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排量不超0.66L还造假?铃木涉嫌燃效造假原因

2016-05-19 08:45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周燕妮

  前不久,日本三菱汽车被爆出篡改了微型车4种车型燃效数据,接连着三菱被日产收购以及三菱董事长引咎辞职,就在今天(5月18日),日本最大的微型车生产商铃木汽车也被爆出疑似获取燃效数据时实施了不符合规定的车龄测试。除此之外,日本国交省要求在18日之前,各其他车商自行调查是否存在违规行为。

  凭借着出色的性价比、节油性以及优秀做工闻名于世的日本汽车,为何接二连三的爆出燃效数据造假,为什么低排量的微型车还要燃效造假?铃木汽车在发展中遇到过那些危机?

  铃木的哪些车造假

  说起这一段时间燃效数据造假的消息,听到最多的就是“微型车”,而日本的“微型车”并不是在中国细分市场中的A00级车,而是日本市场特有的一类小型车,这类车统称为“K-Car”,是日本政府根据国情制定的一种汽车分类,其车型涵盖了三厢、两厢、MPV、SUV、卡车、甚至自卸车、跑车等所有的常规车型。

  k-car的概念提出于二战结束后,其标准在几十年内经过几次的修改。目前的标准为长宽高分别不得超过3.4m、1.48m、2m,排量不能超过0.66L。

  说回铃木,铃木在K-car市场一直占据着霸主的地位,品牌下的K-car车型不仅类型广,而且销量也一直位居前矛。比如国内很熟悉的奥拓、吉姆尼和北斗星(日本叫Wagon R)都是铃木著名的K-car车型。但是,国内版的奥拓以及北斗星并不符合K-car标准,日版的奥拓以及北斗星的车身尺寸更小,排量更低。铃木不单单为自己品牌生产K-car车型,还为日产和马自达贴牌生产K-car。

  只有0.66L 铃木为何还要造假

  说起这个超低排量车还去造假的问题,就不得不说到“K-car”在日本的地位,K-car在日本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到达40%,在销量方面以2015年为例,全年新车销售近505万辆,而“K-car”全年销量为190万辆,占总销量的37.5%,此外,“K-car”在日本也享受不少优惠政策,比如税收十分便宜,无需有停车位的证明等等。同时,因为车型太过于特殊以及利润较低,所以“K-car”基本上只有本土企业生产制造。

铃木生产的“K-car

  铃木在日本国内以微型车为主力车型,与大发工业等展开激烈的燃效竞争。2015年微型车新车销量首位为大发工业,达到约60.88万辆,铃木以约55.97万辆居于第二位。在这种高需求和竞争之下,铃木汽车极有可能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以及降低成本,进行燃效数据造假行为。

  丑闻影响 股票跌幅破纪录

  尽管铃木对此燃效数据表示并没有造假,但在这短短的一天时间里,铃木汽车就因为涉嫌获取燃效数据时实施了与日本规定不同的违规行驶测试,迎来股市上面的惨痛教训,铃木汽车盘中一度大跌15%,创2000年4月以来最大盘中跌幅,同时也创下16年来最大盘中跌幅。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已下跌了31%,

  日本高级研究所分析师曾表示,“铃木给市场留下非常糟糕的印象,特别是三菱公司的丑闻曝光后,市场已感到战战兢兢。即使他们没有操纵数据,这件事情影响依然糟糕。”

  回顾铃木历史 危机不止一次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日本车企,铃木在中国的发展并没有想其他日系品牌那要迅速,长安铃木的先天优势也逐步消失,其小型车的战略与现如今中国汽车市场也不相符,而2015年长安宣布2015款奔奔全部转产长安铃木时,这也意味着,长安铃木极有可能沦为长安汽车的代加工厂。如果铃木再不解决转变车型少和更新换代周期长等问题,那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道路将会越来越曲折。

铃木在美销售车型

  不单单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2012年铃木公司宣布旗下的美国铃木将申请破产保护,这或意味着铃木汽车将退出美国汽车市场。1963年成立的美国铃木汽车,在除夏威夷以外的美国全境销售汽车及摩托车。由于200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申请破产保护,铃木不得不停止与通用汽车在加拿大合资设立工厂的生产。随后,铃木开始从日本进口汽车。不过日元汇率近年一路上涨,侵蚀了美国铃木的利润。据悉,美国铃木负债为3.46亿美元,并有500-1000个债权人。

  关于退出美国汽车销售市场的原因,铃木表示:“考虑到美国政府对环境及安全越来越严格的监管要求。”铃木将把它在美国市场现有的汽车经销网络转变成一个由授权服务和零件经销组成的网络,维持对美国客户的服务和零配件供应。

责任编辑:周燕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V讯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排量不超0.66L还造假?铃木涉嫌燃效造假原因

2016-05-19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周燕妮

  前不久,日本三菱汽车被爆出篡改了微型车4种车型燃效数据,接连着三菱被日产收购以及三菱董事长引咎辞职,就在今天(5月18日),日本最大的微型车生产商铃木汽车也被爆出疑似获取燃效数据时实施了不符合规定的车龄测试。除此之外,日本国交省要求在18日之前,各其他车商自行调查是否存在违规行为。

  凭借着出色的性价比、节油性以及优秀做工闻名于世的日本汽车,为何接二连三的爆出燃效数据造假,为什么低排量的微型车还要燃效造假?铃木汽车在发展中遇到过那些危机?

  铃木的哪些车造假

  说起这一段时间燃效数据造假的消息,听到最多的就是“微型车”,而日本的“微型车”并不是在中国细分市场中的A00级车,而是日本市场特有的一类小型车,这类车统称为“K-Car”,是日本政府根据国情制定的一种汽车分类,其车型涵盖了三厢、两厢、MPV、SUV、卡车、甚至自卸车、跑车等所有的常规车型。

  k-car的概念提出于二战结束后,其标准在几十年内经过几次的修改。目前的标准为长宽高分别不得超过3.4m、1.48m、2m,排量不能超过0.66L。

  说回铃木,铃木在K-car市场一直占据着霸主的地位,品牌下的K-car车型不仅类型广,而且销量也一直位居前矛。比如国内很熟悉的奥拓、吉姆尼和北斗星(日本叫Wagon R)都是铃木著名的K-car车型。但是,国内版的奥拓以及北斗星并不符合K-car标准,日版的奥拓以及北斗星的车身尺寸更小,排量更低。铃木不单单为自己品牌生产K-car车型,还为日产和马自达贴牌生产K-car。

  只有0.66L 铃木为何还要造假

  说起这个超低排量车还去造假的问题,就不得不说到“K-car”在日本的地位,K-car在日本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到达40%,在销量方面以2015年为例,全年新车销售近505万辆,而“K-car”全年销量为190万辆,占总销量的37.5%,此外,“K-car”在日本也享受不少优惠政策,比如税收十分便宜,无需有停车位的证明等等。同时,因为车型太过于特殊以及利润较低,所以“K-car”基本上只有本土企业生产制造。

铃木生产的“K-car

  铃木在日本国内以微型车为主力车型,与大发工业等展开激烈的燃效竞争。2015年微型车新车销量首位为大发工业,达到约60.88万辆,铃木以约55.97万辆居于第二位。在这种高需求和竞争之下,铃木汽车极有可能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以及降低成本,进行燃效数据造假行为。

  丑闻影响 股票跌幅破纪录

  尽管铃木对此燃效数据表示并没有造假,但在这短短的一天时间里,铃木汽车就因为涉嫌获取燃效数据时实施了与日本规定不同的违规行驶测试,迎来股市上面的惨痛教训,铃木汽车盘中一度大跌15%,创2000年4月以来最大盘中跌幅,同时也创下16年来最大盘中跌幅。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已下跌了31%,

  日本高级研究所分析师曾表示,“铃木给市场留下非常糟糕的印象,特别是三菱公司的丑闻曝光后,市场已感到战战兢兢。即使他们没有操纵数据,这件事情影响依然糟糕。”

  回顾铃木历史 危机不止一次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日本车企,铃木在中国的发展并没有想其他日系品牌那要迅速,长安铃木的先天优势也逐步消失,其小型车的战略与现如今中国汽车市场也不相符,而2015年长安宣布2015款奔奔全部转产长安铃木时,这也意味着,长安铃木极有可能沦为长安汽车的代加工厂。如果铃木再不解决转变车型少和更新换代周期长等问题,那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道路将会越来越曲折。

铃木在美销售车型

  不单单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2012年铃木公司宣布旗下的美国铃木将申请破产保护,这或意味着铃木汽车将退出美国汽车市场。1963年成立的美国铃木汽车,在除夏威夷以外的美国全境销售汽车及摩托车。由于200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申请破产保护,铃木不得不停止与通用汽车在加拿大合资设立工厂的生产。随后,铃木开始从日本进口汽车。不过日元汇率近年一路上涨,侵蚀了美国铃木的利润。据悉,美国铃木负债为3.46亿美元,并有500-1000个债权人。

  关于退出美国汽车销售市场的原因,铃木表示:“考虑到美国政府对环境及安全越来越严格的监管要求。”铃木将把它在美国市场现有的汽车经销网络转变成一个由授权服务和零件经销组成的网络,维持对美国客户的服务和零配件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