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为什么中科院边疆科考通勤车中80%是丰田?

2016-08-05 08:43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刘天鸣

  这几年,边疆试驾活动越来越多,很多车企也十分乐意把自己的车放在边疆极限的地方做试驾活动,以彰显其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其实众所周知,这些边疆行更多的是摆摆样子,走走形式,背后是浩浩荡荡的保障团队,同时随着边疆经济发展,进入边疆的道路也不像过去那样难走。

  但真正边疆科考所经历的道路,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美丽而又梦幻,更非一般车辆都能去跑的。一位新疆科考工作的专家如此形容边疆之行的艰险:“考验一辆汽车真正行为是深入无人区的科学考察,一般车企绝不敢把车给科考队开,怕科考队开坏了。”他向我们透露了一个数字,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研究所里,有上百辆车,但80%是丰田车。

  今天,汽车预言家与中国科学院科考队两位专家,聊聊究竟什么是边疆科考?究竟什么样的汽车适合科考活动?为什么科考队80%的车辆是丰田?听听专家是怎样看待新疆的生态问题?

  对话嘉宾: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关总监 兰兆彬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侯翼国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院 刘卫国

  一般车企不敢把车给科考队开,怕坏!

   汽车预言家:据了解,新疆总共4000多种植物,资料能够整理成册的就有400多种,新疆现在有很多科学考察亟待全社会来支持,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在科考中车辆的选择也一定是一门学问,和目前流行的边疆旅行等相比,边疆科考选择车辆上有哪些不同?

  侯翼国:我们(科考项目中)使用汽车,可能就是使用汽车最本真的价值:“能去能回”,享受的东西其实不太需要。我们只需要汽车把我们安全带到科考地,再安全地带回来,把我们想要的科研东西带回来。

  汽车预言家:以前有车企和我们科考队进行过合作吗?

  侯翼国:车给我们开很少,一般车企不敢让我们开,怕坏。

  汽车预言家:两位老师能否用一句话来说说,在日常的科考中如何选择通勤车辆?有什么具体要求?

  侯翼国:我观点很简单,像我们中科院单位400人左右,有上百辆科考车,80%是丰田车。

  很简单,我们选择车辆的唯一目的是安全把我们带出去再带回来。车辆就是我们研究领域中延伸的腿,腿脚越利索,我们所能研究的领域就越广泛,我们可以带更多的更好的科学仪器,我们得到的科学结论就能更多更严谨。

  刘卫国:对于我们科研工作人员来说,我首先考虑的是安全。能随时带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安全地去安全地回,其次就是能够经济实用。可靠耐用,能够进得了沙漠,应对得了一些复杂的地形。

  侯翼国:对,车辆的适应性要强,能够在气温50多度的环境使用,也能在零下30度的环境下使用,能够在海平面以下使用,也能够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使用。

  这个对发动机、底盘的要求就更高一些。现在使用越野车的人,最多的还是科研单位,我们去的一些地方,很多个人是不舍得把自己的车开去的。

  刘卫国:我们去的地方有时候真的很艰险。我印象很深,有一次去南疆,沙漠里有一处地方全都是水,很深的水,我们都想着过不去了,我们一个同事踩着油门就过去了。在新疆这种特殊环境,最难走的是盐碱地。

  侯翼国:对,盐碱地要求的是高速行驶。一减油,把那层盐壳一压破就很难出来了。盐碱地有一层两三厘米的盐壳,下面全都是流沙,中途都不能停车。

  汽车预言家:一汽丰田怎么想起来做这样的活动?

  兰兆彬:一汽丰田一直在公益方面坚持三个理念:安全、环保、育人。这个在三个方向上都有不同的长期在执行的项目。环保方面,我们携手丰田中国,每年都要做一些针对环境的活动,如植树活动,十几年坚持下来,植树面积也初具规模了,多少对当地的环境有改善作用。

  这次活动在设计路线的时候也考虑到这个因素,北京周边荒漠化的环境和新疆无法相提并论,新疆还是更具代表性。

  再加上一汽丰田的大型SUV,像兰德酷路泽、普拉多,在新疆的保有量很大,像刚刚侯老师说的,在某些地方保有率能达到80%。

  车辆就是我们研究领域中延伸的腿

  汽车预言家:新疆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博大的自然生态生物,这都是人类的财富,但现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对于新疆的人文地理历史的保护,亟待全社会的支持。

  侯翼国:我们中国有点认识上的偏差,在发达国家,民间资本、民间爱好者、科研单位、国家,可能四五方力量都在做科研方面的事情。在中国呢,大家认为科研就是国家的事情,跟任何个人都没有关系。

  比如最大的自然保护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每年上百亿美元的研究资金,可这完全是一个民间组织。这几年国内的氛围也好点了,很多企业都开始资助科考项目,尤其社团法出台后民间组织也越来越多了。

  刘卫国:像一汽丰田这样的车企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一边是企业的文化,另一方面丰田车辆是为数不多能够经受住科考路况的汽车。

  作为科研人员,丰田车辆给了我们研究的延伸,让我们能够安全的进行实地调查,最终发现一些问题。对于企业来说,直接点说就是提供资金,然后把这个问题解决的更好,把脆弱的生态环境变成稳定的生态环境,给政府社会带来稳定的资源矿产开发的大环境。有了大环境,社会财富的积累就会大量消耗汽车产品,这样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汽车预言家:环境保护一直是丰田践行的,为什么一汽丰田对环保如此重视?这对于丰田造车的意义何在?

  兰兆彬:某种意义上,这是我们大型越野车发挥自己实力的主战场。丰田的越野车为什么在西南、西北建立这么好的口碑,不管是从性能角度,追求完美,还是从生产品质上精益求精,严苛的每一道工序,这都是保障。

  一款产品作为新车卖给用户,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保障未来十年的使用中,用户能够非常信赖的把它当成伙伴,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作,还能安全地回到家见到自己的家人。我觉得这个意义比我们推出一款新产品,让它有多么炫目的一个市场业绩更重要。

  这个时候体现的匠心精神对用户的意义,和我们作为厂家卖车的意义是远远不同的。

  科考与造车一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汽车预言家:从您的研究来看,您觉得新疆现在最迫切需要唤起社会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刘卫国:我个人认为,新疆最大的问题还是部分区域极度缺水。这个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沙漠化的扩张。

  侯翼国:沙漠的治理更多的是修复,让它回归到原先的状态。就跟人生病了要修养是一个道理。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去治理。

  汽车预言家:那么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科考调查来寻找更合理的解决方法,您能以我们今天在大峡谷的科考内容为例说明一下吗?

  侯翼国:大峡谷的周围是很多荒漠生态系统。放牧本身就是干扰。适度的放牧可能会(对荒漠系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植物在适度的干扰下会增加它的多样性,增加产量。过度干扰(包括干扰强度高或干扰时间长)这都会带来多样性的破坏。

  兰兆彬:侯老师说的这个度其实很难把握,尤其人类的活动,规模可大可小,性质也不一样。这个度是不是需要科学家长期的监测,去权衡在这个阶段、这个地域人类的活动是否对它产生了一些过度的影响?

  侯翼国: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尤其生态上的,需要数百次的科考积累。就跟车企造车一样,需要反复的生产试验,才能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汽车。

  不可能依靠一两次的考察去得到几千年、几万年这样一个大尺度范围内的变化规律,所以这才是长年累月持续可靠的意义。

  汽车预言家:新疆其实从植物多样性来说是很有代表性的,有4000多种,这样的数量在全球来说是很有代表性的吗?

  侯翼国:是的,新疆是离海最远的区域,几座大的山脉对地域的隔绝,形成了特殊的小环境,植物适应这个环境以后,会分化成新疆特有物种。新疆不像云南的会有几千种几万种,生态系统还是很脆弱的。新疆的生态结构是一个倒的金字塔,一个物种的灭绝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保护物种的延续性和种群数量的稳定可能意义更大一点。

  汽车预言家:新疆从植物的多样性,种群的多少,在国内是最典型的吗?

  侯翼国:目前植物志里面记录的就是野生植物,包括栽培的。今年增补了700多种新物种。新的物种总是在不断发现中。新疆的生态系统可能是受人类威胁最明显的。由于物种很少,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到一些物种后,对整个地区的生态物种就会造成很明显的影响。不像在云南的热带雨林,砍掉一些灌木没有什么影响。在新疆,如果砍掉红柳、梭梭,没有其他种类可以利用,这个生态系统就很容易崩溃,尤其在现在新疆还极其缺水。

责任编辑:刘天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为什么中科院边疆科考通勤车中80%是丰田?

2016-08-05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刘天鸣

  这几年,边疆试驾活动越来越多,很多车企也十分乐意把自己的车放在边疆极限的地方做试驾活动,以彰显其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其实众所周知,这些边疆行更多的是摆摆样子,走走形式,背后是浩浩荡荡的保障团队,同时随着边疆经济发展,进入边疆的道路也不像过去那样难走。

  但真正边疆科考所经历的道路,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美丽而又梦幻,更非一般车辆都能去跑的。一位新疆科考工作的专家如此形容边疆之行的艰险:“考验一辆汽车真正行为是深入无人区的科学考察,一般车企绝不敢把车给科考队开,怕科考队开坏了。”他向我们透露了一个数字,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研究所里,有上百辆车,但80%是丰田车。

  今天,汽车预言家与中国科学院科考队两位专家,聊聊究竟什么是边疆科考?究竟什么样的汽车适合科考活动?为什么科考队80%的车辆是丰田?听听专家是怎样看待新疆的生态问题?

  对话嘉宾: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关总监 兰兆彬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侯翼国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院 刘卫国

  一般车企不敢把车给科考队开,怕坏!

   汽车预言家:据了解,新疆总共4000多种植物,资料能够整理成册的就有400多种,新疆现在有很多科学考察亟待全社会来支持,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在科考中车辆的选择也一定是一门学问,和目前流行的边疆旅行等相比,边疆科考选择车辆上有哪些不同?

  侯翼国:我们(科考项目中)使用汽车,可能就是使用汽车最本真的价值:“能去能回”,享受的东西其实不太需要。我们只需要汽车把我们安全带到科考地,再安全地带回来,把我们想要的科研东西带回来。

  汽车预言家:以前有车企和我们科考队进行过合作吗?

  侯翼国:车给我们开很少,一般车企不敢让我们开,怕坏。

  汽车预言家:两位老师能否用一句话来说说,在日常的科考中如何选择通勤车辆?有什么具体要求?

  侯翼国:我观点很简单,像我们中科院单位400人左右,有上百辆科考车,80%是丰田车。

  很简单,我们选择车辆的唯一目的是安全把我们带出去再带回来。车辆就是我们研究领域中延伸的腿,腿脚越利索,我们所能研究的领域就越广泛,我们可以带更多的更好的科学仪器,我们得到的科学结论就能更多更严谨。

  刘卫国:对于我们科研工作人员来说,我首先考虑的是安全。能随时带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安全地去安全地回,其次就是能够经济实用。可靠耐用,能够进得了沙漠,应对得了一些复杂的地形。

  侯翼国:对,车辆的适应性要强,能够在气温50多度的环境使用,也能在零下30度的环境下使用,能够在海平面以下使用,也能够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使用。

  这个对发动机、底盘的要求就更高一些。现在使用越野车的人,最多的还是科研单位,我们去的一些地方,很多个人是不舍得把自己的车开去的。

  刘卫国:我们去的地方有时候真的很艰险。我印象很深,有一次去南疆,沙漠里有一处地方全都是水,很深的水,我们都想着过不去了,我们一个同事踩着油门就过去了。在新疆这种特殊环境,最难走的是盐碱地。

  侯翼国:对,盐碱地要求的是高速行驶。一减油,把那层盐壳一压破就很难出来了。盐碱地有一层两三厘米的盐壳,下面全都是流沙,中途都不能停车。

  汽车预言家:一汽丰田怎么想起来做这样的活动?

  兰兆彬:一汽丰田一直在公益方面坚持三个理念:安全、环保、育人。这个在三个方向上都有不同的长期在执行的项目。环保方面,我们携手丰田中国,每年都要做一些针对环境的活动,如植树活动,十几年坚持下来,植树面积也初具规模了,多少对当地的环境有改善作用。

  这次活动在设计路线的时候也考虑到这个因素,北京周边荒漠化的环境和新疆无法相提并论,新疆还是更具代表性。

  再加上一汽丰田的大型SUV,像兰德酷路泽、普拉多,在新疆的保有量很大,像刚刚侯老师说的,在某些地方保有率能达到80%。

  车辆就是我们研究领域中延伸的腿

  汽车预言家:新疆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博大的自然生态生物,这都是人类的财富,但现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对于新疆的人文地理历史的保护,亟待全社会的支持。

  侯翼国:我们中国有点认识上的偏差,在发达国家,民间资本、民间爱好者、科研单位、国家,可能四五方力量都在做科研方面的事情。在中国呢,大家认为科研就是国家的事情,跟任何个人都没有关系。

  比如最大的自然保护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每年上百亿美元的研究资金,可这完全是一个民间组织。这几年国内的氛围也好点了,很多企业都开始资助科考项目,尤其社团法出台后民间组织也越来越多了。

  刘卫国:像一汽丰田这样的车企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一边是企业的文化,另一方面丰田车辆是为数不多能够经受住科考路况的汽车。

  作为科研人员,丰田车辆给了我们研究的延伸,让我们能够安全的进行实地调查,最终发现一些问题。对于企业来说,直接点说就是提供资金,然后把这个问题解决的更好,把脆弱的生态环境变成稳定的生态环境,给政府社会带来稳定的资源矿产开发的大环境。有了大环境,社会财富的积累就会大量消耗汽车产品,这样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汽车预言家:环境保护一直是丰田践行的,为什么一汽丰田对环保如此重视?这对于丰田造车的意义何在?

  兰兆彬:某种意义上,这是我们大型越野车发挥自己实力的主战场。丰田的越野车为什么在西南、西北建立这么好的口碑,不管是从性能角度,追求完美,还是从生产品质上精益求精,严苛的每一道工序,这都是保障。

  一款产品作为新车卖给用户,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保障未来十年的使用中,用户能够非常信赖的把它当成伙伴,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作,还能安全地回到家见到自己的家人。我觉得这个意义比我们推出一款新产品,让它有多么炫目的一个市场业绩更重要。

  这个时候体现的匠心精神对用户的意义,和我们作为厂家卖车的意义是远远不同的。

  科考与造车一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汽车预言家:从您的研究来看,您觉得新疆现在最迫切需要唤起社会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刘卫国:我个人认为,新疆最大的问题还是部分区域极度缺水。这个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沙漠化的扩张。

  侯翼国:沙漠的治理更多的是修复,让它回归到原先的状态。就跟人生病了要修养是一个道理。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去治理。

  汽车预言家:那么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科考调查来寻找更合理的解决方法,您能以我们今天在大峡谷的科考内容为例说明一下吗?

  侯翼国:大峡谷的周围是很多荒漠生态系统。放牧本身就是干扰。适度的放牧可能会(对荒漠系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植物在适度的干扰下会增加它的多样性,增加产量。过度干扰(包括干扰强度高或干扰时间长)这都会带来多样性的破坏。

  兰兆彬:侯老师说的这个度其实很难把握,尤其人类的活动,规模可大可小,性质也不一样。这个度是不是需要科学家长期的监测,去权衡在这个阶段、这个地域人类的活动是否对它产生了一些过度的影响?

  侯翼国: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尤其生态上的,需要数百次的科考积累。就跟车企造车一样,需要反复的生产试验,才能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汽车。

  不可能依靠一两次的考察去得到几千年、几万年这样一个大尺度范围内的变化规律,所以这才是长年累月持续可靠的意义。

  汽车预言家:新疆其实从植物多样性来说是很有代表性的,有4000多种,这样的数量在全球来说是很有代表性的吗?

  侯翼国:是的,新疆是离海最远的区域,几座大的山脉对地域的隔绝,形成了特殊的小环境,植物适应这个环境以后,会分化成新疆特有物种。新疆不像云南的会有几千种几万种,生态系统还是很脆弱的。新疆的生态结构是一个倒的金字塔,一个物种的灭绝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保护物种的延续性和种群数量的稳定可能意义更大一点。

  汽车预言家:新疆从植物的多样性,种群的多少,在国内是最典型的吗?

  侯翼国:目前植物志里面记录的就是野生植物,包括栽培的。今年增补了700多种新物种。新的物种总是在不断发现中。新疆的生态系统可能是受人类威胁最明显的。由于物种很少,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到一些物种后,对整个地区的生态物种就会造成很明显的影响。不像在云南的热带雨林,砍掉一些灌木没有什么影响。在新疆,如果砍掉红柳、梭梭,没有其他种类可以利用,这个生态系统就很容易崩溃,尤其在现在新疆还极其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