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江淮大众投资协议签署 2020年生产40万辆电动车

2017-06-15 08:22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田大鹏

  6月15日,汽车预言家从大众汽车官方获悉,大众汽车、江淮汽车、合肥市政府已经签署三方协议。在该协议框架下,大众汽车集团与江淮汽车将共同向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推出电动车型产品。

  据江淮汽车6月2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本次合资公司的投资总额为六十亿元人民币,其中注册资本为二十亿元人民币,双方各出资十亿元人民币。股比对等各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50%。董事会方面,合资公司董事会共由八位董事组成,其中四位由江淮方委派,另外四位则由大众方委派。

  按计划,新成立的合资企业将于2018年正式投产首款电动汽车。据悉,新的合资企业是大众汽车集团在“携手同心—2025战略”指引下,到2020年,该合资企业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约40万辆电动汽车;2025年之前,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约150万辆电动汽车。

  此外,根据该协议签署成立的合资企业除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电动车之外,还将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互联技术、汽车数据服务等领域布局。合资企业还计划建立新的二手车平台,并积极从事所有相关的业务活动(具体业务见文末附件)。

  其实,大众与江淮汽车签署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15年外界传的沸沸扬扬的江淮大众便要联姻合资,不过在今天正式落实。

  在今年3月27日,汽车预言家在安徽省政府官方网站便查到,江淮集团与大众集团的合资生产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已经获得批准。但根据中国产业政策规定,同一家外资车企只能在中国只可以有两家合资公司。而大众汽车集团在华已经有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此次成立江淮大众显然不符合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大众汽车集团显然打破了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惯例。

  而根据更早的消息,早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两次参观考察江淮汽车,其中一次还有德国总理默克尔同行。而据现场人员回忆,当时有工人想总理提问能否与大众汽车建立合资公司时,李克强总理当场答应帮忙牵线搭桥。随后不久,大众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便承认,双方已经在进行接触。最终,江淮在2016年9月7日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双方将建立合资公司。

  时间进入到2017年时,江淮汽车与大众集团的联姻计划不断的向前迈进。今年6月1日,在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大众集团与江淮汽车集团在德国柏林正式签署合资企业协议。根据该协议,合作双方将共同成立一家股比各占50%的合资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移动出行服务。

  目前,合资公司成立也算是尘埃落地,但未来具体规划方面,合资公司还可以在移动出行、车辆互联、大数据、二手车平台、再制造等新业务领域进行合作,但该等新业务应由江淮-大众销售出行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出行公司”)负责,大众集团全球该等业务领域的平台和经验可优先提供合资公司利用。

  附件:

  以下是具体业务上,合资公司的经营范围为:

  (1)研发、制造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和增程式乘用车;

  (2)研发、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等新能源汽车相关核心部件;

  (3)销售整车以及其零部件、组件、配件;

  (4)进口及在中国购买其开展业务活动所需要的货物及服务;

  (5)出口整车以及其零部件、组件、配件;

  (6)保证其产品的售后服务;

  (7)仓储和运输服务;

  (8)培训、咨询、试验和技术服务;

  (9)出行解决方案服务;

  (10)二手车平台服务;

  (11)车辆互联及大数据等服务;

  (12)开展与上述经营宗旨和经营范围有关的和/或支持上述经营宗旨和经营范围的其他业务活动。

  产品范围则是根据董事会全体一致决定,可以对下述产品进行开发、生产,和/或销售:

  (1)新能源汽车,包括但不限于纯电动和增程式乘用车;

  (2)电动汽车电池;

  (3)整车以及其零部件、组件、配件;

  (4)专门为特定市场(包括中国市场和出口市场)开发的产品;

责任编辑:田大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V讯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江淮大众投资协议签署 2020年生产40万辆电动车

2017-06-15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6月15日,汽车预言家从大众汽车官方获悉,大众汽车、江淮汽车、合肥市政府已经签署三方协议。在该协议框架下,大众汽车集团与江淮汽车将共同向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推出电动车型产品。

  据江淮汽车6月2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本次合资公司的投资总额为六十亿元人民币,其中注册资本为二十亿元人民币,双方各出资十亿元人民币。股比对等各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50%。董事会方面,合资公司董事会共由八位董事组成,其中四位由江淮方委派,另外四位则由大众方委派。

  按计划,新成立的合资企业将于2018年正式投产首款电动汽车。据悉,新的合资企业是大众汽车集团在“携手同心—2025战略”指引下,到2020年,该合资企业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约40万辆电动汽车;2025年之前,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约150万辆电动汽车。

  此外,根据该协议签署成立的合资企业除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电动车之外,还将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互联技术、汽车数据服务等领域布局。合资企业还计划建立新的二手车平台,并积极从事所有相关的业务活动(具体业务见文末附件)。

  其实,大众与江淮汽车签署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15年外界传的沸沸扬扬的江淮大众便要联姻合资,不过在今天正式落实。

  在今年3月27日,汽车预言家在安徽省政府官方网站便查到,江淮集团与大众集团的合资生产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已经获得批准。但根据中国产业政策规定,同一家外资车企只能在中国只可以有两家合资公司。而大众汽车集团在华已经有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此次成立江淮大众显然不符合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大众汽车集团显然打破了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惯例。

  而根据更早的消息,早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两次参观考察江淮汽车,其中一次还有德国总理默克尔同行。而据现场人员回忆,当时有工人想总理提问能否与大众汽车建立合资公司时,李克强总理当场答应帮忙牵线搭桥。随后不久,大众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便承认,双方已经在进行接触。最终,江淮在2016年9月7日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双方将建立合资公司。

  时间进入到2017年时,江淮汽车与大众集团的联姻计划不断的向前迈进。今年6月1日,在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大众集团与江淮汽车集团在德国柏林正式签署合资企业协议。根据该协议,合作双方将共同成立一家股比各占50%的合资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移动出行服务。

  目前,合资公司成立也算是尘埃落地,但未来具体规划方面,合资公司还可以在移动出行、车辆互联、大数据、二手车平台、再制造等新业务领域进行合作,但该等新业务应由江淮-大众销售出行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出行公司”)负责,大众集团全球该等业务领域的平台和经验可优先提供合资公司利用。

  附件:

  以下是具体业务上,合资公司的经营范围为:

  (1)研发、制造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和增程式乘用车;

  (2)研发、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等新能源汽车相关核心部件;

  (3)销售整车以及其零部件、组件、配件;

  (4)进口及在中国购买其开展业务活动所需要的货物及服务;

  (5)出口整车以及其零部件、组件、配件;

  (6)保证其产品的售后服务;

  (7)仓储和运输服务;

  (8)培训、咨询、试验和技术服务;

  (9)出行解决方案服务;

  (10)二手车平台服务;

  (11)车辆互联及大数据等服务;

  (12)开展与上述经营宗旨和经营范围有关的和/或支持上述经营宗旨和经营范围的其他业务活动。

  产品范围则是根据董事会全体一致决定,可以对下述产品进行开发、生产,和/或销售:

  (1)新能源汽车,包括但不限于纯电动和增程式乘用车;

  (2)电动汽车电池;

  (3)整车以及其零部件、组件、配件;

  (4)专门为特定市场(包括中国市场和出口市场)开发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