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今日发布的《2016年度企业公民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滴滴平台每天直接为207.2万司机提供人均超过160元的收入。
2016年全年,滴滴出行平台为全社会创造了1750.9万灵活就业和收入机会,其中238.4万来自去产能行业,占14%,87.5万为退伍或转业军人,占5%。
在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滴滴实际起到了就业蓄水池的作用,降低了结构性失业风险,为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仅2016年一年,滴滴就为去产能行业,提供了238.4万的灵活就业和收入机会。
近两年来,在调结构、去产能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处于下行状态,大型钢铁企业武钢集团的职工,面临着裁员的阵痛和转型,数万人将转岗分流。1988年进入武钢的周清华,就在武钢干了20多年后离职创业成立租赁公司,成为武汉第一家与滴滴合作的租赁公司,吸纳了数量众多的武钢流转工人成为滴滴司机。
事实上,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联合国家发改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下发《关于开展东北等困难地区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后,滴滴就成立了专项小组、准备专项资金,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积极与人社部门、相关企业探索合作模式,并制定了“移动出行行业去产能帮扶计划”,其中包括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探索综合帮扶措施等具体内容。滴滴将投入3000万专项资金,累计可惠及1万人。
《报告》披露,滴滴对超过1万名滴滴专快车司机进行了调研,发现司机群体在满足家庭基本收入的基础上改善了家庭生活:在加入滴滴之后,平台司机的个人月收入平均增加了30%,并在工作中找到了更多成就感和满足感。91.4%的全职司机相信自己努力工作能为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97.4%的人相信未来收入还将继续增长,93%的人表示可以灵活安排时间,兼顾工作和生活。
《报告》同时显示,2016年,滴滴顺风车和专快车(含拼车)全年直接和间接减少了144.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北京、成都和杭州效果最显著。此外,滴滴平台72.2%的用户可能会改变购车或换车计划,其中25.7%的用户决策会受到强烈影响。
近日,杭州市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还与滴滴出行签订出行服务协议,滴滴将为杭州所辖13个区县的公务员提供公务出行及上下班通勤服务,为公务员提供多元化的交通出行选择。
据记者了解,杭州是全国最早启动公车改革的城市之一,早在2009年,杭州就以“单轨制、货币化、市场化”为原则启动了市级机关第一轮公车改革,取消了除专业工具车之外的所有公务用车。经过两年多时间,市政府的公车数量从1200辆缩减到400辆左右,总量减少了三分之二,大批涉改人员逐渐适应了非公车保障的出行方式。
按照中央新一轮车改要求,杭州需要重新购置一大批公务用车,用于中央所提出的“保障机要通信、应急、调研”等公务出行要求。为了不增加新的财政支出,也为了让公务员继续保持多种交通工具公务出行的习惯,杭州决定改变实物留车方式,以“市场化”为原则,取消实物留车,而是改为留租车费,鼓励采用多样化交通方式解决应急重要等公务出行需求。在新一轮车改进程中,“市场化”的网约车进入杭州车改决策层的视野。在多番考察之后,杭州市政府首选了滴滴作为公务员出行的网约车服务平台。
业内人士评价,杭州市公车改革无论从速度上或是深度上都走在全国前列,此次将网约车作为公务出行保障力量,将为全国公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样本。目前,全国各地需要车改单位保障的应急重要等公务出行通常都采用租赁社会化车辆来解决,或者去自己的用车平台叫车。不过,中央车改之后,政策明令禁止对社会化租车平台(包括政府自己建的平台)进行补贴,车改单位公务交通租赁车辆的费用也随之提高,往往入不敷出。此次杭州与滴滴签约服务协议之后,车改单位提供的特殊公务出行又多了一条更加经济的出行方式。
2017-01-04 出处:第一财经日报 [转载] 责编:曹邯月
滴滴出行今日发布的《2016年度企业公民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滴滴平台每天直接为207.2万司机提供人均超过160元的收入。
2016年全年,滴滴出行平台为全社会创造了1750.9万灵活就业和收入机会,其中238.4万来自去产能行业,占14%,87.5万为退伍或转业军人,占5%。
在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滴滴实际起到了就业蓄水池的作用,降低了结构性失业风险,为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仅2016年一年,滴滴就为去产能行业,提供了238.4万的灵活就业和收入机会。
近两年来,在调结构、去产能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处于下行状态,大型钢铁企业武钢集团的职工,面临着裁员的阵痛和转型,数万人将转岗分流。1988年进入武钢的周清华,就在武钢干了20多年后离职创业成立租赁公司,成为武汉第一家与滴滴合作的租赁公司,吸纳了数量众多的武钢流转工人成为滴滴司机。
事实上,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联合国家发改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下发《关于开展东北等困难地区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后,滴滴就成立了专项小组、准备专项资金,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积极与人社部门、相关企业探索合作模式,并制定了“移动出行行业去产能帮扶计划”,其中包括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探索综合帮扶措施等具体内容。滴滴将投入3000万专项资金,累计可惠及1万人。
《报告》披露,滴滴对超过1万名滴滴专快车司机进行了调研,发现司机群体在满足家庭基本收入的基础上改善了家庭生活:在加入滴滴之后,平台司机的个人月收入平均增加了30%,并在工作中找到了更多成就感和满足感。91.4%的全职司机相信自己努力工作能为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97.4%的人相信未来收入还将继续增长,93%的人表示可以灵活安排时间,兼顾工作和生活。
《报告》同时显示,2016年,滴滴顺风车和专快车(含拼车)全年直接和间接减少了144.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北京、成都和杭州效果最显著。此外,滴滴平台72.2%的用户可能会改变购车或换车计划,其中25.7%的用户决策会受到强烈影响。
近日,杭州市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还与滴滴出行签订出行服务协议,滴滴将为杭州所辖13个区县的公务员提供公务出行及上下班通勤服务,为公务员提供多元化的交通出行选择。
据记者了解,杭州是全国最早启动公车改革的城市之一,早在2009年,杭州就以“单轨制、货币化、市场化”为原则启动了市级机关第一轮公车改革,取消了除专业工具车之外的所有公务用车。经过两年多时间,市政府的公车数量从1200辆缩减到400辆左右,总量减少了三分之二,大批涉改人员逐渐适应了非公车保障的出行方式。
按照中央新一轮车改要求,杭州需要重新购置一大批公务用车,用于中央所提出的“保障机要通信、应急、调研”等公务出行要求。为了不增加新的财政支出,也为了让公务员继续保持多种交通工具公务出行的习惯,杭州决定改变实物留车方式,以“市场化”为原则,取消实物留车,而是改为留租车费,鼓励采用多样化交通方式解决应急重要等公务出行需求。在新一轮车改进程中,“市场化”的网约车进入杭州车改决策层的视野。在多番考察之后,杭州市政府首选了滴滴作为公务员出行的网约车服务平台。
业内人士评价,杭州市公车改革无论从速度上或是深度上都走在全国前列,此次将网约车作为公务出行保障力量,将为全国公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样本。目前,全国各地需要车改单位保障的应急重要等公务出行通常都采用租赁社会化车辆来解决,或者去自己的用车平台叫车。不过,中央车改之后,政策明令禁止对社会化租车平台(包括政府自己建的平台)进行补贴,车改单位公务交通租赁车辆的费用也随之提高,往往入不敷出。此次杭州与滴滴签约服务协议之后,车改单位提供的特殊公务出行又多了一条更加经济的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