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荣威i5卖力讲安全背后 是国民对家轿的品质寄托

2018-10-24 17:38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周燕妮

  10月23日,在荣威i5上市前夕,来自上汽荣威i5的设计团队在上海就新车的安全性能召开了一场解析会。

image.png

  相信对上汽乘用车有所了解的人,都早已熟悉了品牌这套“打法”。无论是荣威还是名爵品牌,在每一款新车正式上市前,围绕它的诸多产品亮点都通过一场场类似今天的“安全性能解析会”一样,掰开揉碎了展示在外界面前。

  品鉴完新车的外观设计,再来看看动力总成,又或者重点解读一下风阻系数,最后安全性能这一点也不能少……而且从成效上看,这一连串密集地宣传策略的确紧紧抓住了消费者的眼球。对比传统的新车上市发布仪式上,一股脑儿地将所有的信息全都抛出来,这种慢工出细活的解析为大家留足了品读的时间。

  正如上汽荣威的研发设计团队开场白所言,上市在即,荣威i5也踏着既定地节奏拉开了新车宣传模式,而这一期的主题就是荣威i5的安全性能品鉴。

  自汽车诞生以来,与追求不断进化的“速度”相伴相生的还有汽车的“安全”问题。在开始这个话题前,我们不妨来看一组数据。

  从2009年开始,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并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保持着稳定地同比增长,形成了年销2800万辆左右的巨大消费市场;同时,援引中国公安部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突破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约为3.6亿人;再者,查阅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数据发现,我国万车死亡率约为6.2,这一数据是发达国家的4~8倍。

  与此同时,知名咨询机构罗兰贝格联合今日头条发布的“中国汽车消费关注度”大数据资料显示,相比动力、外观、价格和油耗等显性因素,消费者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汽车安全性能问题上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image.png

  不过,上汽荣威设计团队依然在安全性能这点上创造了最大的可能性。作为荣威“i”系列的最新力作,定位于高能互联网中级车的荣威i5为消费者打造了,从被动安全、主动安全再到广义安全,层层递进的安全防护体系。其中,在被动安全上荣威i5装备内外兼修的护盾,能够及时化解危机;主动安全方面,荣威i5搭载了ADAS智能主动安全辅助系统、360度全景影像等安全科技,即使面对复杂路况也能一一应对。

  被动安全:采用CNCAP 5星安全设计标准

  一般来说,检验一辆车的安全性能,最直观的衡量方法是做碰撞试验。据悉,荣威i5整车安全设计采用最新的2018版C-NCAP五星标准(2018版从2018年7月起正式施行),更严格、更细致的安全监测标准了覆盖荣威i5的前端、后端、侧面和顶部等20多种典型工况保护,以及200多种误作用工况。

image.png

  在正面碰撞试验中,荣威i5所采用的高强度、高吸能车身结构,以及软硬适中的约束系统,确保其即使正面遇上碰撞事故也能全身而退。据悉,荣威i5的车身材料中高强钢占比65%,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车身强度,在事故发生时能确保乘员舱的完整性;而合理的截面设计、高效的碰撞载荷传递路径,确保了荣威i5在碰撞过程中吸收和耗散能量。

image.png

  2018版C-NCAP五星标准的壁障抬高50mm,重量增加450kg。因此在侧面碰撞试验中,经过20余轮碰撞接触区域软化仿真设计、70余次冲击试验打造的柔软内饰板,按照Euro-NCAP气帘保护要求设计的前后一体式侧面气帘,以及搭载同级领先的6个安全气囊,确保荣威i5在历时两年,多达14次的侧面实车碰撞试验中获得优秀表现。

image.png

  此外,碰撞试验中大家较多的在关注车内驾驶人员的安全。实际上,行人保护也不容忽视。而荣威i5基于Euro-NCAP设计标准,采用柔性风窗横梁、可溃缩式雨刮结构、外刚内柔发动机盖和吸能设计保险杠等,也为行人在车辆碰撞事故尽可能地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护。

  主动安全:硬件平台+人工智能架构更智能

  荣威i5主动安全系统是基于世界级的软硬件平台和人工智能架构打造的。其中,硬件架构采用世界领先的单芯片SOC图像处理平台,它搭载4核CPU,计算能力达到每秒2500亿次,拥有实时高清视觉图像处理能力,目标测算能力可达到厘米级别,而且功耗更低;软件方面,荣威i5 ADAS智能主动安全辅助系统采用Mobileye EyeQ3芯片,是同级自主车型中智能程度最高的,通过深度学习,其目标识别率达高达99.9%。

image.png

  另外,在主动安全配置上,荣威i5凭借ADAS智能主动安全辅助系统、ESP车身电子稳定控制系统、360度全景影像等系列主动安全配置和150米智能预警+30米自动紧急制动的“组合拳”,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路况。

image.png

  在新车上市前的整车试验中,上汽工程师对荣威i5模拟了包括前车静止、前车缓行、前车制动、前车变线、行人步行与跑步横穿车道等上百个事故场景,并且顺利通过验证。除了场地测试外,荣威i5还经历了跨越9个省市,无论严寒酷暑,从盆地、平原到高原,又或是僻静乡村山涧小路到拥堵的城市路段,长达10万公里的全路况测试,获得的反馈数据进一步确保了荣威i5的实际安全体验。

  广义安全:刚度、顶压和制动面面俱到

  影响汽车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从汽车本身来说,车身自重、钢板厚度、抗拉强度、车身结构、车身尺寸大小、底盘稳定性、轮胎质量好坏、电路的保护和安全气囊数量等,均发挥着不同作用。

image.png

  而作为车身基础的性能,车身刚度及模态直接影响了政策操稳性、NVH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等动态性能。荣威i5高刚度笼式车身刚度为21500牛米/度,高于同级车17000-18000牛米/度的平均水平;车身模态达47.6Hz;车身顶压强度超5吨;100-0km/h 36米的制动距离为同级最短;精细设计的2.7度A柱障碍角,减小了视野盲区,更添安全。

image.png

  此外,荣威i5配备的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Pro版,拥有PDC侧风转向补偿、TCS转向力矩补偿、DMS三种转向助力可调三大高级功能,在遇到有长时间侧向风力或者突然加速情况下,可以提供更多的稳定力;EPB电子驻车系统搭载RAR溜坡再夹、HTR高温再夹、RWU后轮防抱死等12项驻车辅助功能,拥有智能化和安全化两大领先优势,能够有效保证驻车安全,消除溜车隐患。

  事实上,除了上述在被动安全、主动安全和广义安全上的技术亮点外,荣威i5在空气净化、全气候车灯和雨刮器等细节处也不乏创新。新车上市在即,有关荣威i5在安全设计上的更多惊喜,届时不妨由消费者亲自来检验。


责任编辑:周燕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V讯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荣威i5卖力讲安全背后 是国民对家轿的品质寄托

2018-10-24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周燕妮

  10月23日,在荣威i5上市前夕,来自上汽荣威i5的设计团队在上海就新车的安全性能召开了一场解析会。

image.png

  相信对上汽乘用车有所了解的人,都早已熟悉了品牌这套“打法”。无论是荣威还是名爵品牌,在每一款新车正式上市前,围绕它的诸多产品亮点都通过一场场类似今天的“安全性能解析会”一样,掰开揉碎了展示在外界面前。

  品鉴完新车的外观设计,再来看看动力总成,又或者重点解读一下风阻系数,最后安全性能这一点也不能少……而且从成效上看,这一连串密集地宣传策略的确紧紧抓住了消费者的眼球。对比传统的新车上市发布仪式上,一股脑儿地将所有的信息全都抛出来,这种慢工出细活的解析为大家留足了品读的时间。

  正如上汽荣威的研发设计团队开场白所言,上市在即,荣威i5也踏着既定地节奏拉开了新车宣传模式,而这一期的主题就是荣威i5的安全性能品鉴。

  自汽车诞生以来,与追求不断进化的“速度”相伴相生的还有汽车的“安全”问题。在开始这个话题前,我们不妨来看一组数据。

  从2009年开始,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并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保持着稳定地同比增长,形成了年销2800万辆左右的巨大消费市场;同时,援引中国公安部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突破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约为3.6亿人;再者,查阅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数据发现,我国万车死亡率约为6.2,这一数据是发达国家的4~8倍。

  与此同时,知名咨询机构罗兰贝格联合今日头条发布的“中国汽车消费关注度”大数据资料显示,相比动力、外观、价格和油耗等显性因素,消费者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汽车安全性能问题上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image.png

  不过,上汽荣威设计团队依然在安全性能这点上创造了最大的可能性。作为荣威“i”系列的最新力作,定位于高能互联网中级车的荣威i5为消费者打造了,从被动安全、主动安全再到广义安全,层层递进的安全防护体系。其中,在被动安全上荣威i5装备内外兼修的护盾,能够及时化解危机;主动安全方面,荣威i5搭载了ADAS智能主动安全辅助系统、360度全景影像等安全科技,即使面对复杂路况也能一一应对。

  被动安全:采用CNCAP 5星安全设计标准

  一般来说,检验一辆车的安全性能,最直观的衡量方法是做碰撞试验。据悉,荣威i5整车安全设计采用最新的2018版C-NCAP五星标准(2018版从2018年7月起正式施行),更严格、更细致的安全监测标准了覆盖荣威i5的前端、后端、侧面和顶部等20多种典型工况保护,以及200多种误作用工况。

image.png

  在正面碰撞试验中,荣威i5所采用的高强度、高吸能车身结构,以及软硬适中的约束系统,确保其即使正面遇上碰撞事故也能全身而退。据悉,荣威i5的车身材料中高强钢占比65%,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车身强度,在事故发生时能确保乘员舱的完整性;而合理的截面设计、高效的碰撞载荷传递路径,确保了荣威i5在碰撞过程中吸收和耗散能量。

image.png

  2018版C-NCAP五星标准的壁障抬高50mm,重量增加450kg。因此在侧面碰撞试验中,经过20余轮碰撞接触区域软化仿真设计、70余次冲击试验打造的柔软内饰板,按照Euro-NCAP气帘保护要求设计的前后一体式侧面气帘,以及搭载同级领先的6个安全气囊,确保荣威i5在历时两年,多达14次的侧面实车碰撞试验中获得优秀表现。

image.png

  此外,碰撞试验中大家较多的在关注车内驾驶人员的安全。实际上,行人保护也不容忽视。而荣威i5基于Euro-NCAP设计标准,采用柔性风窗横梁、可溃缩式雨刮结构、外刚内柔发动机盖和吸能设计保险杠等,也为行人在车辆碰撞事故尽可能地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护。

  主动安全:硬件平台+人工智能架构更智能

  荣威i5主动安全系统是基于世界级的软硬件平台和人工智能架构打造的。其中,硬件架构采用世界领先的单芯片SOC图像处理平台,它搭载4核CPU,计算能力达到每秒2500亿次,拥有实时高清视觉图像处理能力,目标测算能力可达到厘米级别,而且功耗更低;软件方面,荣威i5 ADAS智能主动安全辅助系统采用Mobileye EyeQ3芯片,是同级自主车型中智能程度最高的,通过深度学习,其目标识别率达高达99.9%。

image.png

  另外,在主动安全配置上,荣威i5凭借ADAS智能主动安全辅助系统、ESP车身电子稳定控制系统、360度全景影像等系列主动安全配置和150米智能预警+30米自动紧急制动的“组合拳”,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路况。

image.png

  在新车上市前的整车试验中,上汽工程师对荣威i5模拟了包括前车静止、前车缓行、前车制动、前车变线、行人步行与跑步横穿车道等上百个事故场景,并且顺利通过验证。除了场地测试外,荣威i5还经历了跨越9个省市,无论严寒酷暑,从盆地、平原到高原,又或是僻静乡村山涧小路到拥堵的城市路段,长达10万公里的全路况测试,获得的反馈数据进一步确保了荣威i5的实际安全体验。

  广义安全:刚度、顶压和制动面面俱到

  影响汽车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从汽车本身来说,车身自重、钢板厚度、抗拉强度、车身结构、车身尺寸大小、底盘稳定性、轮胎质量好坏、电路的保护和安全气囊数量等,均发挥着不同作用。

image.png

  而作为车身基础的性能,车身刚度及模态直接影响了政策操稳性、NVH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等动态性能。荣威i5高刚度笼式车身刚度为21500牛米/度,高于同级车17000-18000牛米/度的平均水平;车身模态达47.6Hz;车身顶压强度超5吨;100-0km/h 36米的制动距离为同级最短;精细设计的2.7度A柱障碍角,减小了视野盲区,更添安全。

image.png

  此外,荣威i5配备的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Pro版,拥有PDC侧风转向补偿、TCS转向力矩补偿、DMS三种转向助力可调三大高级功能,在遇到有长时间侧向风力或者突然加速情况下,可以提供更多的稳定力;EPB电子驻车系统搭载RAR溜坡再夹、HTR高温再夹、RWU后轮防抱死等12项驻车辅助功能,拥有智能化和安全化两大领先优势,能够有效保证驻车安全,消除溜车隐患。

  事实上,除了上述在被动安全、主动安全和广义安全上的技术亮点外,荣威i5在空气净化、全气候车灯和雨刮器等细节处也不乏创新。新车上市在即,有关荣威i5在安全设计上的更多惊喜,届时不妨由消费者亲自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