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产业评论 > 正文

大学生建议:错时租车位解停车难题

2013-12-04 10:57出处:北京晚报 [转载]责编:陈冬菊

        在北京这座有500多万辆机动车的大城市生活,停车是一大难题。北京大学学生杜一凡和伙伴们经过调查发现,居民的小区车位和周围上班族的停车需求可以形成有效互补,基于此,他们开始创业,试图建立一套车位租赁中介系统,“像租房子一样把车位租出去”,既可以减少寻找车位时的尾气排放,又能缓解道路拥堵。近日,他们的方案在第二届首都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与专利成果推介会上亮相,并获得投资机构的支持。

        创意起源:

        找车位“快”才低碳环保 

        杜一凡是北京大学法学院2010级本科生。上学期间,他除了本专业,还修读了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经济学双学位,“研究院的老师思维很开阔,经常需要‘头脑风暴’。”杜一凡说。    

       2012年下半年,正在读大学三年级的杜一凡修读了一门名为《低碳金融》的课程,主讲的老师只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授课,三分之二的时间由班上的学生自主组建团队,选择一个身边的低碳主题,开展调查研究,并得出结论和建议措施。杜一凡和另外4名同学,开始寻找合适的研究对象。这时候,北大因为巨大的停车压力,已经不允许校外私家车辆随意进出校内。    

        “讨论中,我们自然地就想到了北京交通拥堵、停车难的问题。”杜一凡回忆,后来大家查询资料,发现机动车在低速行驶时PM2.5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明显大于正常行驶的时候,而寻找车位的过程基本就是低速行驶的过程,“所以找车位‘快’起来,才能低碳环保。”研究课题由此确定。

        调查研究:

        白天居民区四成车位闲置

        课题一确定,杜一凡和同学便开始着手对北京城区的小区停车位展开调查。他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是否有固定车位、车位价格、上班时的停车方式、车辆油耗等。    

        从2012年10月开始,5人团队的调查行动启动。只要没有课,杜一凡和同学就坐上地铁、公交车,满北京城区地转,从西直门首钢大厦附近的居民小区到朝阳东四环外的社区,“有时候还被业主和保安认为是来发小广告的,要驱赶我们。”杜一凡说。    

        调查结果汇总后显示,几乎所有小区的停车位利用率和周边上班族的需求都存在着错位。白天,居民小区里平均有46%车位闲置。在对小区周边的上班族的调查则显示,有64%上班族愿意租用周边居民小区的车位。    

        杜一凡告诉记者,在调查中他们还听到一个故事:首钢大厦附近的一名上班族,实在找不到停车位,就每天给附近一个居民小区的门岗保安10元钱“辛苦费”,然后进小区停车。结果被小区业主发现,小区保安被辞退。“其实那个小区白天车位就有空着的,只是没有双方认可的使用关系。”

责任编辑:陈冬菊 
V讯网

大学生建议:错时租车位解停车难题

2013-12-04 出处:北京晚报 [转载] 责编:陈冬菊

        在北京这座有500多万辆机动车的大城市生活,停车是一大难题。北京大学学生杜一凡和伙伴们经过调查发现,居民的小区车位和周围上班族的停车需求可以形成有效互补,基于此,他们开始创业,试图建立一套车位租赁中介系统,“像租房子一样把车位租出去”,既可以减少寻找车位时的尾气排放,又能缓解道路拥堵。近日,他们的方案在第二届首都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与专利成果推介会上亮相,并获得投资机构的支持。

        创意起源:

        找车位“快”才低碳环保 

        杜一凡是北京大学法学院2010级本科生。上学期间,他除了本专业,还修读了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经济学双学位,“研究院的老师思维很开阔,经常需要‘头脑风暴’。”杜一凡说。    

       2012年下半年,正在读大学三年级的杜一凡修读了一门名为《低碳金融》的课程,主讲的老师只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授课,三分之二的时间由班上的学生自主组建团队,选择一个身边的低碳主题,开展调查研究,并得出结论和建议措施。杜一凡和另外4名同学,开始寻找合适的研究对象。这时候,北大因为巨大的停车压力,已经不允许校外私家车辆随意进出校内。    

        “讨论中,我们自然地就想到了北京交通拥堵、停车难的问题。”杜一凡回忆,后来大家查询资料,发现机动车在低速行驶时PM2.5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明显大于正常行驶的时候,而寻找车位的过程基本就是低速行驶的过程,“所以找车位‘快’起来,才能低碳环保。”研究课题由此确定。

        调查研究:

        白天居民区四成车位闲置

        课题一确定,杜一凡和同学便开始着手对北京城区的小区停车位展开调查。他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是否有固定车位、车位价格、上班时的停车方式、车辆油耗等。    

        从2012年10月开始,5人团队的调查行动启动。只要没有课,杜一凡和同学就坐上地铁、公交车,满北京城区地转,从西直门首钢大厦附近的居民小区到朝阳东四环外的社区,“有时候还被业主和保安认为是来发小广告的,要驱赶我们。”杜一凡说。    

        调查结果汇总后显示,几乎所有小区的停车位利用率和周边上班族的需求都存在着错位。白天,居民小区里平均有46%车位闲置。在对小区周边的上班族的调查则显示,有64%上班族愿意租用周边居民小区的车位。    

        杜一凡告诉记者,在调查中他们还听到一个故事:首钢大厦附近的一名上班族,实在找不到停车位,就每天给附近一个居民小区的门岗保安10元钱“辛苦费”,然后进小区停车。结果被小区业主发现,小区保安被辞退。“其实那个小区白天车位就有空着的,只是没有双方认可的使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