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讯网 企业新闻]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安汽车”)在6月11日发布的一份“控股股东减持股份公告”中提到,该公司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长安”),自2014年2月12日至6月9日,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长安汽车股票4663万股,减持均价为11.51元/股,占长安汽车总股本1%。以此计算,中国长安共套利5.36亿元。
然而,长安汽车的该份公告中并未提及中国长安减持股份的原因。这引发了业内不小的困惑:中国长安意欲何为?因为从长安汽车近来业绩走高,并且在6月5日刚刚成为中国首个自主品牌突破1000万辆的车企。
减持风波
长安汽车的大股东减持股份公告可谓“简短而有力”。4663万股、均价11.51元/股、占比1%,6月11日,长安汽车简洁明了地做了如此公布。
公告总还提到,自2006年长安汽车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完毕后,中国长安及其一致行动人共累计减持股比4.42%。相比之下可以发现,本次一次性减持占到过往8年总减持比例的20%以上,力度不小。另外,中国长安承诺,此次减持1%股份后,其与一致行动人连续六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系统出售的股份将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
然而公告中唯独没有提及中国长安该次减持股份的原因。“中国长安没有给我们披露本次减持原因,他们也没有义务这样做。”6月17日,汽车商报记者致电长安汽车董秘时,对方告诉记者。
这也直接引发了业内的困惑。该公告公布之后,业内纷纷大呼“看不懂。”甚至有人提出质疑:在长安汽车没有明显业绩走坏的背景下减持,中国长安的这一举动会直接打击投资者的信心。汽车商报记者发现,受减持消息影响,长安汽车股价在6月12日收盘时下跌了2.25%。
反观长安汽车近来的实际状况,与本次减持事件有些格格不入。6月4日,长安汽车总裁张宝林刚刚为第1000万辆自主品牌汽车揭幕,这意味着长安汽车自此成为中国首个自主品牌突破千万辆的车企。
自减持消息公布以来,业内纷纷予以扩散并使之迅速成为业内焦点,然而少有对原因进行探讨的。而随后长安汽车5月份销量数据出炉。长安汽车共销售汽车21.8万辆,同比增长34.6%,其中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2万辆,同比增长45.1%。而今年1~5月,长安累计销售110.5万辆,同比增长25.7%,高于全行业16.3个百分点,表现可佳。
大股东“缺钱”
6月17日当天,汽车商报记者先后采访中国长安、长安汽车相关人士,均未能直接了解到中国长安该次减持背后的原因。
而6月11日,由国信证券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大股东自身财务压力或是减持的主要原因。”该研报表示,据可查的信息,中国长安曾经分别在2010年10月20日、2011年3月28日发行过两次3年期的中期票据,每次15亿元,兑现日分别为2013年10月21日、2014年3月30日。而2013年下半年中国长安曾集中减持长安汽车1.8亿股A股,与2013年10月21日的中期票据到期有关。据此可以判断,2014年3月30日的中期票据到期可能就是引发此次减持的主要原因。
而据汽车商报记者了解,中国长安曾在2013年1月对长安汽车进行过类似的大幅减持,彼时减持数量为5780万股。因为长安汽车在当时正处于一个较严峻的账面资金低谷,2012年第三季度末其账面净现金不足5亿元。而在2012年年底长安汽车又从中国长安手中接下合资公司长安PSA50%的股权,再花掉20.07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长安旗下的哈飞与昌河两个微车项目资产连年巨亏,中国长安曾表示至2012年底已经向这两方提供了20亿元直接贷款和44亿元贷款担保。因此,中国长安可能会用出售长安PSA所获得的20多亿资金去进一步填补这两大漏洞。换句话说,中国长安近年来到手的资金很快便会花出去。
国信证券在研报中也指出:“中国长安前几年非理性扩张,旗下存在诸如哈飞汽车等亏损资产,预计财务压力较大。从中国长安2011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上公开的数据看,2010年9月末,其资产负债率达到了74%。”
据了解,2013年年中昌河汽车脱离中国长安时,中国长安获得了合肥长安的处置权,因此可能会从中获得一些现金流。不过,注入长安汽车的长安PSA当前并未盈利,业内预计其实现盈利最早要到2015年。因此有分析认为,中国长安此次减持的原因还可能是为了补贴长安PSA在2014年的投资亏损。因为中国长安曾作过承诺:2014年长安PSA对长安汽车的投资收益低于-1.75元时,大股东承诺将以现金补足差额。
有惊无险
从减持公告中可以看出,本次减持后,中国长安仍持有长安汽车18.67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0.04%,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14.94亿股,占总股本的32.03%。换言之,中国长安仍牢牢把持长安汽车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从此次公告信息上看,我们暂时还无法判断中国长安是否会进一步减持,但经过此轮减持及以前对长安PSA、合肥长安的资产处置,预计即使进一步减持,幅度也有限。”国信证券研报中表示。
据汽车商报记者从长安汽车近来个股盘面观察,此次减持除在6月11日当日造成股价下跌,其后的几日的股价再未受到影响。反而长安汽车股价自6月初至16日,已经累计上涨超过8%,表现相当稳健。
究其原因,除了有长安汽车今年来在销量上众所周知的业绩外,还有新能源汽车概念的带动。长安汽车曾在3月21日至4月15日的20天内,股价由最低点8.60元一路攀升至12.50元的高点,实际涨幅接近30%,这得益于彼时新能源汽车概念的一轮上涨。
不过,长安汽车也并非完全强势,虽然旗下合资公司增长较快,但是自主业务是否能够扭亏为盈还难以预知。目前长安福特月销量维持在7万辆左右,其中翼虎、新蒙迪欧等热门车型仍在市场热销,而随着年底重庆第三工厂、杭州工厂投产以及Escort、锐界等车型的上市,长安福特未来两年高增长趋势可以预期。而长安马自达因CX-5、昂克塞拉以及明年另一款小型SUV CX-3的带动,走好的趋势也可以预期。
但是长期以来长安汽车的自主业务截至目前仍未盈利。今年第一季度长安自主业务亏损约1亿元,而第二季度是否能扭亏为盈,得依仗于自主车型销量是否可以走强。从当前的局势看,4月刚刚上市的SUV车型CS75产能正在上升,全年估计可以达到5万辆。正是基于此,不少券商判断,此次中国长安对长安汽车的减持,并非战略上的减持,出于财务压力的可能性更大,但仍对长安汽车的评级仍是“买入”、“推荐”或“强烈推荐”。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4-06-30 出处:汽车商报 [转载] 责编:黄河
[V讯网 企业新闻]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安汽车”)在6月11日发布的一份“控股股东减持股份公告”中提到,该公司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长安”),自2014年2月12日至6月9日,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长安汽车股票4663万股,减持均价为11.51元/股,占长安汽车总股本1%。以此计算,中国长安共套利5.36亿元。
然而,长安汽车的该份公告中并未提及中国长安减持股份的原因。这引发了业内不小的困惑:中国长安意欲何为?因为从长安汽车近来业绩走高,并且在6月5日刚刚成为中国首个自主品牌突破1000万辆的车企。
减持风波
长安汽车的大股东减持股份公告可谓“简短而有力”。4663万股、均价11.51元/股、占比1%,6月11日,长安汽车简洁明了地做了如此公布。
公告总还提到,自2006年长安汽车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完毕后,中国长安及其一致行动人共累计减持股比4.42%。相比之下可以发现,本次一次性减持占到过往8年总减持比例的20%以上,力度不小。另外,中国长安承诺,此次减持1%股份后,其与一致行动人连续六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系统出售的股份将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
然而公告中唯独没有提及中国长安该次减持股份的原因。“中国长安没有给我们披露本次减持原因,他们也没有义务这样做。”6月17日,汽车商报记者致电长安汽车董秘时,对方告诉记者。
这也直接引发了业内的困惑。该公告公布之后,业内纷纷大呼“看不懂。”甚至有人提出质疑:在长安汽车没有明显业绩走坏的背景下减持,中国长安的这一举动会直接打击投资者的信心。汽车商报记者发现,受减持消息影响,长安汽车股价在6月12日收盘时下跌了2.25%。
反观长安汽车近来的实际状况,与本次减持事件有些格格不入。6月4日,长安汽车总裁张宝林刚刚为第1000万辆自主品牌汽车揭幕,这意味着长安汽车自此成为中国首个自主品牌突破千万辆的车企。
自减持消息公布以来,业内纷纷予以扩散并使之迅速成为业内焦点,然而少有对原因进行探讨的。而随后长安汽车5月份销量数据出炉。长安汽车共销售汽车21.8万辆,同比增长34.6%,其中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2万辆,同比增长45.1%。而今年1~5月,长安累计销售110.5万辆,同比增长25.7%,高于全行业16.3个百分点,表现可佳。
大股东“缺钱”
6月17日当天,汽车商报记者先后采访中国长安、长安汽车相关人士,均未能直接了解到中国长安该次减持背后的原因。
而6月11日,由国信证券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大股东自身财务压力或是减持的主要原因。”该研报表示,据可查的信息,中国长安曾经分别在2010年10月20日、2011年3月28日发行过两次3年期的中期票据,每次15亿元,兑现日分别为2013年10月21日、2014年3月30日。而2013年下半年中国长安曾集中减持长安汽车1.8亿股A股,与2013年10月21日的中期票据到期有关。据此可以判断,2014年3月30日的中期票据到期可能就是引发此次减持的主要原因。
而据汽车商报记者了解,中国长安曾在2013年1月对长安汽车进行过类似的大幅减持,彼时减持数量为5780万股。因为长安汽车在当时正处于一个较严峻的账面资金低谷,2012年第三季度末其账面净现金不足5亿元。而在2012年年底长安汽车又从中国长安手中接下合资公司长安PSA50%的股权,再花掉20.07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长安旗下的哈飞与昌河两个微车项目资产连年巨亏,中国长安曾表示至2012年底已经向这两方提供了20亿元直接贷款和44亿元贷款担保。因此,中国长安可能会用出售长安PSA所获得的20多亿资金去进一步填补这两大漏洞。换句话说,中国长安近年来到手的资金很快便会花出去。
国信证券在研报中也指出:“中国长安前几年非理性扩张,旗下存在诸如哈飞汽车等亏损资产,预计财务压力较大。从中国长安2011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上公开的数据看,2010年9月末,其资产负债率达到了74%。”
据了解,2013年年中昌河汽车脱离中国长安时,中国长安获得了合肥长安的处置权,因此可能会从中获得一些现金流。不过,注入长安汽车的长安PSA当前并未盈利,业内预计其实现盈利最早要到2015年。因此有分析认为,中国长安此次减持的原因还可能是为了补贴长安PSA在2014年的投资亏损。因为中国长安曾作过承诺:2014年长安PSA对长安汽车的投资收益低于-1.75元时,大股东承诺将以现金补足差额。
有惊无险
从减持公告中可以看出,本次减持后,中国长安仍持有长安汽车18.67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0.04%,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14.94亿股,占总股本的32.03%。换言之,中国长安仍牢牢把持长安汽车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从此次公告信息上看,我们暂时还无法判断中国长安是否会进一步减持,但经过此轮减持及以前对长安PSA、合肥长安的资产处置,预计即使进一步减持,幅度也有限。”国信证券研报中表示。
据汽车商报记者从长安汽车近来个股盘面观察,此次减持除在6月11日当日造成股价下跌,其后的几日的股价再未受到影响。反而长安汽车股价自6月初至16日,已经累计上涨超过8%,表现相当稳健。
究其原因,除了有长安汽车今年来在销量上众所周知的业绩外,还有新能源汽车概念的带动。长安汽车曾在3月21日至4月15日的20天内,股价由最低点8.60元一路攀升至12.50元的高点,实际涨幅接近30%,这得益于彼时新能源汽车概念的一轮上涨。
不过,长安汽车也并非完全强势,虽然旗下合资公司增长较快,但是自主业务是否能够扭亏为盈还难以预知。目前长安福特月销量维持在7万辆左右,其中翼虎、新蒙迪欧等热门车型仍在市场热销,而随着年底重庆第三工厂、杭州工厂投产以及Escort、锐界等车型的上市,长安福特未来两年高增长趋势可以预期。而长安马自达因CX-5、昂克塞拉以及明年另一款小型SUV CX-3的带动,走好的趋势也可以预期。
但是长期以来长安汽车的自主业务截至目前仍未盈利。今年第一季度长安自主业务亏损约1亿元,而第二季度是否能扭亏为盈,得依仗于自主车型销量是否可以走强。从当前的局势看,4月刚刚上市的SUV车型CS75产能正在上升,全年估计可以达到5万辆。正是基于此,不少券商判断,此次中国长安对长安汽车的减持,并非战略上的减持,出于财务压力的可能性更大,但仍对长安汽车的评级仍是“买入”、“推荐”或“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