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湘潭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期刊社、湘潭市千亿汽车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湘潭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单位承办的2017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在湖南湘潭正式开幕。本届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主题为紧抓变革机遇 协同创新升级。
会议邀请到中汽咨询委、中汽协会、中汽中心的领导与专家,整车制造和出行服务企业高层以及各地经信系统代表集聚湘潭。围绕自主产业变革新机遇和地方转型升级新思路两大主题,会议将从宏观政策解读、行业趋势分析、企业战略分享和区域发展特点方面展开深度讨论,直击行业痛点,共创区域经济新格局。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 陈斌
以下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 陈斌发言实录:
机械工业的概念,在国民经济分类是十大类49个中类,146个小类。在机械行业的内部把它划分为十三个大行业,这13个大行业的分布是根据服务对象和服务行业,另外又根据最早机械工业部内部的设置这样划分的13个行业。
2016年规模以上企业8.6万家,占全部工业的22.69%。实现利润1.686亿元,占全部工业总额24%。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是14133家,占机械工业的16.4%。实现利润6677亿,占机械工业的39.6%。整车制造428家,主营业务收入占汽车工业的48.9%,利润占汽车工业的54.3%恩。零部件12757家,占汽车工业的90.2%,利润总额占42.8%。
汽车产业稳中向好的态势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六方面。增长速度超过预期,始终保持在10%以上,1到10月份汽车工业增加值增长11%,高于去年同期。主营业务收入1到9月份18.9万亿,同比增长10.67%,高于去年同期。但低于全国工业1.85%。实现利润12763.42亿元,同比增长13.69%,高于上年同期6.26%,但低于全国工业9.11%。
机械工业重点检测的119种产品,同比增长90种,占75.63%,同比下降的有29种,占24.37%。今年增长有几个特点。一个是跟消费市场相关的产品都实现较快的增长。1到10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95.7万辆和2292.7万辆,同比增长4.3%和4.1%。很多人一直在质疑汽车工业。以前拿造船工业和汽车比,现在拿高铁来比,国家政策里面从来没有汽车市场以市场换技术的说法。汽车本身就是消费产品,国家不可能控制千家万户不能买外国汽车,只能买国产车,这是做不到的。高铁地铁不同,高铁地铁当然是我组织搞国产化的,所以很清楚里面的历史。
汽车行业当初对外开放是正确的,没有人想到80年代初期和90年代初期汽车行业是什么样的,对外开放保持自我是当前汽车产业的根本目的。尽管对外开放了,但是50%以上的资本必须是中方的,这一点是把握住的。在熟悉工业里面的所有行业里面汽车行业是成长最好的一个行业。无论是从管理从标准还是从运行模式都是和国际接轨的,其他行业可能要差的很远。这是针对很多外面的质疑,很多人认为是失败的,我认为是成功的。
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40.4万辆和342.5万辆,同比增长16.9%和17.2%。摩托车整车产量1907.56万辆,同比增长8.93%。
第二是环境保护绿色制造相关的产品产量高速增长。1到10月份新能源汽车生产突破50万辆,但是今年达到70万辆难度大,超过60万辆是可以的。
第三是与智能制造生产转型升级相关的产品是非常好的。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工程机械类的产品也是增长的非常好。农用机械里面大中小拖拉机都出现了大副的下滑,主要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陆陆续续实施了2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63%,其中小麦、水稻、玉米三大量事耕种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3%,所以今年都出现大幅下降。
去年汽车行业发展的比较好主要是汽车工业电器两个行业拉动的。今年这两大行业的增速都低于去年,但是其他行业都好于去年,所以今年除了汽车和电动电器之外,其他行业增长速度可能都不低于这两个行业。这是几大行业的收入,包括利润也是一样。汽车行业实现的利润和电动电器实现的利润也被其他行业超过了。
固定资产投资1到9月份完成3.77万亿,这几年一直保持低速增长,去年个别月份出现了负增长,确实对下一个月的发展造成了困惑,这是投资类产品,投资上不去这个行业的前途确实是比较担心的。1到9月份进出口增长了9.06%,去年一年全部都是负增长,今年一年全部都是正增长。
机械行业里面很多的问题,一直强调转型升级,有三个关口没有迈过去,如果这迈过去有可能机械行业真正实现升级。一个是工业材料,一个是工业控制系统,一个是专用生产设备,专用生产线和专用检测系统。前两个改革开放40年了,花了几十万亿美元引进技术、引进装备,能用钱买来的全部买来了,但是材料技术和工业控制系统,这两项不管在哪个国家都会向你打压。
国家的材料落后体现在什么地方?很多产品与国外同类型的产品比较可能都有一点差距,至少在稳定性上、可靠性上有差距,很重要的原因是材料不行。性能不行,是控制系统不行。这两个不行实际上是体现了国家管理体制上的一个弊端,国家管理体制对产业的管理是20、30年前的前苏联的管理体制,分工太细,产业之间不协作,行业之前不融合,各干各的。当然有了这些民营企业进去以后国内市场有一些占到主动了。
控制系统仍然解决不了,是因为工业行业的主力军没有全部进来。现在搞制造,搞传感器,电子行业开会,机械行业的参加不了,机械行业开会,电子行业参加不了。现在搞技术一定是材料技术、信息技术融为一体的,但是这种行业的隔阂确实难度非常大。08年成立工信部也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仍然还有行业隔阂。所以这一点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最大的障碍。
第三是专用设备,不管哪个行业,甚至是实验室,所有的高精尖的设备全部靠进口。汽车行业四大工艺精加工所有设备全部进口。电子行业90%进口。机械电子一年进口额将近80亿。设备解决不了产品转型升级是非常难的。
工程机械包括商用车去年有大幅度的增长,实际上跟投资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排放标准要升级,关键是国家建设项目达到基础建设的投资增长比较快,稳增长很重要体现在这个地方,今年上半年和去年上半年,半年就净增了一万多亿。去年国家提出投资稳增长的十大举措,国家共投放四批计8000亿专项建设基金。这是跟去年的高速增长有很大的关系。判断机械工业今年的增长大概在9%左右,对外贸易实现稳健增长。
说一点个人的想法。一是汽车的发展速度、增长速度,今年有可能达到2900万辆,那么2900万辆之后有可能到3000万辆,3000万辆是非常重要的关口。个人认为达到3000万辆以后整个汽车的增长速度在一段时间以内要进入低速增长,这个低速有可能是在3%左右。
第二个观点,一段时间的低速增长,发展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品牌的稳定阶段。谁是中国的汽车制造业?这个概念造成了很多企业自主品牌发展上一直是迟迟踌躇不前。现在已经进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了,谁的自主品牌搞不好,谁都瞧不起你。
第三个观点,特别在国有企业上,汽车的竞争说是技术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国有企业改革只强调一点,人的机制改革不到位,企业改革是不成功的,终将会被淘汰的。所有国有企业想走出去,获得先机,用人机制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2017-11-17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11月16日-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湘潭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期刊社、湘潭市千亿汽车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湘潭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单位承办的2017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在湖南湘潭正式开幕。本届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主题为紧抓变革机遇 协同创新升级。
会议邀请到中汽咨询委、中汽协会、中汽中心的领导与专家,整车制造和出行服务企业高层以及各地经信系统代表集聚湘潭。围绕自主产业变革新机遇和地方转型升级新思路两大主题,会议将从宏观政策解读、行业趋势分析、企业战略分享和区域发展特点方面展开深度讨论,直击行业痛点,共创区域经济新格局。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 陈斌
以下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 陈斌发言实录:
机械工业的概念,在国民经济分类是十大类49个中类,146个小类。在机械行业的内部把它划分为十三个大行业,这13个大行业的分布是根据服务对象和服务行业,另外又根据最早机械工业部内部的设置这样划分的13个行业。
2016年规模以上企业8.6万家,占全部工业的22.69%。实现利润1.686亿元,占全部工业总额24%。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是14133家,占机械工业的16.4%。实现利润6677亿,占机械工业的39.6%。整车制造428家,主营业务收入占汽车工业的48.9%,利润占汽车工业的54.3%恩。零部件12757家,占汽车工业的90.2%,利润总额占42.8%。
汽车产业稳中向好的态势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六方面。增长速度超过预期,始终保持在10%以上,1到10月份汽车工业增加值增长11%,高于去年同期。主营业务收入1到9月份18.9万亿,同比增长10.67%,高于去年同期。但低于全国工业1.85%。实现利润12763.42亿元,同比增长13.69%,高于上年同期6.26%,但低于全国工业9.11%。
机械工业重点检测的119种产品,同比增长90种,占75.63%,同比下降的有29种,占24.37%。今年增长有几个特点。一个是跟消费市场相关的产品都实现较快的增长。1到10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95.7万辆和2292.7万辆,同比增长4.3%和4.1%。很多人一直在质疑汽车工业。以前拿造船工业和汽车比,现在拿高铁来比,国家政策里面从来没有汽车市场以市场换技术的说法。汽车本身就是消费产品,国家不可能控制千家万户不能买外国汽车,只能买国产车,这是做不到的。高铁地铁不同,高铁地铁当然是我组织搞国产化的,所以很清楚里面的历史。
汽车行业当初对外开放是正确的,没有人想到80年代初期和90年代初期汽车行业是什么样的,对外开放保持自我是当前汽车产业的根本目的。尽管对外开放了,但是50%以上的资本必须是中方的,这一点是把握住的。在熟悉工业里面的所有行业里面汽车行业是成长最好的一个行业。无论是从管理从标准还是从运行模式都是和国际接轨的,其他行业可能要差的很远。这是针对很多外面的质疑,很多人认为是失败的,我认为是成功的。
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40.4万辆和342.5万辆,同比增长16.9%和17.2%。摩托车整车产量1907.56万辆,同比增长8.93%。
第二是环境保护绿色制造相关的产品产量高速增长。1到10月份新能源汽车生产突破50万辆,但是今年达到70万辆难度大,超过60万辆是可以的。
第三是与智能制造生产转型升级相关的产品是非常好的。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工程机械类的产品也是增长的非常好。农用机械里面大中小拖拉机都出现了大副的下滑,主要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陆陆续续实施了2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63%,其中小麦、水稻、玉米三大量事耕种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3%,所以今年都出现大幅下降。
去年汽车行业发展的比较好主要是汽车工业电器两个行业拉动的。今年这两大行业的增速都低于去年,但是其他行业都好于去年,所以今年除了汽车和电动电器之外,其他行业增长速度可能都不低于这两个行业。这是几大行业的收入,包括利润也是一样。汽车行业实现的利润和电动电器实现的利润也被其他行业超过了。
固定资产投资1到9月份完成3.77万亿,这几年一直保持低速增长,去年个别月份出现了负增长,确实对下一个月的发展造成了困惑,这是投资类产品,投资上不去这个行业的前途确实是比较担心的。1到9月份进出口增长了9.06%,去年一年全部都是负增长,今年一年全部都是正增长。
机械行业里面很多的问题,一直强调转型升级,有三个关口没有迈过去,如果这迈过去有可能机械行业真正实现升级。一个是工业材料,一个是工业控制系统,一个是专用生产设备,专用生产线和专用检测系统。前两个改革开放40年了,花了几十万亿美元引进技术、引进装备,能用钱买来的全部买来了,但是材料技术和工业控制系统,这两项不管在哪个国家都会向你打压。
国家的材料落后体现在什么地方?很多产品与国外同类型的产品比较可能都有一点差距,至少在稳定性上、可靠性上有差距,很重要的原因是材料不行。性能不行,是控制系统不行。这两个不行实际上是体现了国家管理体制上的一个弊端,国家管理体制对产业的管理是20、30年前的前苏联的管理体制,分工太细,产业之间不协作,行业之前不融合,各干各的。当然有了这些民营企业进去以后国内市场有一些占到主动了。
控制系统仍然解决不了,是因为工业行业的主力军没有全部进来。现在搞制造,搞传感器,电子行业开会,机械行业的参加不了,机械行业开会,电子行业参加不了。现在搞技术一定是材料技术、信息技术融为一体的,但是这种行业的隔阂确实难度非常大。08年成立工信部也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仍然还有行业隔阂。所以这一点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最大的障碍。
第三是专用设备,不管哪个行业,甚至是实验室,所有的高精尖的设备全部靠进口。汽车行业四大工艺精加工所有设备全部进口。电子行业90%进口。机械电子一年进口额将近80亿。设备解决不了产品转型升级是非常难的。
工程机械包括商用车去年有大幅度的增长,实际上跟投资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排放标准要升级,关键是国家建设项目达到基础建设的投资增长比较快,稳增长很重要体现在这个地方,今年上半年和去年上半年,半年就净增了一万多亿。去年国家提出投资稳增长的十大举措,国家共投放四批计8000亿专项建设基金。这是跟去年的高速增长有很大的关系。判断机械工业今年的增长大概在9%左右,对外贸易实现稳健增长。
说一点个人的想法。一是汽车的发展速度、增长速度,今年有可能达到2900万辆,那么2900万辆之后有可能到3000万辆,3000万辆是非常重要的关口。个人认为达到3000万辆以后整个汽车的增长速度在一段时间以内要进入低速增长,这个低速有可能是在3%左右。
第二个观点,一段时间的低速增长,发展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品牌的稳定阶段。谁是中国的汽车制造业?这个概念造成了很多企业自主品牌发展上一直是迟迟踌躇不前。现在已经进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了,谁的自主品牌搞不好,谁都瞧不起你。
第三个观点,特别在国有企业上,汽车的竞争说是技术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国有企业改革只强调一点,人的机制改革不到位,企业改革是不成功的,终将会被淘汰的。所有国有企业想走出去,获得先机,用人机制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