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产业评论 > 正文

“进口车暴利”挠到怎样的痒痒肉?

2013-09-02 10:09出处:腾讯汽车 [转载]责编:赵颖

        一段时间以来,我对媒体的杂乱无章充满厌倦,它们看起来海量丰富,但寻找起来极度困难。真的消息和假的消息混杂在一起,而且显然,假消息更具传播力、点击率、戏剧性。在真实世界发生的事情很难非常恰好和巧妙地挠到我们心里猎奇的那块痒痒肉,假消息可以。通过深入的洞察和精心的编辑,它成功占据主流版面和主流视野,主流的timeline,一百遍一百遍的冲洗我们的脑子,让它信服,和丧失思考。

        而真正具备参考价值的消息,被埋在消息流里,需要长期训练有素的思考技巧才能找他们出来,有的时候还需要一点运气。

        之前我研究过特斯拉,如同我批评过的内容生产者一样,我自己也是通过查询各种公开消息,才将它基本拼凑出一个形貌。在公开报道中,它的主力车型model s售价在七万到十万美元。

        但是我遇到了一个真正车主的家人,她告诉我,我们谈到的售价仅是车架的基本价格,并不包括电池、定制装饰、其他税费等。她家买下这东西时一共花了十五万美元。

        那这与我们常规思考问题的逻辑不太一样。举个例子,你买一部手机,官网上查售价两千元,不买的时候扫一眼就过去了:哦这手机两千块。到店里要买时,店员告诉你,电池要另加,电源线另加,四百块。税费要六百块,店员的提成需要买家支付,行规是百分二十(美国晚餐服务费标准),六百块,一共支付三千六百块。你看,不买时以为它卖两千块,要买时支付三千六百块,数字游戏。

        这就是所谓“进口车暴利”这件事里面的游戏。对于那些眼下并没想买车或者并没有想买进口豪华车的人来说,不需要深入了解事实,扫一眼看看热闹就挺好。“在美国卖四十五万到了中国卖一百五十万”这种话听过吧?“外国品牌暴利,坑中国人的钱”这种“我是中国人所以我受伤”的民族主义痒痒肉是不是挠到了?“中国富人就是sb就是愿意多花钱买炫耀”这种“富人钱来的都不干净没品味暴发户”的仇富痒痒肉是不是也挠到了?“进口车商行业垄断获取高额利润”这种“你tm凭什么能垄断”的等贵贱均贫富痒痒肉是不是也挠到了?

        我并不再谈进口车暴利这件事情本身,腾讯汽车首席评论员张毅老师就这件事连续写了五篇文章,论据确凿逻辑清晰,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又深入浅出。对这件事情有兴趣的读者请去看他的文章。我想说的是最近经常与各位老师聊起的“媒体在没落”的问题,媒体报道如果出于各种目的而去挠读者的痒痒肉,发行量固然是有的,公信力却没了。大型汽车媒体不是大众媒体,不是商业媒体,不是资讯媒体,它最终要解决“帮助车主买车用车”的问题,如果这样的媒体没有公信力,天天流言或扯淡,读者怎么会继续读你呢?

 

责任编辑:赵颖 
V讯网

“进口车暴利”挠到怎样的痒痒肉?

2013-09-02 出处:腾讯汽车 [转载] 责编:赵颖

        一段时间以来,我对媒体的杂乱无章充满厌倦,它们看起来海量丰富,但寻找起来极度困难。真的消息和假的消息混杂在一起,而且显然,假消息更具传播力、点击率、戏剧性。在真实世界发生的事情很难非常恰好和巧妙地挠到我们心里猎奇的那块痒痒肉,假消息可以。通过深入的洞察和精心的编辑,它成功占据主流版面和主流视野,主流的timeline,一百遍一百遍的冲洗我们的脑子,让它信服,和丧失思考。

        而真正具备参考价值的消息,被埋在消息流里,需要长期训练有素的思考技巧才能找他们出来,有的时候还需要一点运气。

        之前我研究过特斯拉,如同我批评过的内容生产者一样,我自己也是通过查询各种公开消息,才将它基本拼凑出一个形貌。在公开报道中,它的主力车型model s售价在七万到十万美元。

        但是我遇到了一个真正车主的家人,她告诉我,我们谈到的售价仅是车架的基本价格,并不包括电池、定制装饰、其他税费等。她家买下这东西时一共花了十五万美元。

        那这与我们常规思考问题的逻辑不太一样。举个例子,你买一部手机,官网上查售价两千元,不买的时候扫一眼就过去了:哦这手机两千块。到店里要买时,店员告诉你,电池要另加,电源线另加,四百块。税费要六百块,店员的提成需要买家支付,行规是百分二十(美国晚餐服务费标准),六百块,一共支付三千六百块。你看,不买时以为它卖两千块,要买时支付三千六百块,数字游戏。

        这就是所谓“进口车暴利”这件事里面的游戏。对于那些眼下并没想买车或者并没有想买进口豪华车的人来说,不需要深入了解事实,扫一眼看看热闹就挺好。“在美国卖四十五万到了中国卖一百五十万”这种话听过吧?“外国品牌暴利,坑中国人的钱”这种“我是中国人所以我受伤”的民族主义痒痒肉是不是挠到了?“中国富人就是sb就是愿意多花钱买炫耀”这种“富人钱来的都不干净没品味暴发户”的仇富痒痒肉是不是也挠到了?“进口车商行业垄断获取高额利润”这种“你tm凭什么能垄断”的等贵贱均贫富痒痒肉是不是也挠到了?

        我并不再谈进口车暴利这件事情本身,腾讯汽车首席评论员张毅老师就这件事连续写了五篇文章,论据确凿逻辑清晰,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又深入浅出。对这件事情有兴趣的读者请去看他的文章。我想说的是最近经常与各位老师聊起的“媒体在没落”的问题,媒体报道如果出于各种目的而去挠读者的痒痒肉,发行量固然是有的,公信力却没了。大型汽车媒体不是大众媒体,不是商业媒体,不是资讯媒体,它最终要解决“帮助车主买车用车”的问题,如果这样的媒体没有公信力,天天流言或扯淡,读者怎么会继续读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