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穆伦和背后董事会而言,下一任大众CEO需要符合三条标准:不单专注于销量,做到产品、战略共同发展;能够着眼于全球市场发展,各市场份额保持平衡;同时在发展规划上完成2025战略。
每一届车企CEO的换任,似乎都会给企业战略性发展带来或多或少的改变,在外人看来,掌门接任者本身就是发展风险中的一个“载体”……
日前,大众汽车集团全球CEO穆伦正式表示,正与监事会商讨下一任首席执行官人选,同时,下一任大众首席执行官很有可能从大众集团内部产生。
在外界看来,到2020年穆伦卸任,大众汽车用三年的时间选择一位CEO似乎有些着急。但在行业内部人士看来,培养一位称职的继任者,三年显得有些仓促。
在跨国车企中,选择并培养一位适合企业发展的CEO继任者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通常来说,这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还有些车企甚至在CEO刚刚上任时就开始准备下一任CEO的人选培养。
据汽车预言家了解,如今戴姆勒集团董事长兼奔驰全球CEO蔡澈的任期已延长至2019年,但早在2017年初,距离蔡澈卸任还有两年多之久时,内部就已经将下一任CEO人选的康林松的培养,作为蔡澈任期内的一项工作指标。
康林松进入戴姆勒发展命脉的产品研发部门,意味着他作为下一任CEO继承者开启了为之两年的“培养适应期”。甚至在戴姆勒内部传言,正是对接班人的培养需要一位沉稳老练人士,一定程度上促成富有管理经验、人脉关系的蔡澈任期延长。
反观大众,穆伦在“尾气门”事件后紧急接任,作为大众集团的“救火队长”,,穆伦和企业都需要寻找一位“大火”扑灭后的“重建队长”。
对于穆伦和背后的董事会而言,这位“重建队长”究竟要符合什么标准?
2016年,大众汽车因“尾气门”事件频频受罚,但它依然拿到全球销量第一。据了解,大众销量第一的背后是其各种成本的“逼迫”,同时也是丰田自身对未来战略部署的一次让步。
大众集团曾在2017年日内瓦车展上公布:在2017年大众将推出共计60款新车,而到2025年纯电动车型将达到30款。穆伦在大众的发展规划中认为,下一任的CEO继任者必须能够打破销量目标的条条框框,从产品、品牌、利润等多方面进行企业建设。
另外,从去年大众汽车的销量市场分布看,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数据已接近400万辆,占到全球总销量的40%。这已明显超过大众在欧洲、美国、中国三大市场的平均份额。
相对于在全球市场上3.8%的增长速度,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增长幅度已达到12.2%,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比将逐步提升,意味着中国市场成为大众汽车发展的“命脉”。
随着中国市场占比增大,大众汽车或许更应该向丰田、宝马等品牌看齐,紧抓各个国家地区销量的同步增长。而这需要大众拥有一位具有国际化背景、着眼于全球市场规划的CEO。
另外,大众汽车目前已经将移动出行服务设立为集团的第13个品牌,准备从一个汽车制造商转变成世界领先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提供者。大众为这种转折将进行一次改革,创建新的结构,建立新的合作关系。
根据大众集团的2025战略规划,大众未来还将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数字化、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等领域重点发展。
2025战略已经成为指引大众集团转型升级的进程之一。因此在外界看来,如今穆伦的任务不单是将2025战略推行实施,将大众彻底转变车一个移动出行方案提供者。从时间上看,他更迫切的是找到一位能够着眼于集团战略发展大局的CEO接任者。
2017-05-26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周燕妮
对于穆伦和背后董事会而言,下一任大众CEO需要符合三条标准:不单专注于销量,做到产品、战略共同发展;能够着眼于全球市场发展,各市场份额保持平衡;同时在发展规划上完成2025战略。
每一届车企CEO的换任,似乎都会给企业战略性发展带来或多或少的改变,在外人看来,掌门接任者本身就是发展风险中的一个“载体”……
日前,大众汽车集团全球CEO穆伦正式表示,正与监事会商讨下一任首席执行官人选,同时,下一任大众首席执行官很有可能从大众集团内部产生。
在外界看来,到2020年穆伦卸任,大众汽车用三年的时间选择一位CEO似乎有些着急。但在行业内部人士看来,培养一位称职的继任者,三年显得有些仓促。
在跨国车企中,选择并培养一位适合企业发展的CEO继任者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通常来说,这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还有些车企甚至在CEO刚刚上任时就开始准备下一任CEO的人选培养。
据汽车预言家了解,如今戴姆勒集团董事长兼奔驰全球CEO蔡澈的任期已延长至2019年,但早在2017年初,距离蔡澈卸任还有两年多之久时,内部就已经将下一任CEO人选的康林松的培养,作为蔡澈任期内的一项工作指标。
康林松进入戴姆勒发展命脉的产品研发部门,意味着他作为下一任CEO继承者开启了为之两年的“培养适应期”。甚至在戴姆勒内部传言,正是对接班人的培养需要一位沉稳老练人士,一定程度上促成富有管理经验、人脉关系的蔡澈任期延长。
反观大众,穆伦在“尾气门”事件后紧急接任,作为大众集团的“救火队长”,,穆伦和企业都需要寻找一位“大火”扑灭后的“重建队长”。
对于穆伦和背后的董事会而言,这位“重建队长”究竟要符合什么标准?
2016年,大众汽车因“尾气门”事件频频受罚,但它依然拿到全球销量第一。据了解,大众销量第一的背后是其各种成本的“逼迫”,同时也是丰田自身对未来战略部署的一次让步。
大众集团曾在2017年日内瓦车展上公布:在2017年大众将推出共计60款新车,而到2025年纯电动车型将达到30款。穆伦在大众的发展规划中认为,下一任的CEO继任者必须能够打破销量目标的条条框框,从产品、品牌、利润等多方面进行企业建设。
另外,从去年大众汽车的销量市场分布看,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数据已接近400万辆,占到全球总销量的40%。这已明显超过大众在欧洲、美国、中国三大市场的平均份额。
相对于在全球市场上3.8%的增长速度,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增长幅度已达到12.2%,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比将逐步提升,意味着中国市场成为大众汽车发展的“命脉”。
随着中国市场占比增大,大众汽车或许更应该向丰田、宝马等品牌看齐,紧抓各个国家地区销量的同步增长。而这需要大众拥有一位具有国际化背景、着眼于全球市场规划的CEO。
另外,大众汽车目前已经将移动出行服务设立为集团的第13个品牌,准备从一个汽车制造商转变成世界领先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提供者。大众为这种转折将进行一次改革,创建新的结构,建立新的合作关系。
根据大众集团的2025战略规划,大众未来还将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数字化、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等领域重点发展。
2025战略已经成为指引大众集团转型升级的进程之一。因此在外界看来,如今穆伦的任务不单是将2025战略推行实施,将大众彻底转变车一个移动出行方案提供者。从时间上看,他更迫切的是找到一位能够着眼于集团战略发展大局的CEO接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