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内人士看来,车企会随着强制性标准的实施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但这对当前车内空气质量状况的改善有多大影响尚待考证,其中的关键点或在于针对车内空气污染的惩罚力度有多大。
宋广生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对于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检测只有苯、甲醛等8项,这远远不够。同时在检测方法上,目前,我国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兼仅停留在正常状态下,对于高温、行驶中的空气质量均无检测项目。
环保材料应用成达标关键
实际上,车内空气质量污染源头就是原材料,因此环保材料的广泛应用成为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要保证。
根据盖世汽车网的调查,有54%的消费者认为,改善车内空气质量的关键点在于广泛使用环保材料,特别是低散发材料;其次,整车厂商与零部件公司加强新环保材料的研发也至关重要。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车内的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塑料内饰件,它们会向空气中散发苯类和甲醛等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另外,汽车生产过程当中的工艺和材料,也会造成车内空气污染,比如喷漆工艺、底盘的阻尼板材料应用等。
由此可见,使用低散发材料和新环保材料,成为当前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一家汽车原材料提供企业负责人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主机厂越来越重视原材料的环保水平,这对于原材料供应企业是好事,从源头控制污染十分重要。
不过,盖世汽车网的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于车内空气质量的改善前景并不乐观。数据显示,仅有32%的消费者认为,整体上,汽车行业将会越来越重视这一问题。而有29%不太看好这一问题在短期内解决的可能性,他们认为,仅会有少数车企重视这一问题。
陈文凯表示,业界对可能于2015年出台的强制性标准执行力度存在担忧。车内空气对人体将产生的影响,贯穿着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在消费者日益重视,同时法律法规逐渐完善的前提下,汽车行业理应更加重视车内的空气质量,从源头上对材料选择严格把控,广泛使用低散发的环保材料,以彻底改变国内车内空气的污染现状。
2013-12-12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转载] 责编:陈冬菊
在业内人士看来,车企会随着强制性标准的实施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但这对当前车内空气质量状况的改善有多大影响尚待考证,其中的关键点或在于针对车内空气污染的惩罚力度有多大。
宋广生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对于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检测只有苯、甲醛等8项,这远远不够。同时在检测方法上,目前,我国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兼仅停留在正常状态下,对于高温、行驶中的空气质量均无检测项目。
环保材料应用成达标关键
实际上,车内空气质量污染源头就是原材料,因此环保材料的广泛应用成为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要保证。
根据盖世汽车网的调查,有54%的消费者认为,改善车内空气质量的关键点在于广泛使用环保材料,特别是低散发材料;其次,整车厂商与零部件公司加强新环保材料的研发也至关重要。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车内的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塑料内饰件,它们会向空气中散发苯类和甲醛等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另外,汽车生产过程当中的工艺和材料,也会造成车内空气污染,比如喷漆工艺、底盘的阻尼板材料应用等。
由此可见,使用低散发材料和新环保材料,成为当前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一家汽车原材料提供企业负责人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主机厂越来越重视原材料的环保水平,这对于原材料供应企业是好事,从源头控制污染十分重要。
不过,盖世汽车网的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于车内空气质量的改善前景并不乐观。数据显示,仅有32%的消费者认为,整体上,汽车行业将会越来越重视这一问题。而有29%不太看好这一问题在短期内解决的可能性,他们认为,仅会有少数车企重视这一问题。
陈文凯表示,业界对可能于2015年出台的强制性标准执行力度存在担忧。车内空气对人体将产生的影响,贯穿着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在消费者日益重视,同时法律法规逐渐完善的前提下,汽车行业理应更加重视车内的空气质量,从源头上对材料选择严格把控,广泛使用低散发的环保材料,以彻底改变国内车内空气的污染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