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了访欧之旅,在这次访欧之行中,汽车成为重头戏。习近平在欧洲共参加了四次重要的汽车签约仪式,分别是东风汽车集团入股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的签字仪式、北汽集团与戴姆勒扩大北京奔驰产能合作协议、大众汽车与其中方合作伙伴一汽、上汽签署前瞻性技术领域继续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宝马集团和华晨集团深化合作的备忘录。
在以上的汽车活动中,法国PSA集团、戴姆勒汽车公司、大众汽车集团、宝马汽车集团的高层负责人以及中方的东风汽车董事长徐平、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一汽董事长徐建一 、上汽总裁陈虹 、华晨董事长祁玉民都在相关协议上签字,共同助推中国汽车业的发展。
4月1日,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在比利时国王菲利普与王后玛蒂尔德的陪同下,又共同参观了沃尔沃汽车的比利时根特工厂,并在参观过程中为沃尔沃汽车题词。
习近平主席访欧之行
我们从习近平主席的这次访欧之行中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汽车已经成为中欧贸易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众所周知,2013年中国车市的产销规模已经双超2200多万辆,中国已经连续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汽车产业已经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巨大的助力,因此正确引导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必将是未来国家经济战略的重心之一。
而一直以来,在国内的乘用车市场中,轿车依旧是最大的细分市场,比如2013年轿车的全年累计销售量高达1173.1万辆,占市场份额的53.36%。而在轿车市场中,A级车是其中销售量最大的一个分支。笔者发现,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其经济能力只够供养一辆车,而A级车宜公宜私宜家宜商,既有面子油耗量也很适中,而且从中国人的体格来看,A级车的空间基本够用,所以一直以来,国人对A级车的喜爱有增无减。A级车之于中国,正如皮卡之于美国、两厢车之于欧洲,有着一种天然的优选优势。
从统计中发现,2013年全年国内A级车的销售量高达695.46万辆,同比增长19.6%,增幅显著高于轿车市场平均水平,且在轿车市场中增长最快,占比也上升了3.7个百分点至58.1%,接近六成。2014年1月国内狭义乘用 车的销售量为174.8万辆,而其中A级车的销售量就高达69.93万辆,细分数据是,自主品牌销量为17.43万辆,同比下跌15.7%,而德系车销量为20.25万辆,同比大增17.4%,拉动了A级市场的增长。
虽然A级车的销售量非常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参与这个级别竞争的车型也是相当的多,特别是国产自主品牌,由于局限于技术、品牌影响力等诸多因素,所以几乎旗下所有的优势车型都集中在了A级车领域。再放眼国内的合资汽车品牌,A级车型更是每一个品牌都有,而且每一款车型的竞争力都不容小觑。
从统计数据中发现,现在国产A级车的销售弱势越来越明显,2014年1月份、2月份的A级车销售前十名中没有一款国产自主车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对手太强还是自身太弱?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国产自主品牌又该怎样成功突围呢?
笔者大体估算了一下,国内在售的A级车车型已经高达八十多款(不包括进口豪华品牌所生产的豪华A级车)。面对数量如此繁多的车型,让消费者记住车企生产的汽车就成了当务之急。试想,当消费者要选购A级车的时候,如果某款车型在消费者的脑袋里根本没有印象,这款车型还能畅销吗?
但是从国内在售的众多A级车型来看,先不谈品牌知名度,仅从发动机功率、油耗、轴距、乘坐空间以及销售价格等诸多方面去比对,几乎都处于一种同质化的状态。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独辟蹊径,迎合消费者的购车心理,就要成为未来A级车型设计及投放的一个方向。
说到这里,让笔者想起一款还没上市却已备受关注的车型,即斯柯达昕动,这款车虽然将来也要投放到激烈的A级车战场上去争斗,但是该车却是一款全新的行旅版车型,一改往日A级车必是轿车的概念。昕动除了造型时尚靓丽外,在车身的外观色彩上,也使用了双色搭配,特别是炫酷的黑色车顶再加上充满活力的红色车身,让该车的时尚个性发挥到了极致。
行旅版的A级车在国内还很少,这次昕动的做法不仅仅是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概念,更是其进一步竞争A级车市的一着妙棋,妙就妙在了它没有对手。所以,作为国产自主车企讲,这样的巧妙做法还是值得借鉴的。我们已经看到,在未来年轻人将成为购车的主流,而时尚、个性实用性强的车型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两厢版、三厢版早已跑满大街,为什么不再设计行旅版的呢?空间更大、实用性更强、时尚个性更明显,作为国产车企难道不值得考虑一下吗?
所以在未来,笔者希望国产车企们也要大胆放开思路,不要仅仅拘泥于轿车或SUV等几款车型的开发上,行旅版、跨界版等诸多车型都会是未来的热销方向,面对国内合资车企咄咄逼人的气势,国产车企们也要学会独辟蹊径,另寻好门路才能产出畅销版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