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韩国现代汽车(中国)经营研究所所长李东宪一年一次的见面成了惯例。3年来作为韩国现代在华战略经营研究的专家,每一次与汽车预言家的沟通总有新观点:从2015年提出“不像三星造手机一样造车”的观点;到去年探讨提出“韩国现代从性价比向性能比转型”的说法;再到今年现代在华发展出现波动,这一次这位研究所所长想聊的是未来,在他看来韩国现代在中国市场检验了自身的调整能力,对于接下来的发展,今年现代汽车在中国将释放的两个信号分别是新能源与智能化。
11月2日,第五届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以下简称“中韩汽车论坛”)即将在北京召开。从2015年至今,在临近年尾例行举办的“中韩汽车论坛”召开前夕,汽车预言家与韩国现代汽车(中国)经营研究所所长李东宪总是如约相聚在一起。
三年时间里从未缺席的“一期一会”,不仅让韩国现代汽车通过汽车预言家的笔触了解到了中国消费市场用车需求的升级变化和政策导向。与此同时,汽车预言家也希望通过此番对话梳理出韩国现代汽车在华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脉络,希望以此能给自主品牌更多发展启示。
韩国现代汽车(中国)经营研究所所长李东宪
2015年第一次会面时,李东宪抛出“韩国现代从不学习三星造手机的方式去造车”的观点,剖析自身在造车这项高端制造工业上决不会违背工业发展法则。
有了第一次畅所欲言的经历做铺垫,2016年再相见时,汽车预言家与李东宪更加深入的探讨了韩国现代在华市场经历的转型期。
2017年10月,汽车预言家与李东宪的第三次会面,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所面临的形势显然较之前两次更为复杂难断。
2017年韩系车在华发展路径可谓跌宕起伏,汽车预言家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官网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现代起亚在华累积销量为43万辆,同比暴跌近五成,仅完成年度销售预期125万辆目标的24%,同时受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影响,现代起亚全球销量同比减少8%,给集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有业内评论称,虽有偶发、不可控的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但是韩系车这几年在华销量出现下滑趋势也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就当外界对韩国现代汽车表露出集体悲观情绪,并预测其2017年在华销量必遭重创时,形势却悄悄发生了改观。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9月,北京现代新车销量为8.5万辆,环比增长60%,东风悦达起亚总销量也突破了四万辆,环比上涨74%,两家合资韩系品牌纷纷实现了连续3个月的高速正增长,一举吹散了上半年在华市场持续下滑的阴霾。
2017年1~9月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在华销量走势
图表中,代表北京现代今年销量走势的橙色线条呈现出一个“V”字形,从年初的“高开高举”到年中的“跌至谷底”再到触底反弹后“扶摇直上”。韩国现代汽车集团给外界最大的惊喜和震惊不在于其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而是其不怕出错,并在不断试错过程中炼就出快速纠错的市场反应能力,证明了它作为世界第五大汽车集团的韧劲儿和厚度不可小觑,同时也令国内一众自主品牌扪心自问,一旦自己遭遇如此重大挫折后能否迅速做到“起死回生”?答案想必各自都心里有数。
韩系车之所以能够在9月份实现高速增长,这其中有偶然也有必然因素。一方面,在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催生下大多数品牌在销量上都有长足的进步,韩系品牌也顺势获利。
北京现代全新索纳塔8月25日在成都车展上市
另一方面,在上半年销量遭遇断崖式下跌时,没有自乱阵脚的韩国现代汽车快速找准病因,并按计划向市场投放新产品,全新索纳塔、新ix25、起亚KX CROSS和凯绅等多款车型陆续上市,同时新车价格进一步下探,几乎可与同级自主品牌车型比肩。
在现代中国盈利方面,汽车预言家翻阅现代全球财报发现,北京现代除了二季度盈利出现亏损外,三季度利润已经出现大幅增长的趋势。记者采访获悉,二季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厂家提前将本年度末返点与补贴提前分发给经销商,因此在二季度北京现代销量处于低谷的背景下,没有出现经销商退网现象,为三季度销量与利润的反弹打下了发展基础。
认清问题,纠正问题。这是现代今年在中国市场留下的一个主要印象。在此次与李东宪所长的交谈中,汽车预言家发现他并未过多强调韩国现代汽车在华遇到的困难,而是依旧按部就班的推进企业的既定战略。可能在李东宪代表的韩国现代企业高层看来,唯有做好企业自身的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对策。
今天汽车预言家总结了双方过往会面所谈到的内容,通过这三年时间串起来的线索让外界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这家快速成长为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的车企的经营之道。
【2015年】摒弃跳跃式发展 韩国现代要循序渐进推出高端豪华车型
2015年第一次会面时,李东宪所长对汽车预言家表示,“韩国现代从不学习三星造手机的方式去造车”,剖析自身在造车这项高端制造工业上决不会违背工业发展法则,讲求快速或跳跃式的发展,而是在摸索如何在800万辆的体量规模上做好品牌的长远规划与短期销量上升兼得的战略打法。
彼时韩国现代汽车的困境是,当消费者认可其设计和性价比之后,从规模向尖端的发展演进则是一个漫长的,等待量变向质变转化的艰难过程。为此,李东宪所长提到了集团正在酝酿的最新一代索纳塔的改款升级和筹划豪华品牌捷恩斯的相关事宜。
2016年5月,捷恩斯正式成为现代汽车旗下独立运营的高端豪华品牌;2017年8月,全新升级后的北京现代索纳塔也在成都车展正式上市,相继如约实现了韩国现代汽车此前的规划。
【2016年】韩国现代正经历从“性价比”到“性能比”的转型期
有了第一次畅所欲言的愉快经历做铺垫,2016年再会首时,汽车预言家与李东宪所长更加熟稔的深入探讨了韩国现代在华市场经历的转型期。
李东宪指出,现代汽车已经开始从“卖车”向“造车”转型了,这里的造车并非单纯追求技艺提高而是指为产品注入某种特有的性格,因为他坚信这才是一家车企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李东宪进一步向汽车预言家描述到,当下一辆自主品牌中级车的市场终端价在13万左右,而一辆主流合资中级车的价格约20万元以上,这7万元的差距就是中国汽车的优势所在。但是随着发展的深入,一家汽车企业必须在战略发展与盈利性上做出二选一的决策。而这也正是在发展上领先自主品牌一步的韩国现代汽车最大的问题,李东宪表示,虽然调整企业的战略规划会不可避免地经历盈利上的阵痛期,但从长远来看它远比年销800万辆更珍贵。
【2017年】韩国现代“未来汽车”的三个核心:自动驾驶网联汽车、新能源和燃料电池车
近几年,中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车以及自动驾驶辅助技术上的政策支持也让韩国现代汽车的目光顺理成章地聚焦到了时下最热的“风口”——未来汽车上,而这也正是本届“中韩汽车论坛”的讨论主题。
从2013年推出首款量产新能源车型ix 35 Fuel Cell,2015年首次集齐了所有新能源动力车型进行量产,再到今年8月公开“F1概念车”并计划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正式向公众市场推出。韩国现代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的成绩不俗,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韩国现代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位列全球车企的第二位。
与此同时,韩国现代也拿出了一份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表,本届论坛讨论的“未来汽车”也将围绕自动驾驶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和燃料电池车展开。预计到2020年,韩国现代将推出30款新能源车型,涵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和纯电动汽车等多个品类,未来还将针对不同市场推出200公里~300公里的续航里程车型。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7-11-02 出处:汽车预言家 [原创] 责编:田大鹏
与韩国现代汽车(中国)经营研究所所长李东宪一年一次的见面成了惯例。3年来作为韩国现代在华战略经营研究的专家,每一次与汽车预言家的沟通总有新观点:从2015年提出“不像三星造手机一样造车”的观点;到去年探讨提出“韩国现代从性价比向性能比转型”的说法;再到今年现代在华发展出现波动,这一次这位研究所所长想聊的是未来,在他看来韩国现代在中国市场检验了自身的调整能力,对于接下来的发展,今年现代汽车在中国将释放的两个信号分别是新能源与智能化。
11月2日,第五届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以下简称“中韩汽车论坛”)即将在北京召开。从2015年至今,在临近年尾例行举办的“中韩汽车论坛”召开前夕,汽车预言家与韩国现代汽车(中国)经营研究所所长李东宪总是如约相聚在一起。
三年时间里从未缺席的“一期一会”,不仅让韩国现代汽车通过汽车预言家的笔触了解到了中国消费市场用车需求的升级变化和政策导向。与此同时,汽车预言家也希望通过此番对话梳理出韩国现代汽车在华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脉络,希望以此能给自主品牌更多发展启示。
韩国现代汽车(中国)经营研究所所长李东宪
2015年第一次会面时,李东宪抛出“韩国现代从不学习三星造手机的方式去造车”的观点,剖析自身在造车这项高端制造工业上决不会违背工业发展法则。
有了第一次畅所欲言的经历做铺垫,2016年再相见时,汽车预言家与李东宪更加深入的探讨了韩国现代在华市场经历的转型期。
2017年10月,汽车预言家与李东宪的第三次会面,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所面临的形势显然较之前两次更为复杂难断。
2017年韩系车在华发展路径可谓跌宕起伏,汽车预言家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官网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现代起亚在华累积销量为43万辆,同比暴跌近五成,仅完成年度销售预期125万辆目标的24%,同时受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影响,现代起亚全球销量同比减少8%,给集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有业内评论称,虽有偶发、不可控的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但是韩系车这几年在华销量出现下滑趋势也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就当外界对韩国现代汽车表露出集体悲观情绪,并预测其2017年在华销量必遭重创时,形势却悄悄发生了改观。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9月,北京现代新车销量为8.5万辆,环比增长60%,东风悦达起亚总销量也突破了四万辆,环比上涨74%,两家合资韩系品牌纷纷实现了连续3个月的高速正增长,一举吹散了上半年在华市场持续下滑的阴霾。
2017年1~9月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在华销量走势
图表中,代表北京现代今年销量走势的橙色线条呈现出一个“V”字形,从年初的“高开高举”到年中的“跌至谷底”再到触底反弹后“扶摇直上”。韩国现代汽车集团给外界最大的惊喜和震惊不在于其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而是其不怕出错,并在不断试错过程中炼就出快速纠错的市场反应能力,证明了它作为世界第五大汽车集团的韧劲儿和厚度不可小觑,同时也令国内一众自主品牌扪心自问,一旦自己遭遇如此重大挫折后能否迅速做到“起死回生”?答案想必各自都心里有数。
韩系车之所以能够在9月份实现高速增长,这其中有偶然也有必然因素。一方面,在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催生下大多数品牌在销量上都有长足的进步,韩系品牌也顺势获利。
北京现代全新索纳塔8月25日在成都车展上市
另一方面,在上半年销量遭遇断崖式下跌时,没有自乱阵脚的韩国现代汽车快速找准病因,并按计划向市场投放新产品,全新索纳塔、新ix25、起亚KX CROSS和凯绅等多款车型陆续上市,同时新车价格进一步下探,几乎可与同级自主品牌车型比肩。
在现代中国盈利方面,汽车预言家翻阅现代全球财报发现,北京现代除了二季度盈利出现亏损外,三季度利润已经出现大幅增长的趋势。记者采访获悉,二季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厂家提前将本年度末返点与补贴提前分发给经销商,因此在二季度北京现代销量处于低谷的背景下,没有出现经销商退网现象,为三季度销量与利润的反弹打下了发展基础。
认清问题,纠正问题。这是现代今年在中国市场留下的一个主要印象。在此次与李东宪所长的交谈中,汽车预言家发现他并未过多强调韩国现代汽车在华遇到的困难,而是依旧按部就班的推进企业的既定战略。可能在李东宪代表的韩国现代企业高层看来,唯有做好企业自身的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对策。
今天汽车预言家总结了双方过往会面所谈到的内容,通过这三年时间串起来的线索让外界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这家快速成长为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的车企的经营之道。
【2015年】摒弃跳跃式发展 韩国现代要循序渐进推出高端豪华车型
2015年第一次会面时,李东宪所长对汽车预言家表示,“韩国现代从不学习三星造手机的方式去造车”,剖析自身在造车这项高端制造工业上决不会违背工业发展法则,讲求快速或跳跃式的发展,而是在摸索如何在800万辆的体量规模上做好品牌的长远规划与短期销量上升兼得的战略打法。
彼时韩国现代汽车的困境是,当消费者认可其设计和性价比之后,从规模向尖端的发展演进则是一个漫长的,等待量变向质变转化的艰难过程。为此,李东宪所长提到了集团正在酝酿的最新一代索纳塔的改款升级和筹划豪华品牌捷恩斯的相关事宜。
2016年5月,捷恩斯正式成为现代汽车旗下独立运营的高端豪华品牌;2017年8月,全新升级后的北京现代索纳塔也在成都车展正式上市,相继如约实现了韩国现代汽车此前的规划。
【2016年】韩国现代正经历从“性价比”到“性能比”的转型期
有了第一次畅所欲言的愉快经历做铺垫,2016年再会首时,汽车预言家与李东宪所长更加熟稔的深入探讨了韩国现代在华市场经历的转型期。
李东宪指出,现代汽车已经开始从“卖车”向“造车”转型了,这里的造车并非单纯追求技艺提高而是指为产品注入某种特有的性格,因为他坚信这才是一家车企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李东宪进一步向汽车预言家描述到,当下一辆自主品牌中级车的市场终端价在13万左右,而一辆主流合资中级车的价格约20万元以上,这7万元的差距就是中国汽车的优势所在。但是随着发展的深入,一家汽车企业必须在战略发展与盈利性上做出二选一的决策。而这也正是在发展上领先自主品牌一步的韩国现代汽车最大的问题,李东宪表示,虽然调整企业的战略规划会不可避免地经历盈利上的阵痛期,但从长远来看它远比年销800万辆更珍贵。
【2017年】韩国现代“未来汽车”的三个核心:自动驾驶网联汽车、新能源和燃料电池车
近几年,中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车以及自动驾驶辅助技术上的政策支持也让韩国现代汽车的目光顺理成章地聚焦到了时下最热的“风口”——未来汽车上,而这也正是本届“中韩汽车论坛”的讨论主题。
从2013年推出首款量产新能源车型ix 35 Fuel Cell,2015年首次集齐了所有新能源动力车型进行量产,再到今年8月公开“F1概念车”并计划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正式向公众市场推出。韩国现代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的成绩不俗,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韩国现代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位列全球车企的第二位。
与此同时,韩国现代也拿出了一份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表,本届论坛讨论的“未来汽车”也将围绕自动驾驶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和燃料电池车展开。预计到2020年,韩国现代将推出30款新能源车型,涵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和纯电动汽车等多个品类,未来还将针对不同市场推出200公里~300公里的续航里程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