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产业评论 > 正文

超九成受访者质疑油耗 信任怎重来?

2014-03-27 10:32出处:南方都市报 [转载]责编:陈冬菊
        央视今年3·15报道的“油耗造假”引起大家广泛关注,那么,广大车主具体如何看待这件事情?车主平时会通过何种方式了解爱车的真实油耗?官方油耗还能再获多少信任?南方都市报《广州汽车》为此与广东电台音乐之声、大粤汽车联合进行了调查。
        近半受访者称购车会注重官方数据
        在本次调查中,谈及对油耗造假的看法,大家的意见呈典型的一边倒。有91.37%的网友认为这是“行业共同现象”,而仅有4.06%的受访者表示,这仅仅是“个别企业的行为”,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家对官方油耗的信任度并不高。这个答案令人感到遗憾。
        而在回答“买车时,官方公布的油耗数据是影响你购车的重要因素吗”这个问题时,占比49.75%的消费者选择了“是的,我非常看重这个数据”,在各个选项中排名第一。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反映了购车者无奈的心态:虽然大家并不认可厂家公布的数据,但油耗毕竟是衡量车辆发动机、变速箱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车主依然重视官方公布的油耗数据。
        3成受访者认为真实数据来自网友
        官方公布的油耗与实际测得的数据,其差距在什么范围内大家可以接受呢?在回答这个问题时,61 .93%的网友把票投给了“10%以内”这个答案,排名第二的则是“10%- 20%”(占比24.37%),显然,车主还是希望官方数据能尽量接近真实油耗。
        借此机会,我们也希望了解,假如汽车企业的油耗数据造假,对大家的用车有何影响?占比64 .47%的票投给了“我的养车成本提高了”这个选项,另有18 .27%的网友认为没有影响,原因是“我根本不相信官方数据”。
        在调查中,占比48.22%的车主平时通过周边朋友的用车体验 来 了 解 车 辆 的 油 耗 水 平 ,30 .96%的受访者表示,真实数据来自网友。看来大家更加相信普通车主的用车体验。
        调查数据显示,大家测试车辆油耗的方式比较简单,占比81 .22%的网友表示,平时都是靠“清空原有里程,加满油后除以实际行驶里程便得出数据”这个方式来测油耗的。
        [车主观点]
        建议厂家只给出油耗范围
        网友“小米爱上猪”:我自己对车不了解,去年买车的时候,我就挑了几款价格差不多的目标车型,仔细对比长宽高、轴距、配置、发动机参数等等。然后再从中选出一款比较令人满意的车型。我买的是2 .0L的车,当时看参数表的时候,觉得几款车的综合油耗都很低,百公里都在9升上下。可在实际用车过程中,我发现我的车辆油耗通常会超过11升。刚开始我还以为是驾驶习惯有问题,后来询问了周边的朋友,才知道2 .0L的车,这样的油耗并不奇怪。而官方公布的油耗,通常都跟实际数据有差距。
         其实一旦买车,我们也不会计较那几个油钱,不会在乎油耗高点或低点,我可以理解车厂想美化数据的想法,但希望这不要给我们造成困惑,建议厂家以后只给出油耗的范围,不要写具体的数据,这样就不会误导车主。
         了解车辆油耗有很大意义
         网友“都家的米粉”: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测下车辆的油耗。有时我会用最简单的办法,也就是加满油后,把原来的行驶里程清零,等油用完后再除以实际行驶里程看看油耗。有时我会跟朋友借车辆故障检测仪,这个仪器可以直接读出油耗数据,测量过程简单一些。
        我觉得了解车辆油耗有很大意义,如果油耗突然变高,可能是发动机节气门、油路变脏,或者是润滑油需要更换,及时掌握车辆的工况后,在做维修保养时,一旦维修师傅要我清洗油路,或者更换什么东西,我也能自己进 行判断,避免当冤大头。
        用车不会受油耗数据影响
        车主孙小姐:我的车辆仪表盘能自动读出车辆的瞬间油耗,刚开始时我觉得很新鲜、会经常研究这个数据,比如说,踩油门时油耗会变大,而匀速行驶时数据会下降。我会根据这些情况提醒自己不要进行猛踩刹车、油门等增加油耗的动作。在节能省钱理念的指导下,我养成了良好的驾驶习惯。
        不过开车3个月后,我就不看这些数据了,也不会再去测油耗,每次都等到油快用完才进加油站。
        我觉得油耗数据对老车主来说没有啥意义。知道了又能怎么样?该花的钱还是得花。不会有改变。
        [记者手记]
        官方油耗何时告别“皇帝的新衣”
        在国外,油耗造假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韩国的现代起亚集团就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汽车的油耗是衡量发动机、变速箱技术含量的一项重要参数,它能影响大家的购车决定。站在汽车厂家的角度,大家自然希望消费者看到的数据越低越好。也正因如此,油耗数据需要工信部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来检测。遗憾的是,在我国,检测机构的独立性大打折扣,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汽车企业与国内汽车检测机构勾结,通过修改送检车辆发动机数据等手段,制造假油耗的事情即是例证。
        其实我国也有很多法规对油耗的真实性进行约束,比如《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规定,检测车辆和销售车辆必须相同,以保证所测的油耗符合实际情况,发改委发布的《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规范要求,出厂新车必须张贴国家发改委测试的车辆在市区、市郊的行驶油耗和综合三种油耗标识,以全面地表述贴标车辆在各种路况下的油耗。但遗憾的是,因为监管的缺位,车企违法成本非常低。
        在油耗造假门发生后,很多车主希望监管部门能借此机会整顿下这个行业。报道曝光后,海马汽车否认油耗造假。目前监管部门需要做的是,要么让海马汽车负责任,要么还其一个清白。可工信部、发改委也没有就此事进行调查。
        虽然大家都知道皇帝并没有穿上新衣,却不约而同地保守这个秘密。这是最令人难过、伤心的事情。
责任编辑:陈冬菊 
V讯网

超九成受访者质疑油耗 信任怎重来?

2014-03-27 出处:南方都市报 [转载] 责编:陈冬菊

        央视今年3·15报道的“油耗造假”引起大家广泛关注,那么,广大车主具体如何看待这件事情?车主平时会通过何种方式了解爱车的真实油耗?官方油耗还能再获多少信任?南方都市报《广州汽车》为此与广东电台音乐之声、大粤汽车联合进行了调查。
        近半受访者称购车会注重官方数据
        在本次调查中,谈及对油耗造假的看法,大家的意见呈典型的一边倒。有91.37%的网友认为这是“行业共同现象”,而仅有4.06%的受访者表示,这仅仅是“个别企业的行为”,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家对官方油耗的信任度并不高。这个答案令人感到遗憾。
        而在回答“买车时,官方公布的油耗数据是影响你购车的重要因素吗”这个问题时,占比49.75%的消费者选择了“是的,我非常看重这个数据”,在各个选项中排名第一。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反映了购车者无奈的心态:虽然大家并不认可厂家公布的数据,但油耗毕竟是衡量车辆发动机、变速箱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车主依然重视官方公布的油耗数据。
        3成受访者认为真实数据来自网友
        官方公布的油耗与实际测得的数据,其差距在什么范围内大家可以接受呢?在回答这个问题时,61 .93%的网友把票投给了“10%以内”这个答案,排名第二的则是“10%- 20%”(占比24.37%),显然,车主还是希望官方数据能尽量接近真实油耗。
        借此机会,我们也希望了解,假如汽车企业的油耗数据造假,对大家的用车有何影响?占比64 .47%的票投给了“我的养车成本提高了”这个选项,另有18 .27%的网友认为没有影响,原因是“我根本不相信官方数据”。
        在调查中,占比48.22%的车主平时通过周边朋友的用车体验 来 了 解 车 辆 的 油 耗 水 平 ,30 .96%的受访者表示,真实数据来自网友。看来大家更加相信普通车主的用车体验。
        调查数据显示,大家测试车辆油耗的方式比较简单,占比81 .22%的网友表示,平时都是靠“清空原有里程,加满油后除以实际行驶里程便得出数据”这个方式来测油耗的。
        [车主观点]
        建议厂家只给出油耗范围
        网友“小米爱上猪”:我自己对车不了解,去年买车的时候,我就挑了几款价格差不多的目标车型,仔细对比长宽高、轴距、配置、发动机参数等等。然后再从中选出一款比较令人满意的车型。我买的是2 .0L的车,当时看参数表的时候,觉得几款车的综合油耗都很低,百公里都在9升上下。可在实际用车过程中,我发现我的车辆油耗通常会超过11升。刚开始我还以为是驾驶习惯有问题,后来询问了周边的朋友,才知道2 .0L的车,这样的油耗并不奇怪。而官方公布的油耗,通常都跟实际数据有差距。
         其实一旦买车,我们也不会计较那几个油钱,不会在乎油耗高点或低点,我可以理解车厂想美化数据的想法,但希望这不要给我们造成困惑,建议厂家以后只给出油耗的范围,不要写具体的数据,这样就不会误导车主。
         了解车辆油耗有很大意义
         网友“都家的米粉”: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测下车辆的油耗。有时我会用最简单的办法,也就是加满油后,把原来的行驶里程清零,等油用完后再除以实际行驶里程看看油耗。有时我会跟朋友借车辆故障检测仪,这个仪器可以直接读出油耗数据,测量过程简单一些。
        我觉得了解车辆油耗有很大意义,如果油耗突然变高,可能是发动机节气门、油路变脏,或者是润滑油需要更换,及时掌握车辆的工况后,在做维修保养时,一旦维修师傅要我清洗油路,或者更换什么东西,我也能自己进 行判断,避免当冤大头。
        用车不会受油耗数据影响
        车主孙小姐:我的车辆仪表盘能自动读出车辆的瞬间油耗,刚开始时我觉得很新鲜、会经常研究这个数据,比如说,踩油门时油耗会变大,而匀速行驶时数据会下降。我会根据这些情况提醒自己不要进行猛踩刹车、油门等增加油耗的动作。在节能省钱理念的指导下,我养成了良好的驾驶习惯。
        不过开车3个月后,我就不看这些数据了,也不会再去测油耗,每次都等到油快用完才进加油站。
        我觉得油耗数据对老车主来说没有啥意义。知道了又能怎么样?该花的钱还是得花。不会有改变。
        [记者手记]
        官方油耗何时告别“皇帝的新衣”
        在国外,油耗造假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韩国的现代起亚集团就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汽车的油耗是衡量发动机、变速箱技术含量的一项重要参数,它能影响大家的购车决定。站在汽车厂家的角度,大家自然希望消费者看到的数据越低越好。也正因如此,油耗数据需要工信部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来检测。遗憾的是,在我国,检测机构的独立性大打折扣,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汽车企业与国内汽车检测机构勾结,通过修改送检车辆发动机数据等手段,制造假油耗的事情即是例证。
        其实我国也有很多法规对油耗的真实性进行约束,比如《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规定,检测车辆和销售车辆必须相同,以保证所测的油耗符合实际情况,发改委发布的《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规范要求,出厂新车必须张贴国家发改委测试的车辆在市区、市郊的行驶油耗和综合三种油耗标识,以全面地表述贴标车辆在各种路况下的油耗。但遗憾的是,因为监管的缺位,车企违法成本非常低。
        在油耗造假门发生后,很多车主希望监管部门能借此机会整顿下这个行业。报道曝光后,海马汽车否认油耗造假。目前监管部门需要做的是,要么让海马汽车负责任,要么还其一个清白。可工信部、发改委也没有就此事进行调查。
        虽然大家都知道皇帝并没有穿上新衣,却不约而同地保守这个秘密。这是最令人难过、伤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