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股比真的那么可怕么?
中汽协有关负责人反对放开外资股比的理由是:“股比一旦放开,跨国车企将全面控制中国汽车产业,并将给自主品牌带来灾难性后果,中国汽车核心技术缺失的现状将进一步恶化。”为了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这位负责人“恳请有关政府部门再给我们8~10年时间”。
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高级研究员马宇对《国际商报》分析说,根据他20多年的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的所有问题都是因为政府干预过多、市场不够开放造成的。其中一个重大失误就是过去30年,在建立现代汽 车工业的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始终是以生产为中心而不是以市场为中心,它们关心的就是产能、规划、审批,很少从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思 维。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只有让市场配置资源,企业才能以消费者需求至上,汽车属于资本、技术和人才密集型产业,产品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企业只有拿出 最好的产品才能生存,这就决定了汽车是一个高度国际化和充分竞争的行业。而政府的角色不是利用权力干预企业经营,而是通过制定严格的产 品质量与服务、安全、环保等标准,保护消费者权益。
据马宇分析,在中国,国有车企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高关税、股比限制、行业准入等政策保护的就是它们的利益,但时至今日,其自主品牌总体讲乏善可陈,远不及吉利、比亚迪、 长城这些后起的民营车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极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下,它们只有关注消费者需求才能生存,包括产品定位和定价策略。在合资品牌还陶醉于一二 线市场的“井喷”增长时,正是民营车企最先在三四线市场推出了价廉实用的低端车型,构筑了日后阻击合资品牌进犯的防线。这就是为什么民营车企不惧怕放开股 比的原因所在,其对政府主管部门、国有车企、中汽协的启示是:放开股比之后,大家都在同样的政策环境下公平竞争,就一定会最大限度的以消费者为中心,在竞 争的压力之下被迫进行技术创新,本土车企甚至可以联手抗衡跨国车企,不思进取的车企就让死掉。我们看一下家电、电脑、电信设备行业的情况,就能得出结论: 只要政府减少干预,自主品牌就能胜出,在汽车行业我们同样没有理由惧怕。
2014-02-14 出处:国际商报 [转载] 责编:陈冬菊
放开股比真的那么可怕么?
中汽协有关负责人反对放开外资股比的理由是:“股比一旦放开,跨国车企将全面控制中国汽车产业,并将给自主品牌带来灾难性后果,中国汽车核心技术缺失的现状将进一步恶化。”为了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这位负责人“恳请有关政府部门再给我们8~10年时间”。
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高级研究员马宇对《国际商报》分析说,根据他20多年的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的所有问题都是因为政府干预过多、市场不够开放造成的。其中一个重大失误就是过去30年,在建立现代汽 车工业的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始终是以生产为中心而不是以市场为中心,它们关心的就是产能、规划、审批,很少从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思 维。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只有让市场配置资源,企业才能以消费者需求至上,汽车属于资本、技术和人才密集型产业,产品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企业只有拿出 最好的产品才能生存,这就决定了汽车是一个高度国际化和充分竞争的行业。而政府的角色不是利用权力干预企业经营,而是通过制定严格的产 品质量与服务、安全、环保等标准,保护消费者权益。
据马宇分析,在中国,国有车企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高关税、股比限制、行业准入等政策保护的就是它们的利益,但时至今日,其自主品牌总体讲乏善可陈,远不及吉利、比亚迪、 长城这些后起的民营车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极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下,它们只有关注消费者需求才能生存,包括产品定位和定价策略。在合资品牌还陶醉于一二 线市场的“井喷”增长时,正是民营车企最先在三四线市场推出了价廉实用的低端车型,构筑了日后阻击合资品牌进犯的防线。这就是为什么民营车企不惧怕放开股 比的原因所在,其对政府主管部门、国有车企、中汽协的启示是:放开股比之后,大家都在同样的政策环境下公平竞争,就一定会最大限度的以消费者为中心,在竞 争的压力之下被迫进行技术创新,本土车企甚至可以联手抗衡跨国车企,不思进取的车企就让死掉。我们看一下家电、电脑、电信设备行业的情况,就能得出结论: 只要政府减少干预,自主品牌就能胜出,在汽车行业我们同样没有理由惧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