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法律的效力之外,消费者理性、成熟地看待召回有利于车企正视自身产品缺陷。”经济学研究院吴茂盛认为,曾经很多跨国品牌对中国市场都“不放心”,担心一提召回就给品牌形象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汽车召回在国内起步晚、制度不完善,消费者接受程度不高。因此,在全球化的召回中,很多车企都会将中国市场排除在外。”
据了解,美国1966年就通过了汽车召回法规,累计召回了两亿多辆汽车。日本1969年实施汽车召回政策,相对较晚的韩国、俄罗斯也在1992年通过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范了本国的汽车召回制度。而中国2004年才开始实施汽车召回制度。
汽车行业研究员申远认为,在新版的“召回条例”实行之后,合资车企和自主品牌首先需要克服召回恐惧症的心理,增强自觉性。召回的初期,中国国产车将面临因此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产品质量、企业品牌可能会受到质疑,短期内还要面临销售量的下降,但从长远来看,召回的常态化是汽车制造行业和制度的进步。
2013年,国内新车销量和召回总数都达到了创纪录的2100万辆和531万辆,但与美国相比,531万的召回数量仍然是小巫见大巫。2010年~2012年美国汽车召回数量都超过了2000万辆,为新车销量的1.5倍。在其他成熟的汽车市场,召回的数量也都超过了新车销量。
召回数量多并不代表着汽车的质量差,而是相关法规的完善、惩罚力度的严厉、消费者成熟的观念和汽车企业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当越来越多跨国车企的老总将“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挂在嘴边时,我们不禁要发问,面对最重要的市场,你们是否拿出了最大的诚意。这诚意不仅表现在每年把多少车型导入中国,而更该体现在能否正视自身产品的缺陷,对中国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是否足够负责。
2014-01-02 出处:中国青年报 [转载] 责编:陈冬菊
“除了法律的效力之外,消费者理性、成熟地看待召回有利于车企正视自身产品缺陷。”经济学研究院吴茂盛认为,曾经很多跨国品牌对中国市场都“不放心”,担心一提召回就给品牌形象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汽车召回在国内起步晚、制度不完善,消费者接受程度不高。因此,在全球化的召回中,很多车企都会将中国市场排除在外。”
据了解,美国1966年就通过了汽车召回法规,累计召回了两亿多辆汽车。日本1969年实施汽车召回政策,相对较晚的韩国、俄罗斯也在1992年通过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范了本国的汽车召回制度。而中国2004年才开始实施汽车召回制度。
汽车行业研究员申远认为,在新版的“召回条例”实行之后,合资车企和自主品牌首先需要克服召回恐惧症的心理,增强自觉性。召回的初期,中国国产车将面临因此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产品质量、企业品牌可能会受到质疑,短期内还要面临销售量的下降,但从长远来看,召回的常态化是汽车制造行业和制度的进步。
2013年,国内新车销量和召回总数都达到了创纪录的2100万辆和531万辆,但与美国相比,531万的召回数量仍然是小巫见大巫。2010年~2012年美国汽车召回数量都超过了2000万辆,为新车销量的1.5倍。在其他成熟的汽车市场,召回的数量也都超过了新车销量。
召回数量多并不代表着汽车的质量差,而是相关法规的完善、惩罚力度的严厉、消费者成熟的观念和汽车企业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当越来越多跨国车企的老总将“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挂在嘴边时,我们不禁要发问,面对最重要的市场,你们是否拿出了最大的诚意。这诚意不仅表现在每年把多少车型导入中国,而更该体现在能否正视自身产品的缺陷,对中国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是否足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