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进入香港,截至2017年1月,特斯拉已占据香港登记在册的7,434辆电动车中的八成。Elon Musk将其称为“灯塔城市”名不虚传。
香港成为特斯拉海外市场尤其是在华市场的标杆,主要得益于港府给力的激励政策。
为控制新车上路,香港政府征收车辆首次登记税(FRT),而电动车是可以免税的。如果跟汽油车一样进行征税,即使最便宜的特斯拉Model S,税收总计都高达435,000港元(约合56,000美元),几乎使车价翻倍。
但今天,这一格局要生变了。
香港政府财政司司长在财政预算案讲话中说,为适应新的预算计划,新电动车的首登税免除额将从56,000美元调整为最高97,500港元(约合12,500美元)。
环保署网站也即时更新了公告,将在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期间,实行新的电动车FRT优惠政策:
1)电动私家车,减免额上限为97,500港元;
2)电动商用车(包括货车、公共汽车、小型巴士、出租车和特殊用途车辆)、电动摩托车和电动三轮车,其FRT全部免除。
环保署还强调,2017年2月22日上午11:00(HKT)之前预订的私家电动车仍享有全额免除。
即使乐观地估计,Model S的价格也会比现行价格提高30万港元(40,000美元);最坏的情况是针对顶配Model S / X,价格将会提高100万港元(150,000美元)。
除了FRT优惠,香港政府还规定,采购电动车的企业还可以在第一年享受100%的利得税扣除。此外,自2011年3月起,一项3亿港元的绿色运输试验基金开始向供运输商及非营利性机构开放申请,鼓励其客户及货车车主尝试包括EV在内的创新、绿色、低碳交通方式。
不过港府表示,优惠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港巴士零排放。为此,香港拨专款1.8亿港元购置36辆单层电动巴士本地化试运行。首批5辆电动巴士已于2015年年底投入运行,更多电巴预计将从2017年上半年起陆续投入使用。
所以,随着政府对私家车数量的控制越发严格,并大力推进电动化公交事业的发展,电动私家车的好日子快要到头了。
应该说,特斯拉多少想到会有这天的。去年11月初,感受到政策变动苗头的特斯拉就派出总裁Jon McNeill前往香港与地方政府进行会谈,以延长税收减免。但终于无功而返。
于是,特斯拉赶在年底结束之前在香港市场大力推广,累积了大量订单。现在,要获全额免税,这些车辆必须在第一季度末就交付了。
虽然捞了一笔,但McNeill担心,税收政策改变会使香港市场重蹈丹麦覆辙。2015年10月,丹麦政府宣布,将在年底前逐步停止对电动汽车的税收减免。这导致特斯拉的短期销量在丹麦达到全年最高点,此后便一路下滑。
当地的特斯拉车主Locky也预料到了。他认为,这种激励措施缩小了差距,使不太贵的电动车也能进入香港市场。但这些车预计至少还需要一年才能在港面市。“贫富差距”被移除得过早了。
让特斯拉和私家车车主还有希望的是,在3月26日第5届香港行政长官选举后,税收政策或许会翻牌。但不管怎么说,它现在已成法律。特斯拉在香港能不能继续火下去,恐怕要跟着政治局势走。
购买基础版特斯拉,至少多交30万港币,这无疑会影响特斯拉在香港地区的销量。跟挪威境况类似,特斯拉之所以能在香港大卖,就是因为政府对于汽油车设置了太高的购买门槛。现在电动车的优势已经不够明显,特斯拉的销量一定会大受影响。由此可见,在当前时期,纯电动车的销量,依然不是绝对的供需关系控制的,而是一种政府主导的行为。
2017-02-27 出处:网易汽车 [转载] 责编:郭岩
自2010年进入香港,截至2017年1月,特斯拉已占据香港登记在册的7,434辆电动车中的八成。Elon Musk将其称为“灯塔城市”名不虚传。
香港成为特斯拉海外市场尤其是在华市场的标杆,主要得益于港府给力的激励政策。
为控制新车上路,香港政府征收车辆首次登记税(FRT),而电动车是可以免税的。如果跟汽油车一样进行征税,即使最便宜的特斯拉Model S,税收总计都高达435,000港元(约合56,000美元),几乎使车价翻倍。
但今天,这一格局要生变了。
香港政府财政司司长在财政预算案讲话中说,为适应新的预算计划,新电动车的首登税免除额将从56,000美元调整为最高97,500港元(约合12,500美元)。
环保署网站也即时更新了公告,将在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期间,实行新的电动车FRT优惠政策:
1)电动私家车,减免额上限为97,500港元;
2)电动商用车(包括货车、公共汽车、小型巴士、出租车和特殊用途车辆)、电动摩托车和电动三轮车,其FRT全部免除。
环保署还强调,2017年2月22日上午11:00(HKT)之前预订的私家电动车仍享有全额免除。
即使乐观地估计,Model S的价格也会比现行价格提高30万港元(40,000美元);最坏的情况是针对顶配Model S / X,价格将会提高100万港元(150,000美元)。
除了FRT优惠,香港政府还规定,采购电动车的企业还可以在第一年享受100%的利得税扣除。此外,自2011年3月起,一项3亿港元的绿色运输试验基金开始向供运输商及非营利性机构开放申请,鼓励其客户及货车车主尝试包括EV在内的创新、绿色、低碳交通方式。
不过港府表示,优惠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港巴士零排放。为此,香港拨专款1.8亿港元购置36辆单层电动巴士本地化试运行。首批5辆电动巴士已于2015年年底投入运行,更多电巴预计将从2017年上半年起陆续投入使用。
所以,随着政府对私家车数量的控制越发严格,并大力推进电动化公交事业的发展,电动私家车的好日子快要到头了。
应该说,特斯拉多少想到会有这天的。去年11月初,感受到政策变动苗头的特斯拉就派出总裁Jon McNeill前往香港与地方政府进行会谈,以延长税收减免。但终于无功而返。
于是,特斯拉赶在年底结束之前在香港市场大力推广,累积了大量订单。现在,要获全额免税,这些车辆必须在第一季度末就交付了。
虽然捞了一笔,但McNeill担心,税收政策改变会使香港市场重蹈丹麦覆辙。2015年10月,丹麦政府宣布,将在年底前逐步停止对电动汽车的税收减免。这导致特斯拉的短期销量在丹麦达到全年最高点,此后便一路下滑。
当地的特斯拉车主Locky也预料到了。他认为,这种激励措施缩小了差距,使不太贵的电动车也能进入香港市场。但这些车预计至少还需要一年才能在港面市。“贫富差距”被移除得过早了。
让特斯拉和私家车车主还有希望的是,在3月26日第5届香港行政长官选举后,税收政策或许会翻牌。但不管怎么说,它现在已成法律。特斯拉在香港能不能继续火下去,恐怕要跟着政治局势走。
购买基础版特斯拉,至少多交30万港币,这无疑会影响特斯拉在香港地区的销量。跟挪威境况类似,特斯拉之所以能在香港大卖,就是因为政府对于汽油车设置了太高的购买门槛。现在电动车的优势已经不够明显,特斯拉的销量一定会大受影响。由此可见,在当前时期,纯电动车的销量,依然不是绝对的供需关系控制的,而是一种政府主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