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车上市 > 汽车科技 > 正文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2020或提前实现

2018-07-17 09:40出处:人民网 [转载]责编:周燕妮

  7月16日消息,我们记者从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16日在京举行的科技成果评价会上获悉,中国石墨烯包覆改性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经测试,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北京圣盟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赵金平带领的团队研发的石墨烯包覆技术,能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提升15%-25%,将循环10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提升30%-40%;把负极材料的容量提升40%-45%,将循环10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提升35%-50%。

15317852999806.jpg

  这意味着,把石墨烯包覆锂离子正、负极材料技术应用到车用动力电池上,有望提升目前三元锂离子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约200瓦时/千克),达到《智能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提出的2020年车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指标300瓦时/千克的目标。

  赵博士团队以独创的“两相界面包覆法”和“液氮冷萃法”分别解决了锂离子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石墨烯包覆的难题,生产出新型锂离子电极材料。其性能已接受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和风帆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检测,相关技术已申请数项国家专利,并成功投入规模化试产,为商业化量产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周燕妮 
V讯网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2020或提前实现

2018-07-17 出处:人民网 [转载] 责编:周燕妮

  7月16日消息,我们记者从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16日在京举行的科技成果评价会上获悉,中国石墨烯包覆改性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经测试,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北京圣盟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赵金平带领的团队研发的石墨烯包覆技术,能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提升15%-25%,将循环10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提升30%-40%;把负极材料的容量提升40%-45%,将循环10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提升35%-50%。

15317852999806.jpg

  这意味着,把石墨烯包覆锂离子正、负极材料技术应用到车用动力电池上,有望提升目前三元锂离子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约200瓦时/千克),达到《智能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提出的2020年车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指标300瓦时/千克的目标。

  赵博士团队以独创的“两相界面包覆法”和“液氮冷萃法”分别解决了锂离子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石墨烯包覆的难题,生产出新型锂离子电极材料。其性能已接受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和风帆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检测,相关技术已申请数项国家专利,并成功投入规模化试产,为商业化量产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