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充分扩充产品类型才能在中国SUV市场称雄

2016-01-21 16:21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黄河

  由新浪汽车、寰球汽车、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汽车市场论坛于1月20日在北京举行。在论坛上,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全国各大主流车企老总以及专业媒体大咖们在这场2015年收官论坛上畅所欲言,总结2015年度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情况以及展望2016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前景。

  以下是第四场圆桌论坛的实录:

  主持人:

  汽车头条总编辑武卫强

  嘉宾: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李继凯

  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乘用车营销公司总经理严刚

  东风乘用车公司销售部部长李炜

  陆风汽车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欣欣

  武卫强:谢谢,在我们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的帮助下,已经把这个市场发扬光大,过去提到SUV只有紧凑型,只有一种,现在在尺寸上已经分为入门级、小型,微型,大级,中大级,是庞大的SUV市场,而且远远超过同类的轿车,包括其他的,SUV能不能继续这样持续下去,在台上几位都是自主品牌在SUV方面的一些领先者,首先抛出第一个话题,2015年自主品牌逆袭中国SUV的现象,为什么合资品牌没有自主品牌做的好,2015年销售前十,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因素,为什么是自主品牌在SUV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接下来2016年,包括北汽、长安一系列SUV车整装待发,可能会继续引领这个市场,这个现象背后基于什么样的背景产生的,李总先开始吧。

  严刚:好,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抛砖引玉,过去的一年,自主品牌在市场表现都是非常有特色,非常抢人眼球,这个现象我个人认为有这么两条,第一就是任何一个供求关系的上升都是取决于价值链,也就是说SUV这样的产品和市场的需求在过去的几年当中,特别是2015年当中表现的是非常充分,也就是说SUV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对这个产品的喜欢。第二个为什么会出现SUV产品汽车产业链当中,会表现出来呢?这还是产品本身所决定的,同级别的SUV的产品和三厢轿车,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能够充分体现用户的价值。第一个SUV它的视野更宽阔,视野性更好,第二个同级别的产品当中,SUV同步性也更加优良。第三个SUV和三厢轿车相比,它更具运动感,同时SUV的价格跟同级别的三厢车相比,还是非常有限的,价格增长和消费的能力是匹配的,我认为产品这一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诉求。还有一个基本原因,在去年的SUV市场增长当中,数据表明三级市场,也就是说它的增长比例是非常大的,这一个区域的消费者,消费能力相对偏弱,这也就回到了在整个SUV高速增长阶段,自主品牌表现的更加抢眼的区别,这是SUV的一个基本认知。


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乘用车营销公司总经理严刚

  李继凯:我接着话题再往下说两句,我们自己认为,SUV市场实际上是汽车市场更加成熟的一个表现,特别在追究汽车逐渐走向普及以后,汽车市场人们追求消费的多样化会逐渐的体现出来,特别在年轻人当中追求生活和尽情享受生活的一种趋势体现出来,为了应对这种趋势,实际上厂商及时的推出了自己的产品,我想自主品牌可能在这方面要比对手走得更快一些,适应市场的需求也可能更快一些,另外一个在市场当中,我们自己觉得为了应对市场,要想在这个市场当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在三个方面要下足工夫,第一个在技术和质量方面下足工夫,确保技术领先,质量没有问题。第二个要针对年轻人对车配置上的问题,要下工夫,要把自己产品的配置搞更好。最后一点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一定把性价比做足了工作,实际上我们重点SUV元年,我们推出了S65,就是紧凑型的SUV,在年末我们推出了小型的SUVS325,其实S325,重点针对三刚人群推出来的的,刚毕业,刚工作,刚结婚,针对这个人群我们在整个车的设计,整体的配置等方面,都是针对年轻人的需求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上市以后受到很好的追捧,上市第一个月销售了五千辆,我感觉对于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国消费市场深入的挖掘,才是我们SUV能够取得长足发展的根本原因,谢谢。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李继凯

  李炜:我非常认同刚才李总和严总前面所讲的,基于SUV在2015年快速成长,我还有三个基本的认知,第一个SUV快速的成长,特别是自主品牌SUV在2015年快速成长,包括这个市场机会,有大量的例子,第一个是在合资品牌,SUV紧凑型的SUV上,基本都在20万以上,20万以下自主品牌最高才15万,特别在小型的SUV上基本上都是自主品牌的天下,尤其在15万以下的,都是自主品牌得天下,自主品牌的SUV抓住了市场的空间,尤其是跟轿车相比,自主品牌在SUV发展空间更大一点,抓住了市场机会。第二点SUV其实除了高性价比以外,还有一个这几年SUV非常注重品质的发展,从指数来看,平均的自主品牌这一块,我们去年2014年相比,2015年平均提升33分,这个增长还是蛮快的,以东风SUV为例,我们是达到了101分,抽了平均水平,增长幅度还是很明显的,第二点我的观点就是说自主品牌在产品这一块,应该说我们的品质上应该做的更细。第三点自主品牌在营销方面也做了非常多的突破创新,以东风AX7为例,它是军工二平台,我们在推广上强化军工品质,另外市场传播销售最大的热点是什么呢?抗战70周年的胜利纪念,所以我们打造了一个活动,叫做任英雄自好向前,贯穿整个2015年,造成了线上线下共鸣,我的第三个观点我们的营销能力也在逐步提升,所以也是帮助自主品牌,包括自主品牌SUV快速前进的一个因素。


东风乘用车公司销售部部长李炜

  潘欣欣:2015年过去以后我们看到SUV在乘用车市场板块里面增幅是尤其的强烈,首先我们应该看到欧洲的成熟市场,SUV应该正常占大整个乘用车板面40左右,在2014年中国SUV占到了大约整个乘用车5%,一直到2015年三季度末,大家才看到SUV已经占到整个乘用车市场将近三分之一,2015年SUV的市场,沿着国外的乘用车市场发展的步伐,在跟随着的状态。应该来说自主品牌会比其他的合资厂商更懂得中国的消费趋势的发展,在经济型轿车和合资品牌的较量上并没有占到太多优势的前提下,所有的自主品牌都转向了SUV,特别是精品SUV的研发,再加上应该来说,自主品牌更加懂得中国的消费者,更加懂得中国的广大四五线城市的消费者,除了工作和生活之外的长距离自驾,还有近几年因为长驾的高速公路免费以后,流动人口返乡大部分都是靠自驾,所以他们在返乡的时候也会有大量的携带一些回乡拜年产品的需求,所以SUV实际上是在除了满足郊游、越野以及生活之外的流动人口返乡过程中,满足了他们的刚需,所以种种内部的因素,外部的因素,2015年SUV爆发式的增长,特别自主品牌的份额能够进一步的超越合资品牌,实际上是个必然。


陆风汽车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欣欣

  武卫强:感觉几位老总的分享,如果总结一下的话,严总强调的是供需关系,因为的确消费者需求这是一个,无论是自主品牌也罢,还是SUV连续几年高速增长的内核。李总强调了自主品牌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动作灵活,决策效率非常高,我们看到大众、通用很多企业,其实也不是不想买SUV,自主品牌决策很快,反应效果非常高,所以能够迅速集中人力物力做SUV,包括看到像广汽传祺12月份销量,可以把所有的其他产品生产都停下来,集中打造SUV的生产,这的也是自主品牌相对来说体制决策的因素。李部长更重要的讲到了SUV市场整体来说,在2016年发挥的变化,尤其汽车企业自主品牌在生产制造工艺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品质提升,这是关键。我记得很多年前应该是十几年前,当赛欧喊出10万块钱终极小别克的时候,那会我们还有一个自主品牌叫长城,8万元哈弗开回家,当年的品质跟现在不能比,已经是一个很震撼的口号,今年8万块钱自主品牌,能买到一款相当好的SUV,所以这也是消费者选择更多自主品牌的原因,潘总给我们分享了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SUV来说,多功能性,其实SUV在过去几年的变化,我们过去只讲越野性,但是SUV在不断研发改造下,可以拉更多的货,包括爬山涉水,返乡,一系列的多功能性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前景,这可能是SUV在2015年得天得势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追捧。反过来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这些自主品牌假如没有SUV,2015年相对比较艰难,广汽如果没有传祺的GS4,长安没有三款,尤其是75跟35,北汽如果没有65,到现在尤其连续一个月之内以后推出了25、55两款SUV,的确自主品牌除了吉利好一点以外,基本靠SUV获得销量,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说,SUV成为车企的救命稻草,尤其成为自主品牌目前唯一可以鏖战市场,或者打擦边球,因为合资品牌的SUV产品还没有大批量推出,动作太慢,怎么面对这样一种观点,是否赞同这样的观点或者我们的企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严刚:SUV对自主品牌在2015年市场的确是起到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当时我强调的是什么呢?SUV在市场上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自主品牌针对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趋势和消费特点,开发出的一个市场,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刚才都在讲,其实紧凑型,特别是小型SUV的市场当中,合资品牌和产品本身就是,小型的SUV产品的开发,在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当中,应该说开发能力是成功的,我要表达的是市场和产品都是需要自主品牌,技术开发、市场开发,自然开发出来,成为了自主品牌,这么一个重要发展的目标,就要牢牢的抓住,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江淮的想法是这样,第一叫尊重科学,要想把SUV现在一个表现比较好的细分做法,首先就是要尊重科学,至少要做到以下几个。第一要非常明确的识别顾客的需求,顾客到底要什么,第二个要把握好SUV产品本身的关键技术,在这个技术上面选择好技术路线和产品形态。我们能不能在小型SUV的概念下引进和植入电动车的概念,用新能源的概念,包括在这个技术上面植入智能化的概念,这是第一,要尊重科学。第二个要捍卫品质,一个主流的产品,要想有可持续的发展,他的质量,他的品质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江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要把我们的质量标准和产品的生物质量把它在一致性上面充分的体现出来,像江淮有几款SUV,特别在435,比较高水平的集成了自动化,这样的生产速度是对我们整个生产管理体系,对整个供应商的价值链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现在变化一种常态,说明了这个体系的质量保证,就要初步的形成,形成这样的能力,我们讲小型SUV也好,或者SUV也好,你这个市场的未来才有更新,才有落脚点。第三个叫敬畏市场。其实我们都讲自主产品,我们的技术,我们的品牌,和合资品牌有差距,我个人认为,我们的自主品牌市场运营能力,可能会比合资品牌在技术上的差距更大,为什么要敬畏市场,或者敬畏市场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要了解市场的潜在的规定,按照规定来制定我们的营销策略,来策划我们营销的方法,尽管SUV对自主品牌的贡献是非常大,但是市场表现出来,这个表现也是敬畏分明的,我们叫做阿布法则,差距非常大,比如我们说长城H6,高峰时期一个月卖到4万多台,CS75表现也很好,GS4表现很好,就是什么?在互联网市场欢迎下,每一个品类的产品,就是几个做的比较好的产品代表和体现,我讲把市场规律研究清楚,制定好符合市场这样一个规律的营销政策,基本策略,使我们把SUV这个市场继续的做优做强的基本保障,所以如何持续,就三句话,尊重科学,捍卫品质,敬畏市场。

  李继凯:我也补充两句,实际上刚才主持人从数据上看,好像是SUV救了自主品牌,实际上和严总的体会是一样的,因为任何一个市场都是开放的,不管你早两步进去也好,晚几个月进去也好,这个市场都是要面临竞争,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我也担负我们S325项目的总管吧,我们叫PM,这开发过程当中,我感觉还是要用心,第一个要体会消费者的需求,第二个要把产品真真正正的做好,不能因为车小,就在质量环节和成本环节上有什么折扣。实际上关键的东西一定要把工夫下足,实际上不管是销售也好,制造也好,你只有在市场当中下足了工夫,在产品上用心,你最终就会有竞争力,这个竞争力绝不能是一时的体现,因为一个产品,一般的来讲最少你要卖四年,你要保证四年当中你这个产品都具备这个能力,否则的话不管是合资企业也好,是我们自主品牌也好,别人都不会看这个市场而不进来。实际上你像我们自主品牌领先的这几个市场,实际上我想下一步除了面临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肯定合资品牌也会,但是真正占领的市场,还是要提高性价比,提高好的产品,有优秀的技术,这才是生存之道。因为中国的消费者现在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真正的支持自主品牌,有一句口号,也是实实在在的,几个汽车厂家要拿出打动这些消费者的产品。

  李炜:我补充三点基本意见,首先我认为自主品牌选择SUV去进行突破,并且取得快速的发展,这是自主品牌满足客户差异化的必然结果,那么合资品牌在这个方面他们也满足了自主品牌发现的市场机会,并且进行满足,这就是我满足客户的必由之路,说明我做的好。第二个观点这也是自主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必然之路,在轿车这块市场上,跟自主企业打得白热化,通过SUV的发展进行品牌销量包括技术的积累,回来再反哺轿车的发展,所以这是非常自然的选择。第三个观点我认为还没有一个自主品牌说我只关注SUV的发展,放弃了轿车的发展,这是不可能的,我刚刚在12月底投放AX3的表现非常好,整个自主品牌还要坚持两条腿走路,这是三个基本的认知吧。

  潘欣欣:陆风汽车跟几位自主品牌的老大哥不同,这个企业近几年一直都是只专注SUV这个细分市场,所以2015年汽车市场对于陆风汽车公司给予很大的帮助,未来我们认为中国SUV市场,特别是紧凑型往下,微型SUV市场如此繁荣,是众多的自主品牌企业,共同把这个蛋糕做大,其实感觉不应该是一个特别好吃的蛋糕,对于合资品牌来说,因为在2015年,大家背水一战,SUV当成自己的生存发展的法宝的时候,其实大家都做好了背水一战的打算,你看各个前辈们定价可以看得出来,微型SUV车已经到了6万,这个不是合资品牌他们的打法,他们从来不会干这种项目,不到一定可预期的回收。所以在短期之内,中国品牌这种做法也是能够在这样的激烈竞争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和合资品牌一段优势的门槛。再加上我们认为可能在五年以内,中国的SUV占整个乘用车占比有望会突破50%,所以我觉得即便合资品牌已经缓过神来了,能够加快SUV的布局,中国品牌SUV特别在中小SUV市场上的产品布局上,还是有很大的作为。

  武卫强:几位老总其实刚才讲到的一些观点,总结来看也是这样几条吧,不论大家对SUV市场,对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评价,可能内在的提升,是应对之策,或者不变应万变,整个SUV市场持续的增幅是来源于我们对市场的判断,但是从媒体的角度,对SUV的火爆既欣喜也有很多的担忧,美国市场可能是SUV或者皮卡,代表这个市场,日本市场可能是小型的0.6排量为主的市场,欧洲更多还是旅行车或者轿车的市场,SUV在中国这种独特性,其实打破了很多跨国公司的理解,我记得五年前,曾经有一个调查组到中国来访问,他们得出的结论是,SUV在中国可能是未来的趋势,所以碰到的每一个被访问者都告诉他赶紧推SUV,那时候SUV还很少很少,最后他们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所以SUV一个接一个,反过来讲其他企业是这两年展开,逐渐推SUV。反过来讲我在前两天碰到一个汽车企业的老总,他感觉有一种现象,很多消费者,他的调研是,很多消费者选择SUV,尤其是中低端的SUV以后,有一种厌倦,因为毕竟耗油,安全性也不是那么高,尤其舒适性,现在路修得越来越好,SUV,原来说北京一大傻在二环上开四驱,现在SUV特别多,并不吻合一个汽车使用的形态,这也代表一种声音,反过来讲说SUV如果持续这样下去,可能有悖于目前环境、环保的要求,有这种担忧说,SUV会不会出现一次波动或者达到一个点下滑,能持续活多久,我们有没有做准备,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了,同时也请各位老总讲一下,预测一下,或者介绍一下,我们明年SUV市场销售战略的目标,对这个市场做一个判断。

  李继凯:我们想确实任何一个市场的完善有一个过程,SUV从开始占比不高到逐渐的上升,还有一个持续稳定的过程,实际上我们自己还是继续看好SUV的增长,所以在今年的上半年,我们还要推出一款小型的SUV,继续丰富我们的族谱。我们想整个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完善了一代车的形谱,下一次在SUV各个车型上继续丰富我们的车型,丰富自己的配置,让广大消费者来决定需要多少SUV,谢谢。

  严刚:小型SUV或者紧凑型SUV做强,我相信一定是2016年大家主要的力量,江淮也不例外,我们提出了挺二出三代五,我们现在SUV在线有三款产品,突出颜值是SR,突出宜家是S3,突出路驾是S5,今年我们会在这三困产品基础上,我们在8月份做好替代,叫做替代的研发,刚才主持人问的这个问题,SUV的发展到底能够持续多长时间,我个人认为这个不重要,持续到用户不喜欢了,那就不做他了,只要用户喜欢我们就努力的去做,同时在这过程中不断发展这类的产品。第二个做SUV,做好一款产品,另外的价值是什么,能够带动可持续自主品牌的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制造的水平,它的意义是综合性的。多讲一句,从历史上看,比如大众的捷克成,日本的克罗拉,包括现在伊兰特都卖得很好,销量单款产品都超过两千万辆,今天一定是非主流。我想之所以产品在供需的历史阶段创造了奇迹,不光是创造了一个销量的奇迹,我认为它的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生产的能力,管理水平,包括品牌的提升,都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同样自主品牌坚持把SUV做强做大做足,也一定给自主品牌注入了正能量提升了自主品牌的全价值链的运营能力。

  李炜:东风乘用车对未来SUV的市场,我们整体持谨慎的乐观,首先为什么说乐观,2015年整个乘用车超过了两千万辆,SUV才600万辆,加起来才30%而已,对SUV即使不能像前两年保持百分之百以上的增长,但是2015年50%以上的增长,SUV同样也是增长的,因此我们对2016年SUV整体市场还是看好的,比如说700万,整体容量扩大了,这是第一个乐观的地方。第二个乐观的理由,虽然现在我们2015年只有50%的增长,2016年比如说甚至低于50%的增长,百分之三四十,30%也不是一个高速度吗?仍然是一个高速度,这是第二个理由。第三个理由SUV内涵是扩大了,十年前我们谈SUV是什么,我们现在谈的SUV是什么,我们现在把两厢车,MPV,甚至一些微妙的升级都放在里面,整个SUV市场我们给他的内涵是大大扩大了,这是乐观。但是为什么谨慎呢?以前只要你推出一款SUV就火爆,现在如果你推出SUV,在颜值上,在价值上不能做到足够突出的话,也有可能被淘汰。所以合资品牌往下打压,以及自主品牌在SUV数量上的推出,包括效益这快竞争更加激烈。对于东风而言,我们现在刚刚推出两款SUV,未来在2016年大概在四季度推出AX5,在2017年的时候还有一款SUVAX4,2018年还有AX8和AX9,我们希望在东风形成以AX系列为主的SUV系列。

  潘欣欣:我也是同意几位老总对于近几年SUV能够保持稳健高速发展的乐观的判断。陆风汽车在2016年也是给自己设定了一个SUV挑战突破十万大关的目标,包括我之前也提到了,我们判断还是有机会SUV整个乘用车占比会有机会突破国外市场占比,往50%靠,所以无论未来几年增速是不是能够突破两位数的增长,SUV还是依然会保持火爆的势头。

  武卫强:时间关系用一两句话总结这场论坛,第一句话各位老总,包括没有到场的自主还有合资的老总,我相信他们对2016年SUV的大势是积极乐观,甚至已经准备好了充足的炮弹,准备大干一场,而且对SUV正在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重新定义自己的SUV,有轿车的SUV,我中午还听到了赛车SUV,还有入门级小型SUV,全新的一个格局,消费者可以尽情去选择。第二句话以前听到的一种说法,造小型车,是小学生,造中高级车是初中高中水平,造SUV的是大学水平,祝贺我们的自主品牌都已经升上大学了,当然大学是有差异的,有清华大学,也有张家口大学,期待我们的自主品牌都能进清华,甚至都能上哈佛,走出中国,冲向世界。

责任编辑:黄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充分扩充产品类型才能在中国SUV市场称雄

2016-01-21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黄河

  由新浪汽车、寰球汽车、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汽车市场论坛于1月20日在北京举行。在论坛上,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全国各大主流车企老总以及专业媒体大咖们在这场2015年收官论坛上畅所欲言,总结2015年度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情况以及展望2016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前景。

  以下是第四场圆桌论坛的实录:

  主持人:

  汽车头条总编辑武卫强

  嘉宾: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李继凯

  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乘用车营销公司总经理严刚

  东风乘用车公司销售部部长李炜

  陆风汽车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欣欣

  武卫强:谢谢,在我们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的帮助下,已经把这个市场发扬光大,过去提到SUV只有紧凑型,只有一种,现在在尺寸上已经分为入门级、小型,微型,大级,中大级,是庞大的SUV市场,而且远远超过同类的轿车,包括其他的,SUV能不能继续这样持续下去,在台上几位都是自主品牌在SUV方面的一些领先者,首先抛出第一个话题,2015年自主品牌逆袭中国SUV的现象,为什么合资品牌没有自主品牌做的好,2015年销售前十,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因素,为什么是自主品牌在SUV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接下来2016年,包括北汽、长安一系列SUV车整装待发,可能会继续引领这个市场,这个现象背后基于什么样的背景产生的,李总先开始吧。

  严刚:好,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抛砖引玉,过去的一年,自主品牌在市场表现都是非常有特色,非常抢人眼球,这个现象我个人认为有这么两条,第一就是任何一个供求关系的上升都是取决于价值链,也就是说SUV这样的产品和市场的需求在过去的几年当中,特别是2015年当中表现的是非常充分,也就是说SUV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对这个产品的喜欢。第二个为什么会出现SUV产品汽车产业链当中,会表现出来呢?这还是产品本身所决定的,同级别的SUV的产品和三厢轿车,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能够充分体现用户的价值。第一个SUV它的视野更宽阔,视野性更好,第二个同级别的产品当中,SUV同步性也更加优良。第三个SUV和三厢轿车相比,它更具运动感,同时SUV的价格跟同级别的三厢车相比,还是非常有限的,价格增长和消费的能力是匹配的,我认为产品这一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诉求。还有一个基本原因,在去年的SUV市场增长当中,数据表明三级市场,也就是说它的增长比例是非常大的,这一个区域的消费者,消费能力相对偏弱,这也就回到了在整个SUV高速增长阶段,自主品牌表现的更加抢眼的区别,这是SUV的一个基本认知。


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乘用车营销公司总经理严刚

  李继凯:我接着话题再往下说两句,我们自己认为,SUV市场实际上是汽车市场更加成熟的一个表现,特别在追究汽车逐渐走向普及以后,汽车市场人们追求消费的多样化会逐渐的体现出来,特别在年轻人当中追求生活和尽情享受生活的一种趋势体现出来,为了应对这种趋势,实际上厂商及时的推出了自己的产品,我想自主品牌可能在这方面要比对手走得更快一些,适应市场的需求也可能更快一些,另外一个在市场当中,我们自己觉得为了应对市场,要想在这个市场当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在三个方面要下足工夫,第一个在技术和质量方面下足工夫,确保技术领先,质量没有问题。第二个要针对年轻人对车配置上的问题,要下工夫,要把自己产品的配置搞更好。最后一点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一定把性价比做足了工作,实际上我们重点SUV元年,我们推出了S65,就是紧凑型的SUV,在年末我们推出了小型的SUVS325,其实S325,重点针对三刚人群推出来的的,刚毕业,刚工作,刚结婚,针对这个人群我们在整个车的设计,整体的配置等方面,都是针对年轻人的需求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上市以后受到很好的追捧,上市第一个月销售了五千辆,我感觉对于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国消费市场深入的挖掘,才是我们SUV能够取得长足发展的根本原因,谢谢。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李继凯

  李炜:我非常认同刚才李总和严总前面所讲的,基于SUV在2015年快速成长,我还有三个基本的认知,第一个SUV快速的成长,特别是自主品牌SUV在2015年快速成长,包括这个市场机会,有大量的例子,第一个是在合资品牌,SUV紧凑型的SUV上,基本都在20万以上,20万以下自主品牌最高才15万,特别在小型的SUV上基本上都是自主品牌的天下,尤其在15万以下的,都是自主品牌得天下,自主品牌的SUV抓住了市场的空间,尤其是跟轿车相比,自主品牌在SUV发展空间更大一点,抓住了市场机会。第二点SUV其实除了高性价比以外,还有一个这几年SUV非常注重品质的发展,从指数来看,平均的自主品牌这一块,我们去年2014年相比,2015年平均提升33分,这个增长还是蛮快的,以东风SUV为例,我们是达到了101分,抽了平均水平,增长幅度还是很明显的,第二点我的观点就是说自主品牌在产品这一块,应该说我们的品质上应该做的更细。第三点自主品牌在营销方面也做了非常多的突破创新,以东风AX7为例,它是军工二平台,我们在推广上强化军工品质,另外市场传播销售最大的热点是什么呢?抗战70周年的胜利纪念,所以我们打造了一个活动,叫做任英雄自好向前,贯穿整个2015年,造成了线上线下共鸣,我的第三个观点我们的营销能力也在逐步提升,所以也是帮助自主品牌,包括自主品牌SUV快速前进的一个因素。


东风乘用车公司销售部部长李炜

  潘欣欣:2015年过去以后我们看到SUV在乘用车市场板块里面增幅是尤其的强烈,首先我们应该看到欧洲的成熟市场,SUV应该正常占大整个乘用车板面40左右,在2014年中国SUV占到了大约整个乘用车5%,一直到2015年三季度末,大家才看到SUV已经占到整个乘用车市场将近三分之一,2015年SUV的市场,沿着国外的乘用车市场发展的步伐,在跟随着的状态。应该来说自主品牌会比其他的合资厂商更懂得中国的消费趋势的发展,在经济型轿车和合资品牌的较量上并没有占到太多优势的前提下,所有的自主品牌都转向了SUV,特别是精品SUV的研发,再加上应该来说,自主品牌更加懂得中国的消费者,更加懂得中国的广大四五线城市的消费者,除了工作和生活之外的长距离自驾,还有近几年因为长驾的高速公路免费以后,流动人口返乡大部分都是靠自驾,所以他们在返乡的时候也会有大量的携带一些回乡拜年产品的需求,所以SUV实际上是在除了满足郊游、越野以及生活之外的流动人口返乡过程中,满足了他们的刚需,所以种种内部的因素,外部的因素,2015年SUV爆发式的增长,特别自主品牌的份额能够进一步的超越合资品牌,实际上是个必然。


陆风汽车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欣欣

  武卫强:感觉几位老总的分享,如果总结一下的话,严总强调的是供需关系,因为的确消费者需求这是一个,无论是自主品牌也罢,还是SUV连续几年高速增长的内核。李总强调了自主品牌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动作灵活,决策效率非常高,我们看到大众、通用很多企业,其实也不是不想买SUV,自主品牌决策很快,反应效果非常高,所以能够迅速集中人力物力做SUV,包括看到像广汽传祺12月份销量,可以把所有的其他产品生产都停下来,集中打造SUV的生产,这的也是自主品牌相对来说体制决策的因素。李部长更重要的讲到了SUV市场整体来说,在2016年发挥的变化,尤其汽车企业自主品牌在生产制造工艺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品质提升,这是关键。我记得很多年前应该是十几年前,当赛欧喊出10万块钱终极小别克的时候,那会我们还有一个自主品牌叫长城,8万元哈弗开回家,当年的品质跟现在不能比,已经是一个很震撼的口号,今年8万块钱自主品牌,能买到一款相当好的SUV,所以这也是消费者选择更多自主品牌的原因,潘总给我们分享了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SUV来说,多功能性,其实SUV在过去几年的变化,我们过去只讲越野性,但是SUV在不断研发改造下,可以拉更多的货,包括爬山涉水,返乡,一系列的多功能性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前景,这可能是SUV在2015年得天得势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追捧。反过来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这些自主品牌假如没有SUV,2015年相对比较艰难,广汽如果没有传祺的GS4,长安没有三款,尤其是75跟35,北汽如果没有65,到现在尤其连续一个月之内以后推出了25、55两款SUV,的确自主品牌除了吉利好一点以外,基本靠SUV获得销量,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说,SUV成为车企的救命稻草,尤其成为自主品牌目前唯一可以鏖战市场,或者打擦边球,因为合资品牌的SUV产品还没有大批量推出,动作太慢,怎么面对这样一种观点,是否赞同这样的观点或者我们的企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严刚:SUV对自主品牌在2015年市场的确是起到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当时我强调的是什么呢?SUV在市场上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自主品牌针对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趋势和消费特点,开发出的一个市场,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刚才都在讲,其实紧凑型,特别是小型SUV的市场当中,合资品牌和产品本身就是,小型的SUV产品的开发,在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当中,应该说开发能力是成功的,我要表达的是市场和产品都是需要自主品牌,技术开发、市场开发,自然开发出来,成为了自主品牌,这么一个重要发展的目标,就要牢牢的抓住,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江淮的想法是这样,第一叫尊重科学,要想把SUV现在一个表现比较好的细分做法,首先就是要尊重科学,至少要做到以下几个。第一要非常明确的识别顾客的需求,顾客到底要什么,第二个要把握好SUV产品本身的关键技术,在这个技术上面选择好技术路线和产品形态。我们能不能在小型SUV的概念下引进和植入电动车的概念,用新能源的概念,包括在这个技术上面植入智能化的概念,这是第一,要尊重科学。第二个要捍卫品质,一个主流的产品,要想有可持续的发展,他的质量,他的品质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江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要把我们的质量标准和产品的生物质量把它在一致性上面充分的体现出来,像江淮有几款SUV,特别在435,比较高水平的集成了自动化,这样的生产速度是对我们整个生产管理体系,对整个供应商的价值链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现在变化一种常态,说明了这个体系的质量保证,就要初步的形成,形成这样的能力,我们讲小型SUV也好,或者SUV也好,你这个市场的未来才有更新,才有落脚点。第三个叫敬畏市场。其实我们都讲自主产品,我们的技术,我们的品牌,和合资品牌有差距,我个人认为,我们的自主品牌市场运营能力,可能会比合资品牌在技术上的差距更大,为什么要敬畏市场,或者敬畏市场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要了解市场的潜在的规定,按照规定来制定我们的营销策略,来策划我们营销的方法,尽管SUV对自主品牌的贡献是非常大,但是市场表现出来,这个表现也是敬畏分明的,我们叫做阿布法则,差距非常大,比如我们说长城H6,高峰时期一个月卖到4万多台,CS75表现也很好,GS4表现很好,就是什么?在互联网市场欢迎下,每一个品类的产品,就是几个做的比较好的产品代表和体现,我讲把市场规律研究清楚,制定好符合市场这样一个规律的营销政策,基本策略,使我们把SUV这个市场继续的做优做强的基本保障,所以如何持续,就三句话,尊重科学,捍卫品质,敬畏市场。

  李继凯:我也补充两句,实际上刚才主持人从数据上看,好像是SUV救了自主品牌,实际上和严总的体会是一样的,因为任何一个市场都是开放的,不管你早两步进去也好,晚几个月进去也好,这个市场都是要面临竞争,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我也担负我们S325项目的总管吧,我们叫PM,这开发过程当中,我感觉还是要用心,第一个要体会消费者的需求,第二个要把产品真真正正的做好,不能因为车小,就在质量环节和成本环节上有什么折扣。实际上关键的东西一定要把工夫下足,实际上不管是销售也好,制造也好,你只有在市场当中下足了工夫,在产品上用心,你最终就会有竞争力,这个竞争力绝不能是一时的体现,因为一个产品,一般的来讲最少你要卖四年,你要保证四年当中你这个产品都具备这个能力,否则的话不管是合资企业也好,是我们自主品牌也好,别人都不会看这个市场而不进来。实际上你像我们自主品牌领先的这几个市场,实际上我想下一步除了面临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肯定合资品牌也会,但是真正占领的市场,还是要提高性价比,提高好的产品,有优秀的技术,这才是生存之道。因为中国的消费者现在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真正的支持自主品牌,有一句口号,也是实实在在的,几个汽车厂家要拿出打动这些消费者的产品。

  李炜:我补充三点基本意见,首先我认为自主品牌选择SUV去进行突破,并且取得快速的发展,这是自主品牌满足客户差异化的必然结果,那么合资品牌在这个方面他们也满足了自主品牌发现的市场机会,并且进行满足,这就是我满足客户的必由之路,说明我做的好。第二个观点这也是自主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必然之路,在轿车这块市场上,跟自主企业打得白热化,通过SUV的发展进行品牌销量包括技术的积累,回来再反哺轿车的发展,所以这是非常自然的选择。第三个观点我认为还没有一个自主品牌说我只关注SUV的发展,放弃了轿车的发展,这是不可能的,我刚刚在12月底投放AX3的表现非常好,整个自主品牌还要坚持两条腿走路,这是三个基本的认知吧。

  潘欣欣:陆风汽车跟几位自主品牌的老大哥不同,这个企业近几年一直都是只专注SUV这个细分市场,所以2015年汽车市场对于陆风汽车公司给予很大的帮助,未来我们认为中国SUV市场,特别是紧凑型往下,微型SUV市场如此繁荣,是众多的自主品牌企业,共同把这个蛋糕做大,其实感觉不应该是一个特别好吃的蛋糕,对于合资品牌来说,因为在2015年,大家背水一战,SUV当成自己的生存发展的法宝的时候,其实大家都做好了背水一战的打算,你看各个前辈们定价可以看得出来,微型SUV车已经到了6万,这个不是合资品牌他们的打法,他们从来不会干这种项目,不到一定可预期的回收。所以在短期之内,中国品牌这种做法也是能够在这样的激烈竞争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和合资品牌一段优势的门槛。再加上我们认为可能在五年以内,中国的SUV占整个乘用车占比有望会突破50%,所以我觉得即便合资品牌已经缓过神来了,能够加快SUV的布局,中国品牌SUV特别在中小SUV市场上的产品布局上,还是有很大的作为。

  武卫强:几位老总其实刚才讲到的一些观点,总结来看也是这样几条吧,不论大家对SUV市场,对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评价,可能内在的提升,是应对之策,或者不变应万变,整个SUV市场持续的增幅是来源于我们对市场的判断,但是从媒体的角度,对SUV的火爆既欣喜也有很多的担忧,美国市场可能是SUV或者皮卡,代表这个市场,日本市场可能是小型的0.6排量为主的市场,欧洲更多还是旅行车或者轿车的市场,SUV在中国这种独特性,其实打破了很多跨国公司的理解,我记得五年前,曾经有一个调查组到中国来访问,他们得出的结论是,SUV在中国可能是未来的趋势,所以碰到的每一个被访问者都告诉他赶紧推SUV,那时候SUV还很少很少,最后他们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所以SUV一个接一个,反过来讲其他企业是这两年展开,逐渐推SUV。反过来讲我在前两天碰到一个汽车企业的老总,他感觉有一种现象,很多消费者,他的调研是,很多消费者选择SUV,尤其是中低端的SUV以后,有一种厌倦,因为毕竟耗油,安全性也不是那么高,尤其舒适性,现在路修得越来越好,SUV,原来说北京一大傻在二环上开四驱,现在SUV特别多,并不吻合一个汽车使用的形态,这也代表一种声音,反过来讲说SUV如果持续这样下去,可能有悖于目前环境、环保的要求,有这种担忧说,SUV会不会出现一次波动或者达到一个点下滑,能持续活多久,我们有没有做准备,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了,同时也请各位老总讲一下,预测一下,或者介绍一下,我们明年SUV市场销售战略的目标,对这个市场做一个判断。

  李继凯:我们想确实任何一个市场的完善有一个过程,SUV从开始占比不高到逐渐的上升,还有一个持续稳定的过程,实际上我们自己还是继续看好SUV的增长,所以在今年的上半年,我们还要推出一款小型的SUV,继续丰富我们的族谱。我们想整个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完善了一代车的形谱,下一次在SUV各个车型上继续丰富我们的车型,丰富自己的配置,让广大消费者来决定需要多少SUV,谢谢。

  严刚:小型SUV或者紧凑型SUV做强,我相信一定是2016年大家主要的力量,江淮也不例外,我们提出了挺二出三代五,我们现在SUV在线有三款产品,突出颜值是SR,突出宜家是S3,突出路驾是S5,今年我们会在这三困产品基础上,我们在8月份做好替代,叫做替代的研发,刚才主持人问的这个问题,SUV的发展到底能够持续多长时间,我个人认为这个不重要,持续到用户不喜欢了,那就不做他了,只要用户喜欢我们就努力的去做,同时在这过程中不断发展这类的产品。第二个做SUV,做好一款产品,另外的价值是什么,能够带动可持续自主品牌的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制造的水平,它的意义是综合性的。多讲一句,从历史上看,比如大众的捷克成,日本的克罗拉,包括现在伊兰特都卖得很好,销量单款产品都超过两千万辆,今天一定是非主流。我想之所以产品在供需的历史阶段创造了奇迹,不光是创造了一个销量的奇迹,我认为它的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生产的能力,管理水平,包括品牌的提升,都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同样自主品牌坚持把SUV做强做大做足,也一定给自主品牌注入了正能量提升了自主品牌的全价值链的运营能力。

  李炜:东风乘用车对未来SUV的市场,我们整体持谨慎的乐观,首先为什么说乐观,2015年整个乘用车超过了两千万辆,SUV才600万辆,加起来才30%而已,对SUV即使不能像前两年保持百分之百以上的增长,但是2015年50%以上的增长,SUV同样也是增长的,因此我们对2016年SUV整体市场还是看好的,比如说700万,整体容量扩大了,这是第一个乐观的地方。第二个乐观的理由,虽然现在我们2015年只有50%的增长,2016年比如说甚至低于50%的增长,百分之三四十,30%也不是一个高速度吗?仍然是一个高速度,这是第二个理由。第三个理由SUV内涵是扩大了,十年前我们谈SUV是什么,我们现在谈的SUV是什么,我们现在把两厢车,MPV,甚至一些微妙的升级都放在里面,整个SUV市场我们给他的内涵是大大扩大了,这是乐观。但是为什么谨慎呢?以前只要你推出一款SUV就火爆,现在如果你推出SUV,在颜值上,在价值上不能做到足够突出的话,也有可能被淘汰。所以合资品牌往下打压,以及自主品牌在SUV数量上的推出,包括效益这快竞争更加激烈。对于东风而言,我们现在刚刚推出两款SUV,未来在2016年大概在四季度推出AX5,在2017年的时候还有一款SUVAX4,2018年还有AX8和AX9,我们希望在东风形成以AX系列为主的SUV系列。

  潘欣欣:我也是同意几位老总对于近几年SUV能够保持稳健高速发展的乐观的判断。陆风汽车在2016年也是给自己设定了一个SUV挑战突破十万大关的目标,包括我之前也提到了,我们判断还是有机会SUV整个乘用车占比会有机会突破国外市场占比,往50%靠,所以无论未来几年增速是不是能够突破两位数的增长,SUV还是依然会保持火爆的势头。

  武卫强:时间关系用一两句话总结这场论坛,第一句话各位老总,包括没有到场的自主还有合资的老总,我相信他们对2016年SUV的大势是积极乐观,甚至已经准备好了充足的炮弹,准备大干一场,而且对SUV正在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重新定义自己的SUV,有轿车的SUV,我中午还听到了赛车SUV,还有入门级小型SUV,全新的一个格局,消费者可以尽情去选择。第二句话以前听到的一种说法,造小型车,是小学生,造中高级车是初中高中水平,造SUV的是大学水平,祝贺我们的自主品牌都已经升上大学了,当然大学是有差异的,有清华大学,也有张家口大学,期待我们的自主品牌都能进清华,甚至都能上哈佛,走出中国,冲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