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均胜电子剑指汽车安全系统前三

2017-07-07 09:17出处:中国汽车报 [转载]责编:郭岩

  敢为天下先,中国自主零部件企业均胜电子在国际化征程中越走越“猛”。

  6月26日,均胜电子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美国百利得汽车安全系统(KSS)公司已与高田公司签订《谅解备忘录》,拟收购其核心资产。均胜电子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说:“正式协议预计2个月内签订,但最终日期还要看后续进展。”

  这份《谅解备忘录》释放了三大重要信号:一是交易金额封顶,最终交易额不高于15.88亿美元,但现金及其等价物不少于3.5亿美元;二是均胜只接收高田良性资产,交易项目不包括涉及召回和诉讼的高田硝酸铵气体发生器业务(简称“PSAN业务”);三是正式协议签署时会有重要见证者参与。

  该《谅解备忘录》仅系双方经过友好协商达成的意向约定,所涉及具体事宜尚需KSS与高田另行协商,最终协议取决于公司后续尽职调查及谈判,并需要与全球主要的14家整车企业及高田破产管理委员会达成一致。

  一次难得的机遇

  高田因安全气囊召回问题申请破产保护,这为均胜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均胜电子传媒总监陈阳说:“高田作为全球第二大安全气囊供应商,如果不是深陷危机无自救可能,怎么可能抛售?”

  公开资料显示,在全球范围内,高田故障气囊已造成至少16起致死和180起致伤事故。其产品从2008年开始召回,2014年至今规模逐渐扩大,数量达到约1亿个气体发生器,在全球涉及19个汽车品牌的数千万辆汽车,预计召回至少要持续到2019年。据东京商工调查公司透露,高田的负债总额(包含召回费)预计为1.7万亿日元(约合15.16亿美元)。而其2017财年(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营业收入是61.18亿美元,严重资不抵债。

  均胜电子去年刚刚收购了全球第四大安全气囊企业KSS。在被收购前,KSS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均胜电子接管后其形势开始好转,今年以来新增50亿美元的订单,把握住了 “高田危机”赋予的市场机会。

  安全气囊是对品质要求极高的汽车被动安全产品,车企一般会选择由可信赖的供应商供货,因此,这个领域的市场集中度高、格局比较稳定。据记者了解,全球被动安全市场总规模约250亿~260 亿美元,奥托立夫(40%)、高田(20%)、天合(20%)及KSS(8%)四家企业的份额总计已接近90%。一直以来,高田与日本、北美和欧洲的主要汽车制造商都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高田陷入危机后,这些整车企业非常担心如何维持订单持续性的问题,希望其尽快找到拥有一定行业地位的“接盘侠”。但奥托立夫、天合两大巨头如果出手,又过不了反垄断的关卡,所以机遇自然就落在了KSS手中。

  近几年,均胜电子收购了普瑞、IMA、TS、KSS、EVANA五家欧美企业。“目前来看,这些企业的表现都不错,可以说我们掌握了一套成熟的协同整合方案。”在采访中,陈阳对《中国汽车报》记者说:“这些企业在被收购前,多数都有成熟技术但经营状态不佳,均胜选择他们,是因为彼此的战略布局可以发挥协同效应。同样道理,高田的汽车安全业务正好可与KSS 互补。”

  召回气囊业务未在收购之列

  外界将此次均胜电子KSS公司对高田的收购,定性为“切分式接盘” 。根据均胜电子发布的公告,KSS拟在北美、日本、欧洲和其他地区按当地法律程序分别收购高田硝酸铵气体发生器业务以外的主要资产。在潜在交易的交割日,高田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资产将会留在破产流程中(原先的)债务人手中。

  言外之意,高田故障气囊所引发的任何召回及相应后果,将与均胜电子无关,KSS要做的就是保证与高田有稳定合作关系的车企未来订单的可持续性。据悉,相关方面已签订一份协议,内容大致是“KSS将继续履行与问题气囊召回无关的合同供给”。

  业界一直担心,除PSAN业务外,高田还有没有市场价值。据悉,作为世界知名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该公司在安全气囊、汽车安全带、方向盘、其他非汽车安全和电子产品方面表现也不错,这些业务正好可与KSS进一步形成互补。

  此外,客户资源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据悉,有相关协议保证,KSS收购成功后,原来与高田有配套关系的整车企业还会与其继续保持合作。高田安全气囊全球市场分布基本是欧洲、美国、日本及其他地区各占1/4。KSS成功收购高田后,至少在日本本土市场将胜券在握。

  KS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ason Luo表示,尽管遭遇气囊召回事件,高田公司的“潜在力量”并未被削弱。KSS计划在同等的就业条件下将高田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员工“基本上全部”保留,并且否认将关闭高田在日本的工厂。

  海外媒体报道称,现阶段高田将从日本主要的金融机构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寻求过渡性贷款,以应对各种债务问题。记者发现,负债金额与上述拟定交易金额基本一致,从某种意义上,均胜也算间接帮助高田处理善后了。

  另据了解,KSS 将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增资、债权融资等多种形式解决收购资金的问题,均胜电子在需要时会给予必要的支持。当记者问及KSS如何保证完成新增的50亿美元订单及高田之前签订的订单时,陈阳表示,KSS会根据新增订单数量进行产能的有效扩充。

  均胜电子将迎来里程碑时刻

  “此次收购由KSS主导,作为母公司,均胜电子给予必要的帮助、资金支持以及对最终谈判结果拍板。”陈阳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交易如果顺利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均胜电子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的地位,公司将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全球第二。

  一直以来,均胜电子希望成为世界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是由于怀惴“诗和远方”,均胜电子才积极布局汽车安全领域,在全球范围内收购可发挥协同效应的技术实力型的企业。

  KSS收购高田成功,将成为均胜电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陈阳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均胜电子在汽车安全领域、零部件及汽车行业的地位正逐步提高。“原来我们是一家中型规模的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但通过一系列并购重组,未来有望成为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他称。随着市场优势不断扩大,中国零部件企业开始掌握一定的话语权,这对于中国做大做强汽车业的目标来说,无疑是“神助攻”。

责任编辑:郭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V讯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均胜电子剑指汽车安全系统前三

2017-07-07 出处:中国汽车报 [转载] 责编:郭岩

  敢为天下先,中国自主零部件企业均胜电子在国际化征程中越走越“猛”。

  6月26日,均胜电子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美国百利得汽车安全系统(KSS)公司已与高田公司签订《谅解备忘录》,拟收购其核心资产。均胜电子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说:“正式协议预计2个月内签订,但最终日期还要看后续进展。”

  这份《谅解备忘录》释放了三大重要信号:一是交易金额封顶,最终交易额不高于15.88亿美元,但现金及其等价物不少于3.5亿美元;二是均胜只接收高田良性资产,交易项目不包括涉及召回和诉讼的高田硝酸铵气体发生器业务(简称“PSAN业务”);三是正式协议签署时会有重要见证者参与。

  该《谅解备忘录》仅系双方经过友好协商达成的意向约定,所涉及具体事宜尚需KSS与高田另行协商,最终协议取决于公司后续尽职调查及谈判,并需要与全球主要的14家整车企业及高田破产管理委员会达成一致。

  一次难得的机遇

  高田因安全气囊召回问题申请破产保护,这为均胜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均胜电子传媒总监陈阳说:“高田作为全球第二大安全气囊供应商,如果不是深陷危机无自救可能,怎么可能抛售?”

  公开资料显示,在全球范围内,高田故障气囊已造成至少16起致死和180起致伤事故。其产品从2008年开始召回,2014年至今规模逐渐扩大,数量达到约1亿个气体发生器,在全球涉及19个汽车品牌的数千万辆汽车,预计召回至少要持续到2019年。据东京商工调查公司透露,高田的负债总额(包含召回费)预计为1.7万亿日元(约合15.16亿美元)。而其2017财年(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营业收入是61.18亿美元,严重资不抵债。

  均胜电子去年刚刚收购了全球第四大安全气囊企业KSS。在被收购前,KSS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均胜电子接管后其形势开始好转,今年以来新增50亿美元的订单,把握住了 “高田危机”赋予的市场机会。

  安全气囊是对品质要求极高的汽车被动安全产品,车企一般会选择由可信赖的供应商供货,因此,这个领域的市场集中度高、格局比较稳定。据记者了解,全球被动安全市场总规模约250亿~260 亿美元,奥托立夫(40%)、高田(20%)、天合(20%)及KSS(8%)四家企业的份额总计已接近90%。一直以来,高田与日本、北美和欧洲的主要汽车制造商都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高田陷入危机后,这些整车企业非常担心如何维持订单持续性的问题,希望其尽快找到拥有一定行业地位的“接盘侠”。但奥托立夫、天合两大巨头如果出手,又过不了反垄断的关卡,所以机遇自然就落在了KSS手中。

  近几年,均胜电子收购了普瑞、IMA、TS、KSS、EVANA五家欧美企业。“目前来看,这些企业的表现都不错,可以说我们掌握了一套成熟的协同整合方案。”在采访中,陈阳对《中国汽车报》记者说:“这些企业在被收购前,多数都有成熟技术但经营状态不佳,均胜选择他们,是因为彼此的战略布局可以发挥协同效应。同样道理,高田的汽车安全业务正好可与KSS 互补。”

  召回气囊业务未在收购之列

  外界将此次均胜电子KSS公司对高田的收购,定性为“切分式接盘” 。根据均胜电子发布的公告,KSS拟在北美、日本、欧洲和其他地区按当地法律程序分别收购高田硝酸铵气体发生器业务以外的主要资产。在潜在交易的交割日,高田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资产将会留在破产流程中(原先的)债务人手中。

  言外之意,高田故障气囊所引发的任何召回及相应后果,将与均胜电子无关,KSS要做的就是保证与高田有稳定合作关系的车企未来订单的可持续性。据悉,相关方面已签订一份协议,内容大致是“KSS将继续履行与问题气囊召回无关的合同供给”。

  业界一直担心,除PSAN业务外,高田还有没有市场价值。据悉,作为世界知名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该公司在安全气囊、汽车安全带、方向盘、其他非汽车安全和电子产品方面表现也不错,这些业务正好可与KSS进一步形成互补。

  此外,客户资源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据悉,有相关协议保证,KSS收购成功后,原来与高田有配套关系的整车企业还会与其继续保持合作。高田安全气囊全球市场分布基本是欧洲、美国、日本及其他地区各占1/4。KSS成功收购高田后,至少在日本本土市场将胜券在握。

  KS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ason Luo表示,尽管遭遇气囊召回事件,高田公司的“潜在力量”并未被削弱。KSS计划在同等的就业条件下将高田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员工“基本上全部”保留,并且否认将关闭高田在日本的工厂。

  海外媒体报道称,现阶段高田将从日本主要的金融机构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寻求过渡性贷款,以应对各种债务问题。记者发现,负债金额与上述拟定交易金额基本一致,从某种意义上,均胜也算间接帮助高田处理善后了。

  另据了解,KSS 将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增资、债权融资等多种形式解决收购资金的问题,均胜电子在需要时会给予必要的支持。当记者问及KSS如何保证完成新增的50亿美元订单及高田之前签订的订单时,陈阳表示,KSS会根据新增订单数量进行产能的有效扩充。

  均胜电子将迎来里程碑时刻

  “此次收购由KSS主导,作为母公司,均胜电子给予必要的帮助、资金支持以及对最终谈判结果拍板。”陈阳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交易如果顺利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均胜电子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的地位,公司将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全球第二。

  一直以来,均胜电子希望成为世界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是由于怀惴“诗和远方”,均胜电子才积极布局汽车安全领域,在全球范围内收购可发挥协同效应的技术实力型的企业。

  KSS收购高田成功,将成为均胜电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陈阳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均胜电子在汽车安全领域、零部件及汽车行业的地位正逐步提高。“原来我们是一家中型规模的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但通过一系列并购重组,未来有望成为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他称。随着市场优势不断扩大,中国零部件企业开始掌握一定的话语权,这对于中国做大做强汽车业的目标来说,无疑是“神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