本就有先天优势,好上加好即能稳操胜券。
金菓EV“3秒内达成时速100公里”的加速能力显然是足够极致化的技术——这在燃油车中属于超级跑车的动力范畴,而在电动车领域“4秒破百”此前已被视为了不起的成就。
对于电动车来说强化动力性之所以很难,是因为目前量产化的产品都只能采用单电机或双电机。蔚来用特制车型刷纽北赛道的成绩的事实告诉我们,唯有4电机的成功运用,才代表着电动汽车在动力性能方面可以与燃油车在分庭抗礼。
SF Motors首席技术官唐一帆是在硅谷享有盛誉的电机工程师,曾经参与设计过多辆成功的电动跑车和高性能原型车。在他的主导下,金菓EV开发了一系列电机和变速齿轮,其专利电机产品线覆盖从100kW到400kW的功率,可以满足多种性能车型的要求。作为业内首创的四电机驱动技术平台,瞬时加速、高效马力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可以达到16000转/分钟的动力输出,最高提供超过1000马力的动力,从而在3秒内实现百公里加速。4电机驱动还能带来绝佳的操控体验和不俗的越野能力,毫秒级的调整有效防止爆胎、制动和转向失灵、侧翻等,对保护驾乘人员安全非常有帮助。
图: SF Motors首席技术官唐一帆讲解4电机平台
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阻碍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的另一个重大原因就是续航问题。动力电池这道难题,不仅对于传统燃油车企业向新能源车的转型和扩张是一根难啃的大骨头,对于那些新兴的造车新势力而言,更是其研发和制造中的掣肘。
金菓EV偏偏就啃下了这块骨头。CEO张正萍在发布会上表示,其自主研发的电池模块技术,极大的提升了SF电池包能量密度(160kw/kg)及循环使用寿命。根据测试,金菓EV的工程车型在NEDC标准下续航里程超过500km,EPA标准下续航里程则超过了500km。
不仅如此,金菓EV还同时开发了“车载增程器”平台,实现了续航技术的极致化。增程器实际上是一台燃油发电机,当用户不方便充电时,可以用添加燃油的方式进行发电,驱动电机或者给电池充电。这样的方式无疑能彻底解决“续航焦虑”。
“能落地”的量产行动: 平衡成本与可靠性的产品化手段
如果说金菓EV的极致化技术是能让消费者动心的第一步,那么它值得认可的还有商业化路线的清醒:不仅要做好技术科研,更要瞄准市场应用,在成本与可靠性之间找到平衡,才是快速实现量产和打造兼具高品质和性价比产品的有效手段。
金菓EV首先通过体系化的建设让自己进入规模化造车的阶段——这来源于对传统燃油车企业经验的传承,因为汽车工业早就明白一个道理:只有体系化才能保障产品从技术布局、零部件采购、工业化智造和产品设计的所有环节打通,才能彻底贯彻产品规划,并实现高效的成本控制。
图:SF Motors创始人兼CEO张正萍在发布会现场讲述体系化造车能力
CEO张正萍在发布会上表示,通过整合全球优势资源,金菓EV构建了集研发、供应链、制造与设计于一身的全面的体系化造车能力。
对于这几个方面的重要性,逐一分析一下。研发方面不必多言,极致化的黑科技就是成果,能够保证金菓EV的“技术库”能够实现各档次产品的各取所需,并且不断迭代。供应链则是决定品质和成本的关键,金菓EV所选取的供应商有很多知名品牌,属于能为品质做背书的存在。自己的工业智造体系,这一条很关键,也值得所有造车新势力“艳羡”,因为这既是高质量的量产能力的保障,也是成本可控的保障;要知道,金菓EV是目前唯一在中美两地,具备独立生产资质和制造能力的公司。工程设计体系的建立,则可以为车辆从外观到内在空间、到智能交互和安全技术方面,都能达到可控的、可观的业内高标准。
金菓EV平衡成本与可靠性的量产行动,最终还“落地”到制造和产品验证阶段。比如严格按照美国标准设计生产,比如德国生产工艺,比如工业4.0标准……这些制造体系的升级,都是为了让量产品质高度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在讲到对量产品质的控制时,CEO张正萍在发布会上给出了一个数据,那就是每一款工程车将经受总共长达500万公里的耐久性验证,而且覆盖从高原到盆地的各种路况的挑战,以及从极寒到极热之间70℃温差的考验。这样的可靠耐久性验证和由此而决定的量产车品质一致性,相信会得到消费者的首肯,也将成为金菓EV区别其他造车势力的一张好牌。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升级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金菓EV也将对未来的期待倾注于这片市场。正因为有“能高飞”的研发眼光,有能力从硅谷走向全球,金菓EV才能在竞争开始呈现国际化的中国市场上有所作为;而“能落地”的量产行动,平衡成本与可靠性的金菓EV很有希望开辟出一个具有想象力的新天地。
从这个角度看,也许特斯拉创造了需求,但金菓EV可能是更能赢得份额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