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解析何为“息税前利润” 看宝马为未来准备了多少钱?

2016-08-08 08:51出处:王鑫 [原创]责编:刘天鸣

  当一个月前人们梳理2016跨国车企在华半年业绩时,人们称赞销量夺冠企业的地位稳固;认可销量增速最快企业的进步;但对宝马,似乎2016年上半年这家豪华品牌在舆论的印象中显得有些“四平八稳”。

  于是人们开始了各种“担忧”,不过这家企业似乎并不热衷于回应外界的喧嚣。正当大家逐渐忘却上半年开始为下半年冲刺时,宝马拿出了一份迟到一个月的成绩单。

  这不是一份销量业绩表,而是一份财务报表,他向外界强势的展现了宝马的半年财务情况,在息税前净利润上远超其他竞争车企。

  或许在中国我们已经习惯了唯销量论,似乎销量意味着一切,但宝马这次给了中国汽车一个新的启示:我们如何去协调销量与利润的关系;如何将企业短期销量与长期的利润稳定增长有机处理;如何既保证现有市场不被蚕食,又能够为未来做好准备?这些似乎需要大的智慧。

  在前几日的采访中,另外一家德系企业中国总裁用一句话形容未来中国市场:“未来在中国销量已经代表不了任何问题”。当时有网友问到,不看销量我们究竟应该看什么?或许今天宝马的财务报表给了我们答案,一个企业能否有足够的利润支撑走下去的梦想,比任何指标都显得无比珍贵。

  活在当下,走向未来。如果用销量比作一个人脚下的路,那么企业的利润就是这条路的一个个终点,当我们还在路上而尚未接近终点时,我们只能说任重道远。

  当然,我们应该理性的来看宝马的财务报表,正如之前我们理性的看待奔驰在华销量的增速。这两家引领汽车行业发展的企业在一个月内给了我们两次启示,他们教会了中国汽车如何把握当下与未来,这弥足珍贵。

  今天汽车预言家不做任何横向比较,也不做任何排名,更不谈销量。我们只来搞懂一个问题:宝马的半年财务报表中一直提及的息税前利润究竟是什么?这一指标意味着宝马的利润状况究竟如何?这一指标背后隐藏着宝马未来的发展潜能究竟有多大?宝马未来要干什么?

  宝马半年财务表中提到的“息税前利润”意味着什么?

  在宝马集团的半年财务报表中,多次提到了一个名词——息税前利润。对于这一名词很多人十分陌生,甚至舆论也会忽略掉这一词语。然而这正是宝马整个财务报表中最关键的一个落脚,可以说宝马的强大的利润展现就落在它的身上。

  对于这一词语官方是这样解释的。息税前利润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企业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可能很多人还是没有明白,我们举例说明,比如一个企业营业收入20万元,总成本15万元,其中发生财务费用下利息支出1万元,所得税率为25%。

  我们先来看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就是在交税前的利润总和,所以本例的税前利润是(20万-15万)=5万,这还不是息税前利润(只是税前利润,因为总成本中还包括利息)。

  我们再来看利息,如果在求利润的时候不考虑利息,那么计算出来的就是息税前利润(息前税前利润),我们知道,企业的成本是包括财务费用的(换句话说企业的成本中有的资金是贷款,需要偿付利息的),所以不考虑利息的成本为15万-1万=14万,所以息税前利润为20万-14万=6万。

  可能到这里没有搞过财务分析的大家已经彻底晕了,那么就用最直白的话语解释:企业的发展本金中有部分资金是通过筹资得到的,这部分资金就需要付出利息,利息越高意味着这家企业的资金外借比重越大,息税前利润和净利润之间的差距越大,企业自主使用的税前资金越少,利润越低,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换句话说,息税前利润和税前利润差距越小,意味着这家企业资金自主性越强,财务情况越好。

  从宝马半年财务数据来看,2016上半年宝马集团息税前利润是51.82亿欧元,税前利润是51.66亿欧元,换句话说宝马集团的成本利息只有0.16亿欧元,所占比例相当小,而一般大型企业这一占比都在10%左右甚至更高。

  汽车预言家在与汽车业内外多位财务专家沟通后了解到,宝马集团此次息税前利润与税前利润的差距如此之小,表明宝马集团的财务状况非常良好,自有资金或者说现金流非常充足,有足够强大的资金空间投入到接下来的研发等各个领域,与其他车企相比,宝马在对未来的考量上有着强大的资金支持。

  一位中国汽车业内财务高管告诉汽车预言家,在国内,诸如一些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的资金拆借成本在10%以上(相当于100元人民币里有10元的利息),也就是说资金筹措代价很高。而且目前国内一些企业财务数据中,息税前利润一般不会和税前利润、净利润共同展现,因为息税前利润单独呈现可以遮掩很多问题,让账面好看一些。

  宝马的资金状况有多好?

  刚才我们从整体阐述了宝马集团的资金状况,已经大致得出结论,宝马现金流十分充足,资金状况很好,那么他的资金状况细分起来如何?

  宝马集团在2016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35.90亿欧元,比去年同期的32.65亿欧元增长了10.0%。净利润率则从7.3%提高到7.8%;每股净收益为5.44/5.45欧元(普通股/优先股),同比去年的4.96/4.97欧元增长了9.7%。上半年,宝马集团的自由现金流(汽车业务)为25.22亿欧元。

  在汽车业务上,宝马集团汽车业务收入增长2.8%,达416.86亿欧元;息税前利润增至39.41亿欧元;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达到9.5%;税前利润增长15.3%,至40.11亿欧元。

  从数据上来看宝马在汽车业务领域去除资金利息后,税前利润反倒高于此前息税前利润。专家解释这说明宝马的资金利息是负数,意味着宝马不仅没有借款利息,相反还有大量将近7000万欧元的存款,存款收入分担了所得税支出,这直接证明了宝马汽车业务上现金流的充裕。

  一位跨国车企财务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际车企一直在压缩成本,尤其是拆借资金成本,因为利息越高,意味着自有资金使用灵活度越差,每年的利润要为此支出更多利息,这对于企业发展不是一个好的事情,像宝马这样的资金成本利息为负数的国际企业很少。

  他告诉记者,在德国车企中,近年来部分车企为了降低资金成本,甚至已经在高层开支和日常支出上进行削减,尽管这部分费用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但至少可以为资金使用灵活度做一些补偿。

  根据宝马的息税前利润和税前利润比较后,多位财务专家认为,净利润层面其他竞争对手与宝马的差距其实并不能对未来竞争关系产生太多影响;但是资金成本利息这一数字考量上,宝马给了竞争对手足够的压力。

  用通俗的话理解,宝马的息税前利润在去除所得税后,资金可自由支配的空间非常大,而其他车企在资金成本利息上的压力导致现金流少于宝马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无非是贷款借更多的钱,而这意味着偿还利息更多,长此以往在未来的产品研发等终端竞争环境,必然受到资金轮转的制约,这是宝马为未来发展准备的一个杀手锏。

  科鲁格拿着这些钱要为宝马的未来做些什么?

  如此充足的现金流,宝马要在未来做些什么?这一定是所有人关心的话题。

  从今年宝马举行的百年庆典我们其实已经看出端倪,宝马在对未来做准备,而且是在汽车旗下三个品牌和摩托车、金融等全方面的一个准备。

  但是宝马具体要在未来布局哪些领域,要让汽车业务走向哪一个具体的方向?

  从目前掌握的信息中汽车预言家注意到,宝马全球董事长科鲁格在半年财务报中表示:“上半年宝马集团实现盈利性增长,同时稳步践行既定的战略。这种速度的可持续盈利让我们有良好的财务空间投入未来科技的研发,比如电动出行和自动驾驶。对我而言,现在和未来是统一存在。今天我们在核心业务上的实力是我们赢得明天成功的基石”

  这已经看出这位上任一年多的新任董事长为宝马的未来准备了充足的资金炮弹,而且已经为炮弹打到哪里指明了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电动出行和自动驾驶于一体的未来科技研发。

  汽车预言家从各个渠道了解到的信息汇总显示,宝马已经开启了对未来的布局,除了目前推出的i系列新能源汽车外,宝马也在紧罗密布的布局未来科技研发。

  截至2016年6月30日,宝马集团全球员工总数较2015年同比增长3.4%,达12.35万人,而这当中宝马集团持续聘用更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在软件和IT专业人士,以满足其未来进一步推进创新科技的发展。

  通过分析宝马的半年财务数据,我们不得不惊出一身冷汗,舆论眼中上半年“无所作为”的宝马原来在布局如此强大的一盘棋局。

  附:宝马集团2016上半年财务与销量数据一览表:

责任编辑:刘天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V讯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解析何为“息税前利润” 看宝马为未来准备了多少钱?

2016-08-08 出处:王鑫 [原创] 责编:刘天鸣

  当一个月前人们梳理2016跨国车企在华半年业绩时,人们称赞销量夺冠企业的地位稳固;认可销量增速最快企业的进步;但对宝马,似乎2016年上半年这家豪华品牌在舆论的印象中显得有些“四平八稳”。

  于是人们开始了各种“担忧”,不过这家企业似乎并不热衷于回应外界的喧嚣。正当大家逐渐忘却上半年开始为下半年冲刺时,宝马拿出了一份迟到一个月的成绩单。

  这不是一份销量业绩表,而是一份财务报表,他向外界强势的展现了宝马的半年财务情况,在息税前净利润上远超其他竞争车企。

  或许在中国我们已经习惯了唯销量论,似乎销量意味着一切,但宝马这次给了中国汽车一个新的启示:我们如何去协调销量与利润的关系;如何将企业短期销量与长期的利润稳定增长有机处理;如何既保证现有市场不被蚕食,又能够为未来做好准备?这些似乎需要大的智慧。

  在前几日的采访中,另外一家德系企业中国总裁用一句话形容未来中国市场:“未来在中国销量已经代表不了任何问题”。当时有网友问到,不看销量我们究竟应该看什么?或许今天宝马的财务报表给了我们答案,一个企业能否有足够的利润支撑走下去的梦想,比任何指标都显得无比珍贵。

  活在当下,走向未来。如果用销量比作一个人脚下的路,那么企业的利润就是这条路的一个个终点,当我们还在路上而尚未接近终点时,我们只能说任重道远。

  当然,我们应该理性的来看宝马的财务报表,正如之前我们理性的看待奔驰在华销量的增速。这两家引领汽车行业发展的企业在一个月内给了我们两次启示,他们教会了中国汽车如何把握当下与未来,这弥足珍贵。

  今天汽车预言家不做任何横向比较,也不做任何排名,更不谈销量。我们只来搞懂一个问题:宝马的半年财务报表中一直提及的息税前利润究竟是什么?这一指标意味着宝马的利润状况究竟如何?这一指标背后隐藏着宝马未来的发展潜能究竟有多大?宝马未来要干什么?

  宝马半年财务表中提到的“息税前利润”意味着什么?

  在宝马集团的半年财务报表中,多次提到了一个名词——息税前利润。对于这一名词很多人十分陌生,甚至舆论也会忽略掉这一词语。然而这正是宝马整个财务报表中最关键的一个落脚,可以说宝马的强大的利润展现就落在它的身上。

  对于这一词语官方是这样解释的。息税前利润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企业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可能很多人还是没有明白,我们举例说明,比如一个企业营业收入20万元,总成本15万元,其中发生财务费用下利息支出1万元,所得税率为25%。

  我们先来看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就是在交税前的利润总和,所以本例的税前利润是(20万-15万)=5万,这还不是息税前利润(只是税前利润,因为总成本中还包括利息)。

  我们再来看利息,如果在求利润的时候不考虑利息,那么计算出来的就是息税前利润(息前税前利润),我们知道,企业的成本是包括财务费用的(换句话说企业的成本中有的资金是贷款,需要偿付利息的),所以不考虑利息的成本为15万-1万=14万,所以息税前利润为20万-14万=6万。

  可能到这里没有搞过财务分析的大家已经彻底晕了,那么就用最直白的话语解释:企业的发展本金中有部分资金是通过筹资得到的,这部分资金就需要付出利息,利息越高意味着这家企业的资金外借比重越大,息税前利润和净利润之间的差距越大,企业自主使用的税前资金越少,利润越低,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换句话说,息税前利润和税前利润差距越小,意味着这家企业资金自主性越强,财务情况越好。

  从宝马半年财务数据来看,2016上半年宝马集团息税前利润是51.82亿欧元,税前利润是51.66亿欧元,换句话说宝马集团的成本利息只有0.16亿欧元,所占比例相当小,而一般大型企业这一占比都在10%左右甚至更高。

  汽车预言家在与汽车业内外多位财务专家沟通后了解到,宝马集团此次息税前利润与税前利润的差距如此之小,表明宝马集团的财务状况非常良好,自有资金或者说现金流非常充足,有足够强大的资金空间投入到接下来的研发等各个领域,与其他车企相比,宝马在对未来的考量上有着强大的资金支持。

  一位中国汽车业内财务高管告诉汽车预言家,在国内,诸如一些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的资金拆借成本在10%以上(相当于100元人民币里有10元的利息),也就是说资金筹措代价很高。而且目前国内一些企业财务数据中,息税前利润一般不会和税前利润、净利润共同展现,因为息税前利润单独呈现可以遮掩很多问题,让账面好看一些。

  宝马的资金状况有多好?

  刚才我们从整体阐述了宝马集团的资金状况,已经大致得出结论,宝马现金流十分充足,资金状况很好,那么他的资金状况细分起来如何?

  宝马集团在2016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35.90亿欧元,比去年同期的32.65亿欧元增长了10.0%。净利润率则从7.3%提高到7.8%;每股净收益为5.44/5.45欧元(普通股/优先股),同比去年的4.96/4.97欧元增长了9.7%。上半年,宝马集团的自由现金流(汽车业务)为25.22亿欧元。

  在汽车业务上,宝马集团汽车业务收入增长2.8%,达416.86亿欧元;息税前利润增至39.41亿欧元;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达到9.5%;税前利润增长15.3%,至40.11亿欧元。

  从数据上来看宝马在汽车业务领域去除资金利息后,税前利润反倒高于此前息税前利润。专家解释这说明宝马的资金利息是负数,意味着宝马不仅没有借款利息,相反还有大量将近7000万欧元的存款,存款收入分担了所得税支出,这直接证明了宝马汽车业务上现金流的充裕。

  一位跨国车企财务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际车企一直在压缩成本,尤其是拆借资金成本,因为利息越高,意味着自有资金使用灵活度越差,每年的利润要为此支出更多利息,这对于企业发展不是一个好的事情,像宝马这样的资金成本利息为负数的国际企业很少。

  他告诉记者,在德国车企中,近年来部分车企为了降低资金成本,甚至已经在高层开支和日常支出上进行削减,尽管这部分费用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但至少可以为资金使用灵活度做一些补偿。

  根据宝马的息税前利润和税前利润比较后,多位财务专家认为,净利润层面其他竞争对手与宝马的差距其实并不能对未来竞争关系产生太多影响;但是资金成本利息这一数字考量上,宝马给了竞争对手足够的压力。

  用通俗的话理解,宝马的息税前利润在去除所得税后,资金可自由支配的空间非常大,而其他车企在资金成本利息上的压力导致现金流少于宝马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无非是贷款借更多的钱,而这意味着偿还利息更多,长此以往在未来的产品研发等终端竞争环境,必然受到资金轮转的制约,这是宝马为未来发展准备的一个杀手锏。

  科鲁格拿着这些钱要为宝马的未来做些什么?

  如此充足的现金流,宝马要在未来做些什么?这一定是所有人关心的话题。

  从今年宝马举行的百年庆典我们其实已经看出端倪,宝马在对未来做准备,而且是在汽车旗下三个品牌和摩托车、金融等全方面的一个准备。

  但是宝马具体要在未来布局哪些领域,要让汽车业务走向哪一个具体的方向?

  从目前掌握的信息中汽车预言家注意到,宝马全球董事长科鲁格在半年财务报中表示:“上半年宝马集团实现盈利性增长,同时稳步践行既定的战略。这种速度的可持续盈利让我们有良好的财务空间投入未来科技的研发,比如电动出行和自动驾驶。对我而言,现在和未来是统一存在。今天我们在核心业务上的实力是我们赢得明天成功的基石”

  这已经看出这位上任一年多的新任董事长为宝马的未来准备了充足的资金炮弹,而且已经为炮弹打到哪里指明了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电动出行和自动驾驶于一体的未来科技研发。

  汽车预言家从各个渠道了解到的信息汇总显示,宝马已经开启了对未来的布局,除了目前推出的i系列新能源汽车外,宝马也在紧罗密布的布局未来科技研发。

  截至2016年6月30日,宝马集团全球员工总数较2015年同比增长3.4%,达12.35万人,而这当中宝马集团持续聘用更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在软件和IT专业人士,以满足其未来进一步推进创新科技的发展。

  通过分析宝马的半年财务数据,我们不得不惊出一身冷汗,舆论眼中上半年“无所作为”的宝马原来在布局如此强大的一盘棋局。

  附:宝马集团2016上半年财务与销量数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