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时值第27届“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召开之际,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同期举办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江宁开发区)研洽会”(以下简称“研洽会”),研洽会邀请到行业专家和企业高层共同分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机遇与以及合作机会。
创投峰会以“智创 共享 新势力 新机遇”为主题,将围绕以下三个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一是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与共享经济的叠加效应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方向,二是如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新能源汽车良好创新和市场环境,三是造车新势力不断涌入,产业链不断延伸的背景下,资源、创新、资本如何组合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以下是福特汽车公司亚太地区智能出行战略总监童家威发言实录:
福特是一个有情怀的企业,最早福特这个公司的时候愿景就是说让人们的出行变的更美好,他发明了世界第一个流水线,他的梦想是让员工大幅度提高工资。福特是第一个提出来由传统制造业转型为企业制造和智能出行服务提供商,这种服务的话是一个生态的服务,不简简单单是我们拿一个商业模式。现在大家知道好莱坞的大片特别是美国人比较善于科幻的,大家看看未来是一个什么样子。
我们的梦想是没有污染,没有交通事故。说出去很容易,做的时候怎么实现呢?从那个视频上大家看到出行的方式有多样化,左边的那个图上是小轿车当道,各种交通工具,有大巴,有共享出行的,我们也做了一个测算,以多种形式给现有路面运营带来至少三倍。 第二个大家看到了这个模式当中有一个原则,绿地要出现,城市不能变成一个水泥森林,不能路面全是车,这个城市已经不适合人类生活了,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说绿地必须要出现,绿地出现需要的范围就很宽的。第三个讲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海量的数据,汽车已经变成了一个杀手,这三件事情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在商言商,我们团队针对现有交通和现有车辆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探索一个模式出来,用小步快跑的模式一点一点摸索,我们很谦虚,要脚踏实地来做。人出行的行为,公共交通大城市很发达了,但是在一些新区还是不够便利,很多企业有几十辆大巴,对企业来讲是比较大的负担,这个事情能不能解决,这个是我们探索的。能不能又享受到小车的便捷,但是又能接近于大的公交车的价格。我们的尝试已经经过多次试点,去年在美国开始,在中国选江宁区,我们从短距离到长距离进行尝试。
尝试的这些东西大家也做过共享出行,也打过滴滴,也坐过摩拜车,这里面其实是一个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有硬件、软件、云端的大数据。福特在云端大数据方面做了很多的投入,也做了很多的尝试。首先必须是基于大数据,这个数据不光是车辆,还要包括周边的交通信息、环境信息、出行信息、驾驶习惯信息。基于这个信息的话我们去延伸,交通信息有关的政府去合作。左边是要提供出一些应用给不同的运营商,有可能是自行车,可能是网约车等等,我们希望输出的数据可以给很多人使用。大数据我们是在旧金山纽约做了大数据的采集,美国的数据是相对比较开放的,都是对商务和企业是免费的,可以直接介入的。但是来中国之后,的确数据是一个挑战。具体形象来说,我们目前尝试的方案叫做智能出行的操作系统,造手机的人很多,手机品牌很多,但是世界上只有两个手机的操作系统,一个是苹果的iOS,一个是安卓。未来一定是操作系统层面的。第一个是数据的采集,包括个人出行、交通的信息会采集到。各种车辆的数据都能采集得到,中间那层要建立这个平台,需要跟各个方面合作伙伴大数据机器的联系。推算出来的方法是可以给运营商用的,比如说对于车的调度的时候,什么时候交通比较密集要避开。比如说什么时候乘客比较多,现在滴滴做的比较好。所以云端的运算,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至关重要的。因为福特的布局,我们一直是在无人驾驶方面的事去重点做投入的。我们当时预测到哪一年技术可以成熟,但是这里面涉及到很多限制,我们十年前就开始做无人驾驶的投入。因为是家族性的,企业也比较低调,其实在一些极端的驾驶条件下是走在最前面的,我们当时花10美金买了一个阿尔法GO一样的人工智能。所以我们认为,所有这些的布局都是为了将来为无人驾驶时代做准备的。
因为我负责战略出行这块,大家也在争议这件事情。今天的重点作为一个企业来讲是不是要考虑二十年、五十年,我们要做百年老店。但是今天的布局仅是为了今后三年五年布局的话,我们永远在追。还有说提前二十年做战略布局,一个是无人驾驶的出行,一个是共享的出行。
这里讲到是一个合作开放的心态,大家知道互联网这个领域领域,还有智能的领域都是属于开放型的,国内互联网也是一样的,从未来的智能出行是必须值得开放的,离开任何一个都不可以。我们把数据贡献出来,这个是我们需求端、供给端,包括交通运营端,运营系统的开发都是希望联合各界的企业和政府方一起来参与,必须一些机构。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联系我们,谢谢。
2017-09-13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9月13日,时值第27届“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召开之际,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同期举办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江宁开发区)研洽会”(以下简称“研洽会”),研洽会邀请到行业专家和企业高层共同分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机遇与以及合作机会。
创投峰会以“智创 共享 新势力 新机遇”为主题,将围绕以下三个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一是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与共享经济的叠加效应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方向,二是如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新能源汽车良好创新和市场环境,三是造车新势力不断涌入,产业链不断延伸的背景下,资源、创新、资本如何组合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以下是福特汽车公司亚太地区智能出行战略总监童家威发言实录:
福特是一个有情怀的企业,最早福特这个公司的时候愿景就是说让人们的出行变的更美好,他发明了世界第一个流水线,他的梦想是让员工大幅度提高工资。福特是第一个提出来由传统制造业转型为企业制造和智能出行服务提供商,这种服务的话是一个生态的服务,不简简单单是我们拿一个商业模式。现在大家知道好莱坞的大片特别是美国人比较善于科幻的,大家看看未来是一个什么样子。
我们的梦想是没有污染,没有交通事故。说出去很容易,做的时候怎么实现呢?从那个视频上大家看到出行的方式有多样化,左边的那个图上是小轿车当道,各种交通工具,有大巴,有共享出行的,我们也做了一个测算,以多种形式给现有路面运营带来至少三倍。 第二个大家看到了这个模式当中有一个原则,绿地要出现,城市不能变成一个水泥森林,不能路面全是车,这个城市已经不适合人类生活了,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说绿地必须要出现,绿地出现需要的范围就很宽的。第三个讲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海量的数据,汽车已经变成了一个杀手,这三件事情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在商言商,我们团队针对现有交通和现有车辆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探索一个模式出来,用小步快跑的模式一点一点摸索,我们很谦虚,要脚踏实地来做。人出行的行为,公共交通大城市很发达了,但是在一些新区还是不够便利,很多企业有几十辆大巴,对企业来讲是比较大的负担,这个事情能不能解决,这个是我们探索的。能不能又享受到小车的便捷,但是又能接近于大的公交车的价格。我们的尝试已经经过多次试点,去年在美国开始,在中国选江宁区,我们从短距离到长距离进行尝试。
尝试的这些东西大家也做过共享出行,也打过滴滴,也坐过摩拜车,这里面其实是一个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有硬件、软件、云端的大数据。福特在云端大数据方面做了很多的投入,也做了很多的尝试。首先必须是基于大数据,这个数据不光是车辆,还要包括周边的交通信息、环境信息、出行信息、驾驶习惯信息。基于这个信息的话我们去延伸,交通信息有关的政府去合作。左边是要提供出一些应用给不同的运营商,有可能是自行车,可能是网约车等等,我们希望输出的数据可以给很多人使用。大数据我们是在旧金山纽约做了大数据的采集,美国的数据是相对比较开放的,都是对商务和企业是免费的,可以直接介入的。但是来中国之后,的确数据是一个挑战。具体形象来说,我们目前尝试的方案叫做智能出行的操作系统,造手机的人很多,手机品牌很多,但是世界上只有两个手机的操作系统,一个是苹果的iOS,一个是安卓。未来一定是操作系统层面的。第一个是数据的采集,包括个人出行、交通的信息会采集到。各种车辆的数据都能采集得到,中间那层要建立这个平台,需要跟各个方面合作伙伴大数据机器的联系。推算出来的方法是可以给运营商用的,比如说对于车的调度的时候,什么时候交通比较密集要避开。比如说什么时候乘客比较多,现在滴滴做的比较好。所以云端的运算,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至关重要的。因为福特的布局,我们一直是在无人驾驶方面的事去重点做投入的。我们当时预测到哪一年技术可以成熟,但是这里面涉及到很多限制,我们十年前就开始做无人驾驶的投入。因为是家族性的,企业也比较低调,其实在一些极端的驾驶条件下是走在最前面的,我们当时花10美金买了一个阿尔法GO一样的人工智能。所以我们认为,所有这些的布局都是为了将来为无人驾驶时代做准备的。
因为我负责战略出行这块,大家也在争议这件事情。今天的重点作为一个企业来讲是不是要考虑二十年、五十年,我们要做百年老店。但是今天的布局仅是为了今后三年五年布局的话,我们永远在追。还有说提前二十年做战略布局,一个是无人驾驶的出行,一个是共享的出行。
这里讲到是一个合作开放的心态,大家知道互联网这个领域领域,还有智能的领域都是属于开放型的,国内互联网也是一样的,从未来的智能出行是必须值得开放的,离开任何一个都不可以。我们把数据贡献出来,这个是我们需求端、供给端,包括交通运营端,运营系统的开发都是希望联合各界的企业和政府方一起来参与,必须一些机构。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