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产业评论 > 正文

汽车“老字号”回归喜忧难料(3)

2014-02-12 10:54出处:工人日报 [转载]责编:陈冬菊

        期望值不宜过高

        业内人士坦言,一个老品牌的成功复活,并非只是唤起人们对老品牌的那份情结,还必须要能够注入现时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自主品牌如果没有过硬 的技术质量和产品规划,即使暂时挤进市场,也很可能是昙花一现。缺席了多年的汽车工业技术更新能否在技术和产品上赢得市场,是一汽、北汽、上汽可能面临的 最大挑战。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就对上海牌的老牌新品做法略表忧虑。上海牌汽车的复出,将担当起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探路者的角色。但车型与荣威的重叠,反映出上汽集团对其品牌定位的犹豫。因为,按照汽车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不同品牌一定不会推出同样的车型。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倘若厂家是想通过重提经典,唤醒记忆继而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的确不太实际。起步较晚的我国自主品牌,在产品研 发、市场渠道等方面,都与合资品牌存在显著差距。因此在政策利好的助推下,精准定位,科学的市场营销,重树品牌都将是这些老字号们面临的新问题。不过无论 如何,国人都对这些“老字号”充满期待,汽车企业将肩负起在2014年为自主品牌阵营提振士气的重要使命。

        总之,国产“老字号”汽车品牌的回归,可以看做是一种民族情感的回归。但仅仅凭借这份民族情感,是否能真正引起市场和消费者的共鸣?在残酷的市场竞 争面前,情结只能是一种供人回味的美好记忆而已,并不能成为进行消费的核心因素。因此,对于目前刮起的这股“老字号”汽车品牌回归之风,期望值不宜过高, 不妨冷静观察为好。

责任编辑:陈冬菊 
V讯网

汽车“老字号”回归喜忧难料(3)

2014-02-12 出处:工人日报 [转载] 责编:陈冬菊

        期望值不宜过高

        业内人士坦言,一个老品牌的成功复活,并非只是唤起人们对老品牌的那份情结,还必须要能够注入现时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自主品牌如果没有过硬 的技术质量和产品规划,即使暂时挤进市场,也很可能是昙花一现。缺席了多年的汽车工业技术更新能否在技术和产品上赢得市场,是一汽、北汽、上汽可能面临的 最大挑战。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就对上海牌的老牌新品做法略表忧虑。上海牌汽车的复出,将担当起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探路者的角色。但车型与荣威的重叠,反映出上汽集团对其品牌定位的犹豫。因为,按照汽车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不同品牌一定不会推出同样的车型。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倘若厂家是想通过重提经典,唤醒记忆继而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的确不太实际。起步较晚的我国自主品牌,在产品研 发、市场渠道等方面,都与合资品牌存在显著差距。因此在政策利好的助推下,精准定位,科学的市场营销,重树品牌都将是这些老字号们面临的新问题。不过无论 如何,国人都对这些“老字号”充满期待,汽车企业将肩负起在2014年为自主品牌阵营提振士气的重要使命。

        总之,国产“老字号”汽车品牌的回归,可以看做是一种民族情感的回归。但仅仅凭借这份民族情感,是否能真正引起市场和消费者的共鸣?在残酷的市场竞 争面前,情结只能是一种供人回味的美好记忆而已,并不能成为进行消费的核心因素。因此,对于目前刮起的这股“老字号”汽车品牌回归之风,期望值不宜过高, 不妨冷静观察为好。