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奥迪经销商"三亚声明" 百万目标后不反对新合作

2017-02-17 08:43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周燕妮

  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对奥迪未来在华寻求第二合资公司首次给予不反对态度,同时也不再反对建立新的销售网络,但这一合作不得早于2020战略100万辆目标实现之前。

  2月16日,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对外发布《三亚声明》。声明对当下舆论关心的奥迪在华发展各项事宜做出了明确回应,同时对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多项共识。

  其中声明首次公开对奥迪与上汽合作一事表明立场: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理解奥迪公司希望在中国豪华车市场保持第一位势的战略目标,对于未来的发展走向,经销商在声明共识中提出,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在与奥迪共同实现2020战略100万辆销售目标后,不反对奥迪评估和探讨在中国选择新的合作伙伴及建立新的销售网络。

  以此来看,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对奥迪未来在华寻求第二合资公司首次给予不反对态度,同时也不再反对建立新的销售网络,但这一合作不得早于2020战略100万辆目标实现之前。

  此外,在声明中奥迪经销商对未来网络规划和经销商的商务政策提出了要求:双方就渠道过剩事宜进行磋商,以2020战略实现100万辆销售目标与580家网络数量匹配为基础,每年按实际销量核算出因网络过剩所造成的损失,并为经销商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另外要求奥迪公司和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与全体会员签订为期五年的经销商协议,待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公布后,按照其规定进行续签。

  对于共识内容,目前奥迪官方并未给出回应,但从过往声明推测,奥迪在多次公开发言中都指出,希望将新的合作与经销商利益两件事分开处理。一方面处理好原有经销商的旧账,另一方面尝试全新的合作思路和模式推动与上汽的合作。

  以下就《三亚声明》内容做出解读

  诉求一: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深切理解奥迪公司希望在中国豪华车市场保持第一位势的战略目标,2012年奥迪公司向经销商提出2020战略,即2020年达到100万辆销售和580家网络规划,目前已批准530家,按照奥迪之前的规划,目前销量理应达到85万辆左右,但近三年来奥迪销量维持在50多万辆左右,瓶颈无法打破,基于百万销量目标先期投入建设的网络体系初步建成,按单店建设投入约7、8千万元(不含土地成本)计算,因网络过剩而导致各经销商亏损严重,故此奥迪公司无论以任何形式开启新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均会对奥迪经销商造成重大伤害和冲击。

  解读:该文中指出,目前奥迪在华经销商规模是按照此前100万辆目标所建立,按照规划目前奥迪年销量应达到85万辆左右,但目前维持在50万辆,如果再开启新的生产和销售渠道,现有经销商将出现亏损愈发严重的状况,奥迪在华经销商网络也将出现过剩。

  诉求二:一汽-大众奥迪经销愿意携手与奥迪共同实现2020战略100万辆销售目标,在目标达成后,不反对奥迪评估和探讨在中国选择新的合作伙伴及建立新的销售网络。

  解读:这一声明表明,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希望奥迪在华开启新的合作是在完成100万辆年销售目标后,此举旨在维护现有奥迪在华合作伙伴良好发展与利益。但从长期来看,这一希望成行希望不大,随着中国豪华车市场产品与渠道竞争的激烈出现白热化,奥迪依靠现有渠道2020年实现年销百万任务艰巨,从这一侧面分析,奥迪可能会在寻求新的合作伙伴时间上有所妥协,但答应实现百万目标后再寻合作的希望不大。

  诉求三:过去三年因过度发展经销商网络和产品竞争力下降造成的经销商亏损,经测算2014年至2016年奥迪经销商经营亏损达280亿元人民币(2014年为65亿,2015年为95亿,2016年为120亿)。奥迪4S店运营成本开支巨大,经测算裸车销售利润MSRP3%能勉强维持经销店日常开支,2016年中国豪华车平均裸车利润约4.2%,奥迪公司和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应建立合理的商务政策,保障网络渠道健康有序的发展。

  解读:早在2016年12月,奥迪官方曾表示不会对在华经销商过去三年亏损进行补偿。对此记者采访熟悉奥迪经销商渠道建设人士获悉,在过往的建设中奥迪经销商大致分为三类:成熟期、壮大期与成长期。

  成熟期的经销商是与奥迪在话最辉煌阶段共同发展的群体,在当时奥迪独占豪华市场的情况下,这批经销商同样享受到了当时的市场红利;壮大期是伴随中国豪华车市场竞争加剧的奥迪经销商,这批经销商虽然享受到了奥迪发展的市场利润,但仍处于自我壮大中。在外界看来,这两类经销商在当下市场激烈竞争与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应只关注个人眼前利益,而应与奥迪企业一道寻求解决办法。

  对于刚刚加入处于成长期的奥迪经销商,由于近年来豪华车市场格局变化,导致在发展中遇到了一定困难和经营压力,舆论认为,这部分经销商确实需要企业的帮助,建立合理的商务政策,达到优化发展。

  诉求四:双方就渠道过剩事宜进行磋商,以2020战略实现100万辆销售目标与580家网络数量匹配为基础,每年按实际销量核算出因网络过剩所造成的损失,并为经销商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解读:2017年1月,中国豪华车市场销量排位出现变化,奥迪下降至第3位,对于外界关注的排名汽车预言家认为并非重点。随着豪华品牌在华投入的加大,未来豪华车企之间竞争差距将越发缩小,曾经有保证的销售不再出现,随着竞争关系的激烈,每家企业可能都需要重新调整战略,以在竞争中取得成功,而非按照历史性战略提出保障性商务政策,此举不但不利于企业和经销商良性发展,相反会使各方缺乏竞争主动性,在与其他品牌竞争中错失身位。

  诉求五:奥迪公司和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与全体会员签订为期五年的经销商协议,待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公布后,按照其规定进行续签。

  解读:随着寻求新的合作伙伴消息爆出,作为厂家合作伙伴,经销商希望获得稳定的合作关系无可厚非,在此前最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公示版)中提出,经销商协议一般每次不得低于3年,首次授权不得低于5年。这意味着奥迪经销商提前拿到了这一权益。

  采访中相关专家认为,厂商合作此前有着相关规定,厂家不能短期合作伤害经销商,但经销商同样不能一味的稳定合作关系,而应优化关系,实现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

  专家表示:“经销商有自动退网,未来也应制定退网条例”,这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对企业没有信心主动退出,后者由于经销商没有达到主机厂要求被动退出。未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越发成熟,经销商进退应该形成良性体系,而非单方面签署保障协议。

责任编辑:周燕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奥迪经销商"三亚声明" 百万目标后不反对新合作

2017-02-17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周燕妮

  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对奥迪未来在华寻求第二合资公司首次给予不反对态度,同时也不再反对建立新的销售网络,但这一合作不得早于2020战略100万辆目标实现之前。

  2月16日,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对外发布《三亚声明》。声明对当下舆论关心的奥迪在华发展各项事宜做出了明确回应,同时对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多项共识。

  其中声明首次公开对奥迪与上汽合作一事表明立场: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理解奥迪公司希望在中国豪华车市场保持第一位势的战略目标,对于未来的发展走向,经销商在声明共识中提出,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在与奥迪共同实现2020战略100万辆销售目标后,不反对奥迪评估和探讨在中国选择新的合作伙伴及建立新的销售网络。

  以此来看,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对奥迪未来在华寻求第二合资公司首次给予不反对态度,同时也不再反对建立新的销售网络,但这一合作不得早于2020战略100万辆目标实现之前。

  此外,在声明中奥迪经销商对未来网络规划和经销商的商务政策提出了要求:双方就渠道过剩事宜进行磋商,以2020战略实现100万辆销售目标与580家网络数量匹配为基础,每年按实际销量核算出因网络过剩所造成的损失,并为经销商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另外要求奥迪公司和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与全体会员签订为期五年的经销商协议,待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公布后,按照其规定进行续签。

  对于共识内容,目前奥迪官方并未给出回应,但从过往声明推测,奥迪在多次公开发言中都指出,希望将新的合作与经销商利益两件事分开处理。一方面处理好原有经销商的旧账,另一方面尝试全新的合作思路和模式推动与上汽的合作。

  以下就《三亚声明》内容做出解读

  诉求一: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深切理解奥迪公司希望在中国豪华车市场保持第一位势的战略目标,2012年奥迪公司向经销商提出2020战略,即2020年达到100万辆销售和580家网络规划,目前已批准530家,按照奥迪之前的规划,目前销量理应达到85万辆左右,但近三年来奥迪销量维持在50多万辆左右,瓶颈无法打破,基于百万销量目标先期投入建设的网络体系初步建成,按单店建设投入约7、8千万元(不含土地成本)计算,因网络过剩而导致各经销商亏损严重,故此奥迪公司无论以任何形式开启新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均会对奥迪经销商造成重大伤害和冲击。

  解读:该文中指出,目前奥迪在华经销商规模是按照此前100万辆目标所建立,按照规划目前奥迪年销量应达到85万辆左右,但目前维持在50万辆,如果再开启新的生产和销售渠道,现有经销商将出现亏损愈发严重的状况,奥迪在华经销商网络也将出现过剩。

  诉求二:一汽-大众奥迪经销愿意携手与奥迪共同实现2020战略100万辆销售目标,在目标达成后,不反对奥迪评估和探讨在中国选择新的合作伙伴及建立新的销售网络。

  解读:这一声明表明,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希望奥迪在华开启新的合作是在完成100万辆年销售目标后,此举旨在维护现有奥迪在华合作伙伴良好发展与利益。但从长期来看,这一希望成行希望不大,随着中国豪华车市场产品与渠道竞争的激烈出现白热化,奥迪依靠现有渠道2020年实现年销百万任务艰巨,从这一侧面分析,奥迪可能会在寻求新的合作伙伴时间上有所妥协,但答应实现百万目标后再寻合作的希望不大。

  诉求三:过去三年因过度发展经销商网络和产品竞争力下降造成的经销商亏损,经测算2014年至2016年奥迪经销商经营亏损达280亿元人民币(2014年为65亿,2015年为95亿,2016年为120亿)。奥迪4S店运营成本开支巨大,经测算裸车销售利润MSRP3%能勉强维持经销店日常开支,2016年中国豪华车平均裸车利润约4.2%,奥迪公司和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应建立合理的商务政策,保障网络渠道健康有序的发展。

  解读:早在2016年12月,奥迪官方曾表示不会对在华经销商过去三年亏损进行补偿。对此记者采访熟悉奥迪经销商渠道建设人士获悉,在过往的建设中奥迪经销商大致分为三类:成熟期、壮大期与成长期。

  成熟期的经销商是与奥迪在话最辉煌阶段共同发展的群体,在当时奥迪独占豪华市场的情况下,这批经销商同样享受到了当时的市场红利;壮大期是伴随中国豪华车市场竞争加剧的奥迪经销商,这批经销商虽然享受到了奥迪发展的市场利润,但仍处于自我壮大中。在外界看来,这两类经销商在当下市场激烈竞争与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应只关注个人眼前利益,而应与奥迪企业一道寻求解决办法。

  对于刚刚加入处于成长期的奥迪经销商,由于近年来豪华车市场格局变化,导致在发展中遇到了一定困难和经营压力,舆论认为,这部分经销商确实需要企业的帮助,建立合理的商务政策,达到优化发展。

  诉求四:双方就渠道过剩事宜进行磋商,以2020战略实现100万辆销售目标与580家网络数量匹配为基础,每年按实际销量核算出因网络过剩所造成的损失,并为经销商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解读:2017年1月,中国豪华车市场销量排位出现变化,奥迪下降至第3位,对于外界关注的排名汽车预言家认为并非重点。随着豪华品牌在华投入的加大,未来豪华车企之间竞争差距将越发缩小,曾经有保证的销售不再出现,随着竞争关系的激烈,每家企业可能都需要重新调整战略,以在竞争中取得成功,而非按照历史性战略提出保障性商务政策,此举不但不利于企业和经销商良性发展,相反会使各方缺乏竞争主动性,在与其他品牌竞争中错失身位。

  诉求五:奥迪公司和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与全体会员签订为期五年的经销商协议,待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公布后,按照其规定进行续签。

  解读:随着寻求新的合作伙伴消息爆出,作为厂家合作伙伴,经销商希望获得稳定的合作关系无可厚非,在此前最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公示版)中提出,经销商协议一般每次不得低于3年,首次授权不得低于5年。这意味着奥迪经销商提前拿到了这一权益。

  采访中相关专家认为,厂商合作此前有着相关规定,厂家不能短期合作伤害经销商,但经销商同样不能一味的稳定合作关系,而应优化关系,实现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

  专家表示:“经销商有自动退网,未来也应制定退网条例”,这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对企业没有信心主动退出,后者由于经销商没有达到主机厂要求被动退出。未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越发成熟,经销商进退应该形成良性体系,而非单方面签署保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