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大众2017年二季度息税前利润暴增139.4%

2017-08-02 09:27出处:汽车预言家 [原创]责编:周燕妮

  第二季度息税前利润暴增139.4%,大众追上了奔驰宝马在“移动出行战略”上的可支配资金投入。

  7月27日下午,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公布相关数据,第二季度企业的销售额为586.7亿欧元,较2016年上升了4.7%;息税前利润由上年同期的19亿欧元激增至45.5亿欧元,超过2016年将近1.5倍。

  “尾气门”事件后大众利润呈现出翻倍增长,外界“默契”的将这认为是中国市场的贡献。毕竟在整个上半年中,大众全球销量达到520万辆,在华销量所占比例在35%左右。事实上,在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中,中国市场业绩仅体现在投资收益之中。

  在汽车企业业绩解析中,外界已经习惯了销量上的对比,认为销量意味着一切。但今年第二季度中,大众全球汽车交付量达到266.1万辆,同比增长近2%;从财务上看,大众汽车集团利润却达到翻倍,竞争力表现更上一层。

  据了解,大众汽车集团的息税前利润明显提高是受核心品牌削减成本以及新车型利润增高的拉动,但在整个财务报告中,大众息税前利润究竟代表了什么?这一指标意味着经受“尾气门”后大众的利润状况如何?同时,利润提升的背后暗示着大众未来的发展究竟会怎样?

  从“息税前利润”看大众集团

  通过大众汽车集团公布的消息发现,其第二季度息税前利润翻了一番还多,已经达到45.5亿欧元。对于这一“陌生”的息税前利润,很多人十分不解它究竟代表了什么?该利润是如何体现大众集团的财务状况?

  对于这一词语官方的解释是:息税前利润指企业不扣除企业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息税前利润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直白的说,企业的发展本金中有部分资金是通过筹资得到的,这部分资金需要付出利息,利息越高意味着这家企业的资金外借比重越大,息税前利润和净利润之间的差距越大,企业自主使用的税前资金越少,利润越低,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大众汽车集团2017年第二季度业绩情况

  从财务数据来看,第二季度大众集团息税前利润是45.5亿欧元,税前利润是43.37亿欧元,利息所占比例仅为4.6%,已经相对较少,而一般国内大型经销商企业这一占比都在10%左右甚至更高。

  汽车预言家了解到,大众集团息税前利润与税前利润的差距较小,表明其财务状况良好,自有资金或者说现金流非常充足,也充分体现出大众在对未来企业各方面发展有着强大的资金支持。

  中国业绩算在大众的哪一块?

  官方销量数据显示,大众集团今年上半年全球交付量达到520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0.8%。作为大众汽车主力之一的中国市场,其在整个上半年中销量达到182.6万辆,占整体份额的35.1%。

  相比2016年第二季度同期,今年中国市场销量也在稳定的增长。不过,中国市场业绩对于大众第二季度息税前利润出现成倍增长,影响并不太大。

  据了解,在大众汽车集团的财务业绩中,因大众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均未实现优势控股,所以其在华的业务利润贡献主要是体现在投资收益中,而非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算出的。

  由此看来,中国市场业绩作为大众投资收益的一部分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营业利润。而营业利润在现金流的某种意义上基本等同于息税前利润,因此中国近几年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影响大众息税前利润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除此之外,息税前利润翻倍也意味着经历“尾气门”事件后的大众在其他市场恢复良好,促进其利润增长。

  据销量数据显示,大众集团在欧洲地区的交付量继续上涨,上半年其累计交付量为227.1万辆,同比涨幅达到3.5%。其中中欧和东欧地区为欧洲市场的主要推动力,俄罗斯、捷克和波兰涨幅比较明显。在北美市场中,大众集团6月份交付量创历史新高,达到8.3万辆;1-6月份,交付量累计达到46.1万辆,同比增长3.9%。

  目前,大众汽车集团已经放权促进各个市场共同发展,推动个地区销量提升;同时,加之削减成本以及新车型利润增高的拉动,大众汽车集团才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中从“尾气门”时间中恢复。

  45.5亿欧元的息税前利润能帮大众做什么?

  45.5亿欧元的息税前利润,如此充足的现金流,对大众汽车集团未来发展有何帮助?

大众汽车集团全球CEO穆伦

  早在2016年的巴黎车展上,大众汽车集团全球CEO穆伦就对外宣布了部分未来发展规划,强调集团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将包括: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数字化、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以及将大众转变成一个全球领先的可持续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提供者。

  但在包括奔驰、宝马等车企由传统生产向移动出行战略转型的时期,仅靠一代汽车或者产品是不足以做好的,所以成本、利润逐步成为跨国车企战略转型的关键。

  对于“花钱”规划上,美国车企遵循“精兵简政,缩小规模”政策,福特全球裁员10%,削减30亿美元成本;而德国车企则奉行“两手抓”,当下车型紧跟市场,符合潮流,未来则要进行产品突……

  一个跨国车企一系列的发展与改变最先要考验的就是财务问题。其中,息税前利润及税前利润的多少就是考量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据了解,大众汽车集团曾预测2017年将利息与息税前利润的比例维持在6%—7%之间,而当下第二季度的财务数据显示,大众汽车集团已经将者一占比达到4.6%。这表明大众对于实现2025战略已经拥有了稳定的财务支持。

责任编辑:周燕妮 
V讯网

大众2017年二季度息税前利润暴增139.4%

2017-08-02 出处:汽车预言家 [原创] 责编:周燕妮

  第二季度息税前利润暴增139.4%,大众追上了奔驰宝马在“移动出行战略”上的可支配资金投入。

  7月27日下午,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公布相关数据,第二季度企业的销售额为586.7亿欧元,较2016年上升了4.7%;息税前利润由上年同期的19亿欧元激增至45.5亿欧元,超过2016年将近1.5倍。

  “尾气门”事件后大众利润呈现出翻倍增长,外界“默契”的将这认为是中国市场的贡献。毕竟在整个上半年中,大众全球销量达到520万辆,在华销量所占比例在35%左右。事实上,在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中,中国市场业绩仅体现在投资收益之中。

  在汽车企业业绩解析中,外界已经习惯了销量上的对比,认为销量意味着一切。但今年第二季度中,大众全球汽车交付量达到266.1万辆,同比增长近2%;从财务上看,大众汽车集团利润却达到翻倍,竞争力表现更上一层。

  据了解,大众汽车集团的息税前利润明显提高是受核心品牌削减成本以及新车型利润增高的拉动,但在整个财务报告中,大众息税前利润究竟代表了什么?这一指标意味着经受“尾气门”后大众的利润状况如何?同时,利润提升的背后暗示着大众未来的发展究竟会怎样?

  从“息税前利润”看大众集团

  通过大众汽车集团公布的消息发现,其第二季度息税前利润翻了一番还多,已经达到45.5亿欧元。对于这一“陌生”的息税前利润,很多人十分不解它究竟代表了什么?该利润是如何体现大众集团的财务状况?

  对于这一词语官方的解释是:息税前利润指企业不扣除企业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息税前利润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直白的说,企业的发展本金中有部分资金是通过筹资得到的,这部分资金需要付出利息,利息越高意味着这家企业的资金外借比重越大,息税前利润和净利润之间的差距越大,企业自主使用的税前资金越少,利润越低,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大众汽车集团2017年第二季度业绩情况

  从财务数据来看,第二季度大众集团息税前利润是45.5亿欧元,税前利润是43.37亿欧元,利息所占比例仅为4.6%,已经相对较少,而一般国内大型经销商企业这一占比都在10%左右甚至更高。

  汽车预言家了解到,大众集团息税前利润与税前利润的差距较小,表明其财务状况良好,自有资金或者说现金流非常充足,也充分体现出大众在对未来企业各方面发展有着强大的资金支持。

  中国业绩算在大众的哪一块?

  官方销量数据显示,大众集团今年上半年全球交付量达到520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0.8%。作为大众汽车主力之一的中国市场,其在整个上半年中销量达到182.6万辆,占整体份额的35.1%。

  相比2016年第二季度同期,今年中国市场销量也在稳定的增长。不过,中国市场业绩对于大众第二季度息税前利润出现成倍增长,影响并不太大。

  据了解,在大众汽车集团的财务业绩中,因大众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均未实现优势控股,所以其在华的业务利润贡献主要是体现在投资收益中,而非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算出的。

  由此看来,中国市场业绩作为大众投资收益的一部分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营业利润。而营业利润在现金流的某种意义上基本等同于息税前利润,因此中国近几年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影响大众息税前利润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除此之外,息税前利润翻倍也意味着经历“尾气门”事件后的大众在其他市场恢复良好,促进其利润增长。

  据销量数据显示,大众集团在欧洲地区的交付量继续上涨,上半年其累计交付量为227.1万辆,同比涨幅达到3.5%。其中中欧和东欧地区为欧洲市场的主要推动力,俄罗斯、捷克和波兰涨幅比较明显。在北美市场中,大众集团6月份交付量创历史新高,达到8.3万辆;1-6月份,交付量累计达到46.1万辆,同比增长3.9%。

  目前,大众汽车集团已经放权促进各个市场共同发展,推动个地区销量提升;同时,加之削减成本以及新车型利润增高的拉动,大众汽车集团才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中从“尾气门”时间中恢复。

  45.5亿欧元的息税前利润能帮大众做什么?

  45.5亿欧元的息税前利润,如此充足的现金流,对大众汽车集团未来发展有何帮助?

大众汽车集团全球CEO穆伦

  早在2016年的巴黎车展上,大众汽车集团全球CEO穆伦就对外宣布了部分未来发展规划,强调集团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将包括: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数字化、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以及将大众转变成一个全球领先的可持续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提供者。

  但在包括奔驰、宝马等车企由传统生产向移动出行战略转型的时期,仅靠一代汽车或者产品是不足以做好的,所以成本、利润逐步成为跨国车企战略转型的关键。

  对于“花钱”规划上,美国车企遵循“精兵简政,缩小规模”政策,福特全球裁员10%,削减30亿美元成本;而德国车企则奉行“两手抓”,当下车型紧跟市场,符合潮流,未来则要进行产品突……

  一个跨国车企一系列的发展与改变最先要考验的就是财务问题。其中,息税前利润及税前利润的多少就是考量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据了解,大众汽车集团曾预测2017年将利息与息税前利润的比例维持在6%—7%之间,而当下第二季度的财务数据显示,大众汽车集团已经将者一占比达到4.6%。这表明大众对于实现2025战略已经拥有了稳定的财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