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作为中原地区的中心,人口众多交通便利,自古以来便是商政中心,许多为后人铭记的枭雄也在中原留下经久不衰的故事。
东风有限布局郑州,既是在中国市场腹地为产销建立了先天优势,能就地实现产品销售,又可以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将产品辐射全国。由此可见东风有限的中原战略,既是“逐鹿中原”后“睥睨天下”的野望,如此,于东风有限而言,郑州日产和东风日产郑州工厂也肩负着其产品贯穿南北遍及全国的重任。
正值东风有限15周年之际,V讯网受邀前往其位于郑州的两家工厂参观交流。
新奇骏与启辰的诞生地——东风日产郑州工厂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是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按50:50股比携手组建的大型汽车合资企业。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重要的乘用车板块,2017年产销规模达112.3万辆,其中东风日产郑州工厂贡献了26%,无疑,东风日产郑州工厂绝对是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东风日产郑州工厂于2010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位于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从事汽车整车和发动机生产业务,目前,工厂年产能35万台,主要生产东风日产新奇骏,及东风启辰T70、T70X、T90、M50V、D60等车型;发动机工厂年产能48万台,主要生产HR、MR、QR等系列发动机。
车间内繁忙却井然有序,车间中运送生产所需零部件的机器人穿梭于各生产线,据车间主任介绍,“2018年郑州工厂将继续聚焦生产经营目标,构建自主型安全/品质管理体系,优化柔性生产体制,提升现场管理水平,让工厂的综合竞争力更加系统、稳步地获得提升和突破。”此外,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王喜瑞也在现场为我们讲解了“喜瑞工作室”的意义及未来引导方向。”
另外,日产奇骏作为国内SUV市场中的畅销车型,拥有极佳的口碑。近日,新款奇骏分站式发布会来到北京时,相关负责人更是对未来奇骏的销量充满信心。启辰旗下车型与奇骏同平台生产,对品牌口碑仍有提升空间的启辰来说,绝对是强有力的产品力背书。
老厂焕发新机——郑州日产中牟工厂
郑州日产是一家成立于1993年的合资企业,旗下中牟工厂的建成投产时间则更早,比母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历史都要长。郑州日产2004年进入东风体系,2017年成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与东风日产郑州工厂不同,中牟工厂的起点更早,也注定要经历技术变革的洗礼。老企业常常面临的问题是产品老化,生产设备陈旧,这些问题郑州日产也遇到了,这也导致了郑州日产在2010-2015年的连续销量滑坡。
时至今日,中牟工厂已从“老旧派”蜕变成拥有全新技术实力的“标杆”工厂。在中牟工厂中,同样可以见到可大负重、智能运作的运输机器人,并且,中牟工厂拥有可实现承载式车身、非承载式车身共用的生产线。
技术改革带来最为直观的效益:郑州日产今年1-7月销量利润双双达成目标,累计销售汽车32547辆,目标达成101%。
参观活动中,我们也有幸参加了郑州日产新型皮卡“锐骐6”的下线仪式。该车搭载代号为2TZD的2.5L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和代号为ZD25T5的2.5T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两款发动机可选,另外,锐骐6在此前经历了240万公里的综合测试,“这个车两年经过严苛的这些高温、高原、高寒、山区道路,我们还进行客户的模拟驾驶,总共里程基本上达到200万公里,客户跑了40万公里。同时我们整车200多小时的测试。” 郑州日产技术中心副中心长杨河洲先生在谈到自己主导的杰作时,对齐品质充满信心。
关于未来 东风有限的策略有哪些积极意义?
今年8月,东风有限发布了“绿色2022”战略,公布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此后几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绿色2022计划”包括6个方面:绿色研发、绿色产品、绿色供应、绿色制造、绿色销售、资源循环再利用。结合此前的“TRPILE ONE”,东风有限旗下的“绿色”电动化布局已涵盖了产品布局与生产过程。
绿色生产中,包括建立光伏发电设施。其目标是到2022年,减少CO2排放68万吨,实现产值能耗下降20%。截至目前,东风日产郑州工厂与郑州日产中牟工厂皆已落实光伏发电的决策。
在产品布局中,日产、启辰会在未来投放更多的新能源车型,而对新能源较为“不适”的轻型皮卡市场,郑州日产也在积极寻求突破。“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混合动力我们一定会考虑的,但是这个是在合适的时间。” 杨河洲先生虽未给出未来产品的明确规划,但节能减排已成为郑州日产正着手攻克的重点问题。另外,郑州日产以“皮卡市场占有率第一”为目标,加入东风有限后,可生产东风、日产两品牌皮卡,也是其实现目标占据更大市场份额的优势。
作为股东,东风有限对旗下公司有要求、有考核、也有支持,正如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华先生在锐骐6下线专访时所说,“那么郑州日产利用纳瓦拉的平台开发生产锐骐6,其实就是股东方东风有限对郑州日产在产品上给予的支持。”同时,郑州两家工厂对于决策的迅速反应,也直接转化为产品力、销量,为东风有限在今年市场大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实现了“逆势上涨”。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合资企业,东风有限从2003年成立的年销量不到30万辆,到2017年超出150万辆,东风有限已累计向中国市场输出1500万辆汽车;据东风有限发布的8月销量报告显示,在中国车市整体萎靡的大环境下,东风有限依旧交出了单月销量125822,同比增长4%的出色答卷。
本次活动可以看出,东风有限既是股东,亦是伙伴,过去的15年中,东风有限与旗下品牌探索出互相成就的道路,今后,也会继续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8-09-25 出处:东克平 [原创] 责编:东克平
河南郑州作为中原地区的中心,人口众多交通便利,自古以来便是商政中心,许多为后人铭记的枭雄也在中原留下经久不衰的故事。
东风有限布局郑州,既是在中国市场腹地为产销建立了先天优势,能就地实现产品销售,又可以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将产品辐射全国。由此可见东风有限的中原战略,既是“逐鹿中原”后“睥睨天下”的野望,如此,于东风有限而言,郑州日产和东风日产郑州工厂也肩负着其产品贯穿南北遍及全国的重任。
正值东风有限15周年之际,V讯网受邀前往其位于郑州的两家工厂参观交流。
新奇骏与启辰的诞生地——东风日产郑州工厂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是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按50:50股比携手组建的大型汽车合资企业。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重要的乘用车板块,2017年产销规模达112.3万辆,其中东风日产郑州工厂贡献了26%,无疑,东风日产郑州工厂绝对是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东风日产郑州工厂于2010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位于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从事汽车整车和发动机生产业务,目前,工厂年产能35万台,主要生产东风日产新奇骏,及东风启辰T70、T70X、T90、M50V、D60等车型;发动机工厂年产能48万台,主要生产HR、MR、QR等系列发动机。
车间内繁忙却井然有序,车间中运送生产所需零部件的机器人穿梭于各生产线,据车间主任介绍,“2018年郑州工厂将继续聚焦生产经营目标,构建自主型安全/品质管理体系,优化柔性生产体制,提升现场管理水平,让工厂的综合竞争力更加系统、稳步地获得提升和突破。”此外,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王喜瑞也在现场为我们讲解了“喜瑞工作室”的意义及未来引导方向。”
另外,日产奇骏作为国内SUV市场中的畅销车型,拥有极佳的口碑。近日,新款奇骏分站式发布会来到北京时,相关负责人更是对未来奇骏的销量充满信心。启辰旗下车型与奇骏同平台生产,对品牌口碑仍有提升空间的启辰来说,绝对是强有力的产品力背书。
老厂焕发新机——郑州日产中牟工厂
郑州日产是一家成立于1993年的合资企业,旗下中牟工厂的建成投产时间则更早,比母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历史都要长。郑州日产2004年进入东风体系,2017年成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与东风日产郑州工厂不同,中牟工厂的起点更早,也注定要经历技术变革的洗礼。老企业常常面临的问题是产品老化,生产设备陈旧,这些问题郑州日产也遇到了,这也导致了郑州日产在2010-2015年的连续销量滑坡。
时至今日,中牟工厂已从“老旧派”蜕变成拥有全新技术实力的“标杆”工厂。在中牟工厂中,同样可以见到可大负重、智能运作的运输机器人,并且,中牟工厂拥有可实现承载式车身、非承载式车身共用的生产线。
技术改革带来最为直观的效益:郑州日产今年1-7月销量利润双双达成目标,累计销售汽车32547辆,目标达成101%。
参观活动中,我们也有幸参加了郑州日产新型皮卡“锐骐6”的下线仪式。该车搭载代号为2TZD的2.5L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和代号为ZD25T5的2.5T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两款发动机可选,另外,锐骐6在此前经历了240万公里的综合测试,“这个车两年经过严苛的这些高温、高原、高寒、山区道路,我们还进行客户的模拟驾驶,总共里程基本上达到200万公里,客户跑了40万公里。同时我们整车200多小时的测试。” 郑州日产技术中心副中心长杨河洲先生在谈到自己主导的杰作时,对齐品质充满信心。
关于未来 东风有限的策略有哪些积极意义?
今年8月,东风有限发布了“绿色2022”战略,公布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此后几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绿色2022计划”包括6个方面:绿色研发、绿色产品、绿色供应、绿色制造、绿色销售、资源循环再利用。结合此前的“TRPILE ONE”,东风有限旗下的“绿色”电动化布局已涵盖了产品布局与生产过程。
绿色生产中,包括建立光伏发电设施。其目标是到2022年,减少CO2排放68万吨,实现产值能耗下降20%。截至目前,东风日产郑州工厂与郑州日产中牟工厂皆已落实光伏发电的决策。
在产品布局中,日产、启辰会在未来投放更多的新能源车型,而对新能源较为“不适”的轻型皮卡市场,郑州日产也在积极寻求突破。“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混合动力我们一定会考虑的,但是这个是在合适的时间。” 杨河洲先生虽未给出未来产品的明确规划,但节能减排已成为郑州日产正着手攻克的重点问题。另外,郑州日产以“皮卡市场占有率第一”为目标,加入东风有限后,可生产东风、日产两品牌皮卡,也是其实现目标占据更大市场份额的优势。
作为股东,东风有限对旗下公司有要求、有考核、也有支持,正如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华先生在锐骐6下线专访时所说,“那么郑州日产利用纳瓦拉的平台开发生产锐骐6,其实就是股东方东风有限对郑州日产在产品上给予的支持。”同时,郑州两家工厂对于决策的迅速反应,也直接转化为产品力、销量,为东风有限在今年市场大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实现了“逆势上涨”。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合资企业,东风有限从2003年成立的年销量不到30万辆,到2017年超出150万辆,东风有限已累计向中国市场输出1500万辆汽车;据东风有限发布的8月销量报告显示,在中国车市整体萎靡的大环境下,东风有限依旧交出了单月销量125822,同比增长4%的出色答卷。
本次活动可以看出,东风有限既是股东,亦是伙伴,过去的15年中,东风有限与旗下品牌探索出互相成就的道路,今后,也会继续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